高二政治教案:《認識運動 把握規律2》教學設計
來源:3edu教育網 2018-11-15 11:59:35
【學習目標】——導
1、識記規律的概念
2、規律的客觀性與普遍性
【重難點】
遵循規律,認識和利用規律
一、基礎梳理——思
1、規律的含義?
2、規律與現象的關系?
3、規律具有客觀性的表現?
4、規律具有普遍性的表現?
5、規律的客觀性與普遍性的方法論要求?
二、合作探究——議、展、評
1、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
(1)規律是一種聯系,聯系就是規律。
(2)規則是對規律的正確反映。
(3)規律是可以被發現和改變的。
(4)規律有好壞之分。
(5)規律是永恒的、不變的。
(6)人們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突破規律的制約。
2、材料分析
材料一:坎多爾胡德是馬爾代夫北部的較大島嶼,是經過五年時間、耗資數百萬英鎊而改造出來的。這次海嘯后,這里一下子變成了“不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島上的居民傷心地說:“我們的畢生心血都打了水漂。”實際上,早在人工造島開始之前,這一項目就遭到了國際環保專家和國內有識之士的強烈反對。他們認為,人工造島的結果不但不會改造好現有的環境,還可能破壞原本就十分脆弱的生態系統,在遇到大災時反而會成為破壞力量。
材料二:印度政府官員承認,如果能夠在印度尼西亞發生地震后及時通知印度沿海地區,就可以大大減少傷亡人數。然而,當時印度洋沿岸沒有一個海嘯預警中心。科學家指出,26日發生的強烈地震雖然被地震臺網測到,但由于有關地區沒有海嘯波監測裝置,根本無法及時發現海嘯和確定海嘯的運行方向,因而也無法及時預警。
請分析上述材料體現的哲學道理。
三、自我檢測——檢
1.月亮繞地球轉動,水向低處流,蘋果落地,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等,這些聯系都不是規律本身。這是因為
①規律不是浮現在事物表面的現象的聯系,而是隱藏于事物現象之中的本質的聯系
②規律是事物內部的聯系,是對事物的存在和發展起主要的、決定作用的聯系
③規律不是人的感官可以感知的,只有運用抽象思維才能把握
④規律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是人的主觀精神的產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宋人有看其苗不長而揠之者,茫茫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疾也,余助苗長也!”其子趨而視之,苗則槁也。宋人錯在他沒有認識到( )
A.規律是不存在的
B.規律是可以被消滅的
C.規律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D.人們必須創造符合自身利益的規律
3.“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指的是
①自然界有其自身客觀規律,人類能夠認識和遵循自然規律,合理利用自然資源達到自己的目的
②人類不能不顧自然規律,為所欲為,否則,最后受傷害的還是人類自身
③認識自然規律就不會受到規律的懲罰
④人類最好不要去改造自然,否則會受到懲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日日清】——清
1.課后完成“分層訓練”《認識運動 把握規律》基礎自測部分。
2.下節課堂上完成“狀元之路新課標政治必修4”《認識運動 把握規律》課時作業。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