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2023-2024學年高一語文上學期期末考點大串講語言文字運用解析版(一)(2)
來源:網絡整理 2024-12-24 21:49:11
答:① ② ③
9.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以改寫成“天風吹蕩,蘆叢發出雄壯的聲音。每一根蘆葦都加入自然的合唱,發出清越、激揚、昂奮、秀美、真純、質樸的歌聲。”從語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為什么說原文表達效果更好?
10.下列句子中的“好像”,與文中加點詞語“好像”含義相同的一項是( )
A.通常大家要吃些粗糧,好像玉米、小米。
B.我的心好像變成了一塊石頭使勁地向下墜著。
C.他們倆一見面就好像是多年的老朋友。
D.她的眼睛好像星星,那么閃亮、閃爍。
【答案】8. 波光粼粼 萬馬奔騰 氣象萬千 9.①原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蘆叢比作排簫,將風吹蘆叢形成的巨大聲音比作波浪,更形象地突出了其聲音的洪亮、雄壯;②原句將“清越、激揚、昂奮”和“秀美、真純、質樸”兩類形容詞分列在兩句中;改句則放在一句中,不能突出其中的區別。 10.C
【解析】8.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
第一空,后文提到湖面悠緩漾顫如琴弦,看去平靜,語境形容巨湖水面顫動的明凈樣子,故填“波光粼粼”。波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凈,指水波被陽光照射到的樣子。
第二空,后文提到黃河水洶涌狂肆,語境強調黃河水浩大奔騰,故填“萬馬奔騰”。萬馬奔騰:形容群眾性的活動聲勢浩大或場面熱烈。
第三空,語境強調九水水勢浩大、水流湍急壯麗而多變化的景象,故填“氣象萬千”。氣象萬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種多樣,壯麗而多變化。
9.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句子表達效果的能力。
原句“蘆叢宛如巨大的排簫,形成雄壯的聲浪”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蘆叢比作排簫,形象上有相似點,將風吹蘆叢形成的巨大聲音比作波浪,聲音特點有相似點,更形象地突出了其聲音的洪亮、雄壯,可使事物生動形象具體可感,以此引發讀者聯想和想象,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語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強的感染力。
原句“這歌聲那么清越、激揚、昂奮”“又那么秀美、真純、質樸”,將“清越、激揚、昂奮”和“秀美、真純、質樸”兩類形容詞分列在兩句中,又使用“那么”加以強調和緩沖,非常明顯地突出了兩種不同風格的歌聲,改句放在一句中,不能突出其中的區別。
10.本題考查學生正確理解詞義的能力。
文中加點詞語的“好像”表示推測、聯想。
A.表示舉例;
B.比喻詞;
C.“似乎”之意,表示推測、聯想;
D.比喻詞。
故選C。
(2023上·山東聊城·高一統考期中)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大家應該都有切身體會,在吃完辣椒以后,腸胃會有發熱的灼燒感。這是因為辣不是一種味覺,而是辣椒素通過相關酶和蛋白受體介導人類腸胃產生的灼痛感,但適當吃辣椒___①___。
有文章也對辣椒攝入量與胃癌發病風險進行了調查分析,根據調查結果顯示,亞洲人中大量食用辣椒與胃癌的發生休戚相關,但少量食用辣椒則與胃癌的發生不相關。所以,對于喜歡吃辛辣食物的朋友們來說,吃辣椒可以,___②___。
另外,國內的一項研究也指出辣椒攝入量與中國成年人患高血壓的風險呈負相關,適當吃辣椒可降低高血壓的發病風險。即便是拋開研究結果,單就缺取這種會材本身的營養而言,對于需要控制血壓的人群來說也是建議食用的。
11.下列句子中的“大家”和文中畫橫線處的“大家”,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大家不要吵了,聽我說。
B.疫情防控期間,大家都應齊心協力,共同抗疫。
C.他們談了很久,直到晚上,大家才樂呵呵地走了。
D.“舍小家,為大家”的防疫抗疫人員數不勝數。
12.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三處語病,請進行修改,使邏輯合理,表達準確流暢,不改變原意。
13.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文字。
【答案】11.B 12.①在“胃癌發病風險”后加“的關系”;②“根據”與“顯示”刪掉一個;③“休戚相關”改成“息息相關” 13.①并不會給腸胃帶來傷害 ②但是要適可而止。
【解析】11.本題考查學生正確理解詞語含義的能力。
文中畫橫線處的“大家”是泛指。
A.“大家”指“你們”;
B.“大家”是泛指;
C .“大家”指“他們”;
