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教案:《區域經濟聯系學案》教學設計
來源:精品學習網 2018-11-16 09:55:48
本文題目:高二地理教案:區域經濟聯系學案
學習目標:
理解人類活動影響區域地理環境的基本原則
能夠用地理環境整體性思想,全面地認識人類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以“珠江三解洲”產業轉移為例,培養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
重點與難點:
人類對地理環境影響的雙重性
學習提綱
當代世界經濟的兩大發展趨勢:
1、東、西部地區的經濟合作
東西部經濟合作的特點:
⑴
⑵
⑶
⑷
2、資源跨區域調配
南水北調
規劃了東、中、西線,把 、 、 、 、四大流域連接起來,形成“四橫三縱”的總體布局。
線路 西線 中線 東線
調水源地
線路走向 開鑿穿過巴顏喀拉山的輸水隧道,調長江水入黃河上游 沿唐白河流域西側過秦嶺后,經黃淮海平原西部邊緣,在鄭州以西過黃河,沿京廣鐵路西側繼續北上,可基本上自流到京津 利用大運河提水北送,連接洪澤湖、駱馬湖、南四湖、東平湖。然后分兩路:一路向北,經隧道穿越黃河至天津;一路向東,經膠東地區輸水干線至濟南、煙臺、威海。
可調水量 較小 較大 大
源地水質
地形、地勢對調水路線的影響 地形復雜,工程量大 雖然地勢較復雜,但地勢南高北低,水可自流向北 黃河以南需動力提水,黃河以北可順地勢北流
現有配套設施 差,可利用的設施極少 較好,有丹江口水庫、三峽水庫可利用
西氣東輸
(1)西氣東輸的主體工程從 鋪設管線到 ,全程4176千米。該工程穿越戈壁、沙漠、黃土高原等地形復雜區域, 跨越黃河, 跨越長江。跨越的省區為 。(9個)
此外,西氣東輸工程還包括從 、 到 、 等省的天然氣輸送工程。
(2)意義:東部
。
西部
。
西電東送
三條線路的輸送電的性質:北線 中線南線
資源的跨區域調配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以西部煤炭資源調出為例
不利影響:對調出區 對調入區
3、產業轉移
⑴以中國為例分析產業轉移的原因:
①沿海企業向內地的遷移
②臺灣產業向大陸轉移
③廣東邊沿地區的產業集群效應
廣東發達地區方面的原因:
廣東邊遠地區的原因:
⑵產業轉移對地域地理環境的影響
隨堂練習
十幾年來,引黃濟青工程累計向青島市內四區供水超過10億立方米,完全滿足了青島市的用水需求,確保了青島市的穩定發展。回答下列1-3題。
1.引黃濟青工程最直接的環境作用是 ( )
A.使青島市民用到了潔凈的生活用水
B.使濟南恢復了“泉城”的美譽
C.減緩了青島城市地面的下沉和海水的倒灌
D.改善了青島的小氣候,增強了城市的“霧島效應”
2.引黃濟青工程每年到冬季11、12月至次年2月進入引水季節,其原因是:( )
A.冬季山東降水稀少,青島缺水最嚴重
B.冬季黃河水含沙量較低、同時可避開春秋農業用水高峰
C.青島市冬季工業生產需水量最大
D.冬季黃河流域的降雪對引黃濟青工程的水源有一定的補充作用
3.引黃濟青工程的配套水庫——棘洪灘水庫每年都要投放大量的白鰱、花鰱魚苗,其主要作用是( )
A.控制水中藻類過量繁殖,凈化水質 B.進行淡水養殖,增加經濟收入
C.為吸引鳥類光臨而投放的餌料 D.發展生態旅游,供給游客垂釣
4、(12分)讀珠江水系圖及珠江與黃河對比表,回答下列問題。
河流名稱 長度(km) 流域面積(km2) 流量(m3/s)
黃河 5 464 752 443 1 820
珠江 2 153 452 616 11 070
(1)試比較珠江、黃河的流量、徑流變化、含沙量等水文特征的差異。
黃河 珠江 差異原因
流量大小
徑流季節變化
含沙量大小
(2)云貴兩省的能源儲存量占南方五省(區)總量的八成左右,其中云南可開發的水力資源位居全國第二。而在經濟發展水平上,桂、黔、滇三省(區)GDP的總和僅為廣東的一半。將貴州烏江、云南瀾滄江和桂、滇、黔三省(區)交界處的南盤江、北盤江、紅水河的水電資源開發出來送往廣東,形成西電東送南部通道。試從環境和經濟兩方面分析西電東送南部通道形成的意義。
5、根據下列相關材料和某區域圖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我國與東盟國家局部示意圖。
