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學教案:《油脂》教學設計(2)
來源:網絡整理 2018-11-25 12:35:40
二、教學重難點分析
本節的內容為“重要的體內能源——油脂”,與生活、生命密切相關的問題,大多內容為了解,屬于常識性知識,同學們通過自學就能解決,但有關油脂的組成和結構以及與熔點的關系等內容不僅是理解其作用,正確合理膳食的前提,也是進一步學習選修《有機化學基礎》的基礎。綜合上述原因,本節的重點應設置如下:
教學重點:
油脂的組成和結構以及與熔點的關系,油脂在體內的變化及脂肪酸在人體內的功能。
盡管在初中已有了一定的有機知識,在必修2中也學習了常見的有機物等,但總體只學了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糖類、油脂和蛋白質等幾種物質,對于在有機化學反應中各種物質之間的反應及衍生關系則很少涉及,且都比較簡單,也都沒有深入地學習結構。所以,對油脂結構的認識是有一定的困難的。基于以上原因,本節的教學難點確定為:
教學難點:
油脂的組成和結構,油脂在體內的變化。
三、教學內容安排
第二節“重要的體內能源——油脂”,介紹了油脂是人類的主要食物之一。本節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通過油脂的組成和結構的知識,使學生明確油脂是高級脂肪酸甘油酯。同時簡單介紹了單甘油酯和混甘油酯,要求學生了解高級脂肪酸的飽和程度與在室溫下油脂狀態的關系。教科書還簡單介紹了油脂在動物體內的變化,以及脂肪酸的作用和功能。雖然“哪種脂肪的營養價值高”是作為資料提供的,但為了使化學貼近生活,指導學生認識油脂對人類健康的意義,形成正確的飲食觀。
第二節 重要的體內能源──油脂1學時
四、教學資源建議
(一)利用網絡手段,延伸課堂
本節內容與生活緊密聯系,好多生活中的常識與做法與課本知識有關,但由于課時有限,不可能一一介紹,老師可借助自己的博客,或提供相應的網站,讓同學們利用課后時間或節假日,充分了解相關內容,豐富學科知識。具體參考課外知識建議:
1.人體必需的六大營養素
2.油脂的消化
(二)可引用大量的生活中的事例
本節的特點就是與生活緊密結合,所以在教學時一定要充分利用好這些資源,使同學們認識到化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學習化學能夠改變生活,使課堂鮮活起來,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五、教學方法與學習指導策略建議
(一)充分利用教材的欄目,使課堂得到有效的延伸
“實踐活動”讓同學們調查廚房與學校經常使用的油脂,以及食品超市或商店出售的油脂的品種,“資料卡片”哪些脂肪的營養價值高?讓同學們課后動起手來,把課堂內外有機結合起來。
(二)結合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意識和能力
本節內容多與日常生活、生產聯系密切,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生產、生活中的事例進行教學,逐步樹立將化學知識應用于生產、生活實踐的意識,能夠用學科知識對社會和生活問題做出合理的判斷和解釋,如,人體發胖與膳食的關系,油脂變質的原因及其保存方法等。使同學們更深刻體會化學就在我們身邊,體現化學在生命活動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