D.“大家”指“國家”等集體概念。
故選B。
12.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①成分殘缺,“對辣椒攝入量與胃癌發病風險”缺少“對”的賓語中心語,在“胃癌發病風險”后加“的關系”;
②句式雜糅,“根據調查結果顯示”中“根據”與“顯示”刪掉一個;
③詞語使用錯誤,“休戚相關”,彼此的喜悅與憂愁共同承擔。形容彼此命運聯系在一起。此處是說事物之間關系密切,使用錯誤,把“休戚相關”改成“息息相關”。“息息相關”,彼此呼吸都相互關聯,形容關系非常密切。
13.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
①處,根據“但適當吃辣椒”中的“但”可知,本句內容與前一句“而是辣椒素通過相關酶和蛋白受體介導人類腸胃產生的灼痛感”構成轉折關系,即雖然辣椒素使人類腸胃產生灼痛感,但并不會給腸胃帶來傷害,所以此空可填“并不會給腸胃帶來傷害”。
②處,前面說大量食用辣椒與胃癌的發生息息相關,此處強調吃辣椒要適度,應填:但是要適可而止。
(2023上·河南鄭州·高一校考期中)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在第70屆法蘭克福書展上組織了一場在線討論,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認為,全世界出版業都面臨著嚴峻挑戰。數字經濟方興未艾,社交媒體信息過載,對于傳統書業的經營者來說,在制定經營戰略時,他們不得不深思熟慮,因為一旦決策錯誤,情況則會更糟。盡管書業相對新聞報紙、廣播電視、大眾雜志等與讀者近距離、即時性產生連接的“熱媒介”而言,其以專業性、深度性和長時效的“冷媒介”特點,尚存優勢。但無論是“熱”媒介還是“冷”媒介,在社交媒體迅速崛起的時代,讀者紛紛“離場”轉向“屏讀”,卻是不爭的事實。
面對讀者“轉場”,傳統的書業并沒有做好準備和預案。當新東方以壯士斷腕的決心轉型時,董宇輝的直播帶貨成為社會熱點,特別是出口成章、引經據典、化石成金的主播賣書案例,竟然生發了社會對于讀書價值的討論。人們普遍認為董宇輝“出圈”的根本原因是他讀了太多的書,很快形成了“你在讀書上花的時間都會在未來某一個時刻給你回報”的共識。社會大眾紛紛點贊,書業專業人士也對董宇輝贊不絕口,認為董宇輝的直播賣書,才是真正的“讀書人”賣書。
14.下列選項中,與文中畫波浪線處雙引號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紅燭啊!/“莫問收獲,但問耕耘。”
B.包扎所設在一個小學里,大小六個房子組成“品”字形。
C.火車特有的氣息堅定了她的信心,她學著“北京話”的樣子,輕巧地躍上了踏板。
D.我以為世間最寶貴的就是“今”,最易喪失的也是“今”。
15.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可少量增刪詞語,不得改變原意。
【答案】14.D 15.董宇輝的直播帶貨成為社會熱點,特別是主播出口成章、引經據典、化石成金的賣書案例,竟然引發了社會對于讀書價值的討論。
【解析】14.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
A.表示引用;
B.表示強調;
C.表示特定稱謂;
D.和原文都表示特殊含義。
故選D。
15.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語病有:
第一處,語序不當。“出口成章、引經據典、化石成金的主播賣書案例”順序不當,應改為“主播出口成章、引經據典、化石成金的賣書案例”;
第二處,搭配不當。“生發了社會對于讀書價值的討論”中“生發……討論”動賓搭配不當,改為“引發了社會對于讀書價值的討論”。
16.(2023上·山東青島·高一統考期末)閱讀下面《鄉土中國》中的這段文字,根據要求完成小題。
現代都市社會中講個人權利,權利是不能侵犯的。國家保護這些權利,所以定下了許多法律。一個法官并不考慮道德問題、倫理觀念,他并不在教化人。法律的用意已經不復“以儆效尤”,而是在保護個人的權利和社會的安全。法律制度下,很多時候,訴訟的目的是獲得以后可以遵守的規則。一個變動中的社會,所有的規則是不能不變動的。環境改變了,相互權利不能不跟著改變。現代社會中并不把法律看成一種固定的規則了,法律一定得隨著時間而改變其內容。事實上并沒有兩個案子的環境完全相同,所以各人的權利應當怎樣厘定,時常成為問題,因之構成訴訟,以獲取可以遵守的判例。
請以“法律”開頭,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內容。要求保留關鍵信息,表達簡潔流暢,不超過25個字。
【答案】法律保護個人權利和社會安全,且隨時間、環境而改變。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概括主要內容的能力。
本語段共8句話,前3句由“權利”一詞提出“法律”概念;4、5句提出“法律”的用意,即“法律保護個人權利和社會安全”;6、7、8句強調的是“法律一定得隨著時間而改變其內容”和“事實上并沒有兩個案子的環境完全相同”。
所以可以概括為:法律保護個人權利和社會安全,且隨時間、環境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