材料二 綜合新華社電 應越南中央總書記農德孟和越南國家主席阮明哲的邀請,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于2006年11月15日抵達越南中部城市峴港,開始對越南進行國事訪問。據了解,中越雙方目前正在積極商討加強在基建、能源及交通等領域的長期合作。其中一個重要項目就是合作開發“兩廊一圈”。“兩廊一圈”是指“昆明-老街-河內-海防-廣寧”、“南寧-諒山-河內-海防-廣寧”兩個經濟走廊和“環北部灣經濟圈”。
(1)圖中位于青藏高原東南邊緣云南西北部并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的是“三江并流”,它是由圖中的① ② 和③ 三條河流共同組成。分析“三江并流”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2)該區域具有世界意義的農業地域類型是 。試簡要分析該農業地域類型形成的主要區位因素。
(3)簡要分析圖中珠江上游紅水河水能資源豐富的原因,以及水能開發對流域內經濟發展的影響。
(4)“環北部灣經濟圈”很有可能會成為中國繼“珠三角”、“長三角”和環渤海經濟圈之后的“第四圈”。試分析其發展的有利條件。
6、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是對古老運河的有效利用,既體現運河價值,又保護運河景觀。
讀圖,簡述京杭運河北京至長江段河底地勢變化對南水北調的影響及需要采取的措施。
27.(1)(6分)
(2)環境意義:水電是可再生的清潔能源,西電東送可減少東部地區煤炭的使用量,可改善大氣質量,改善環境。(2分)
經濟意義:可充分挖掘西部地區能源潛力,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促進西部大開發);也降低東部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用電成本,緩解能源緊張狀況,促進東部地區的經濟發展。(4分)
黃河 珠江 差異原因
流量大小 小 大 珠江流域降水豐富
徑流季節變化 大 小 黃河流域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珠江流域雨季較長
含沙量大小 大 小 珠江流域植被較好,而黃河流經水土流失嚴重的黃土高原區
(1)①怒江(1分) ②瀾滄江(1分) ③金沙江(1分) 河流的發育受地形、地勢和降水的影響(1分)橫斷山區是由一組南北走向的平行山嶺組成的,溝壑相間,地勢北高南低;(1分)橫斷山區受夏季風影響降水豐富。(1分)
(2)水稻種植業(1分)地形平坦:(1分)土壤深厚肥沃:(1分)水熱組合好(雨熱同期)(1分)種植歷史悠久,有種植水稻的傳統經驗和勞動力豐富等(1分)
(3)自然原因:降水豐富,徑流量大(1分)峽谷多,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1分)。
影響:①能有效緩解珠江三角洲地區能源緊張的狀況,促進經濟的發展。(1分)②可以將西部地區資源優勢變為經濟優勢。(1分)③水能開發的大量投資,將推動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沒,增加就業機會,并拉動相關產業的發展(1分)④能有效地改善大氣環境質量,保護生態環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1分)
(4)①首先,經濟圈內的廣西、廣東、海南和越南北部諸多大巾城市的經濟實力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規模和水平,以大中城市和產業為依托的發展局面基本形成;(2分)②其次,該區域內石油、天然氣和海洋生物等資源豐富、勞動力成本低(2分)③三是北部灣糾紛已經解決,為中越兩國共同開發北部灣清除了障礙;(2分)④四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和泛珠三角經濟區建設進程加快,中國西部大開發已取得明顯成效。多重有利因素疊加.將進一步推動環北部灣經濟圈的崛起。(2分)(只要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給分)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