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高考資源網 > 高中教案 > 高二歷史教案 > 高二歷史教案:《辛亥革命》教學設計

          電子課本

          高考真題

          高考模擬題

          高中試卷

          高中課件

          高中教案

          高二歷史教案:《辛亥革命》教學設計

          來源:學科網 2018-11-16 09:32:38

            一.背景

            1.政治:

            2.經濟:

            3.階級

            4.思想:西方民主思想的傳播;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的不斷傳播。

           、僦笇枷耄簩O中山將同盟會的綱領概括為      、     、     ,即三民主義。

          名稱

          三者關系

          口號

          主要內容

          局限性

          意義

          民族主義

          前提(民族革命)

          驅除韃虜, 恢復中華

           

           

           

           

          民權主義

          核心(政治革命)

          創(chuàng)立民國

           

           

           

          民生主義

          補充和發(fā)展(社會革命)

          平均地權

           

           

           

           

           、谡搼(zhàn):

            5.組織基礎

          名稱

          時間

          地點

          目標(宗旨)

          性質

          興中會

           

           

           

           

          同盟會

           

           

           

           

            6.軍事準備:

            二、經過

            1.革命爆發(fā)——武昌首義

            ①過程:時間?率先發(fā)難者?成立政府?都督?政體?國號?

            ②影響:

            2.高潮---(1)中華民國建立:1912年1.1    標志?國旗?都城?

            (2) 帝制終結——標志:1912年2月12,宣統(tǒng)帝下詔退位

            (3).1912年3月《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

            內容、意義

            (4)1912年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

            3.革命結果——失敗: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

            原因:

           。1)客觀:

            具體:

           。2)主觀(根本):

            表現:

            三.評價

            1.意義:

            2.局限:

            【預習自測】A層

            1.法國政治思想家托克維爾在《論美國的民主》一書中說道:“美國的聯邦憲法,好像能工巧匠創(chuàng)造的一件只能使發(fā)明人成名發(fā)財,而落到他人之手就變成一無用處的美麗藝術品。”下列最能體現作者這一觀點的是(  )

            A.1689年《權利法案》         B.1875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

            C.1701年《王位維承法》             D.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2. 一般認為,辛亥革命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其主要依據是,辛亥革命

            A.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               B.是由革命政黨領導的武裝斗爭

            C.主力軍是民族資產階級中下層         D.實現了資產階級的利益要求

            3. 辛亥革命爆發(fā)后,美國某報報道:“如果中國成功地按美國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個聯邦共和國,由在歐美留學國的具有西方觀念的人任領導,日本將不再是東方最西化的國家。”此后建立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與該報道的設想相符的是

            A.臨時政府基本按照美國政體原則構架  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個聯邦共和國

            C.中國超過日本成為亞洲最西化的國家  D.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都有西方民主觀念

            4. 現代化是晚清歷史發(fā)展的一個趨向,最能體現這一趨向的是(  )

            A.洋務運動—戊戌政變—清末新政     B.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

            C.鴉片戰(zhàn)爭—中法戰(zhàn)爭—甲午戰(zhàn)爭     D.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

            5.(2009年廣東高考10題)《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確立了(    )

            A.總統(tǒng)制     B. 聯邦制       C. 君主立憲制     D. 責任內閣制

            6. “人間處處倡民主,天上誰人奉玉皇。一朵紅云旗五色,驚傳飛艇上天堂。”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現于(    )

            A.戊戌維新時期   B.辛亥革命時期  C.新文化運動時期   D.抗日戰(zhàn)爭時期

            〖課內探究案〗

            1.1912年四川軍政府令:“前清小學教科書,凡有尊儒崇滿清及不合共和國宗旨等課,分別訂正。”9月又飭廢止讀經,禁用清朝會典律系等為教科書。高初等小學加授縫紉課,高小改中國文為國文,中國史為本國史,格致課改為理科,增設英語,又飭注意體操、音樂、圖畫、手工等科。(據賈大泉《四川通史》卷七)

            根據材料概括1912年四川小學課程指導思想的突出變化,并分析其積極作用。(6分)

            2.(2010年高考江蘇歷史22題)

            近代以來,辛亥革命在中國社會發(fā)展進程中具有某種標志性的意義,其對中華文明的貢獻是多方面的,人們對它的認識也因角度的不同出現多種說法。美國學者費正清在《劍橋中國晚清史》中對辛亥革命的界定提到兩種說法。第一種將辛亥革命理解為1911年秋至1912年春發(fā)生的一系列事件;第二種把辛亥革命理解為20世紀社會革命中的1900—1913年階段。請回答:

           。1)第一種說法主要是從哪一方面審視辛亥革命?列舉相關史實加以說明。(4分)

            (2)結合社會思想和社會生活方面的變革對第二種說法加以說明。(2分)

            【當堂檢測 】B層

            7. 1912年3月,南京臨時政府令:“查前清官廳,視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爺等名稱,受之者增慚,施之者失體。……光復以后,聞中央地方各官廳,漫不加察,仍沿舊稱,殊為共和政體之玷。”有研究者發(fā)現,同年6月《申報》載:“公堂會審之時,(被告)就口口聲聲以老爺、大人相稱,裁判官亦直受不辭。”上述材料最宜作為下列哪一觀點的論據?(    )

            A.作為“受之者”的裁判官沿用前清審判制度

            B.作為“施之者”的被告不知民國政體之變

            C.作為“受之者”的裁判官有意玷污平等制度

            D.作為“施之者”的被告等級觀念根深蒂固

            8.圖3 是辛亥革命時期的漫畫《葫蘆尚未捺下,瓢兒又起來了》,它表明


            A.清朝統(tǒng)治面臨崩潰B.保路風潮已被鎮(zhèn)壓

            C.武昌起義即將爆發(fā)D.革命派的實力強大

            9.(2008年高考全國文綜Ⅱ卷16題)列寧在評論近代中國的某一事件時指出,標榜“自由”、“民主”、“共和”的歐洲資產階級國家,并沒有支持中國的革命運動;相反,這一運動激起了他們“掠奪中國”的欲望,為此還與中國的落后勢力“實行聯盟”。列寧所指的事件是

            A.義和團運動B.辛亥革命C.五四運動D.國民革命

            10.孫中山曾提及,1895年廣州起義失敗時,“舉國輿論莫不目予輩為亂臣賊子、大逆不道”;到1900年惠州起義失敗,“則鮮聞一般人之惡聲相加,而有識之士且多為吾人扼腕嘆惜”。人們對革命黨人態(tài)度發(fā)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維新變法運動失敗B.對清政府失去信心C義和團運動的興起 D革命黨人勢力壯大

            11. 1913年,某身著日式服裝的革命黨人途遇一老農,老農詢問其國籍,某稱“予中華民國人也”。老農“忽做驚狀,似絕不解中華民國為何物者”,當被告知亦為中華民國人時,老農茫然惶然,連聲說:“我非革命黨,我非中華民國人。”這表明

            A.國內民眾的反日情緒強烈                   B.革命黨人處于不合法狀態(tài)

            C.辛亥革命對農村影響有限                   D.農民階級不支持辛亥革命

            12. 雖成“空殼”,但仍作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    )

            A.中國同盟會 三民主義             B.中國同盟會  中華民國

            C.三民主義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D.中華民國《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13.清初著名使人陳先孝過崖山,于南宋陸秀夫負帝投海題詩一手,中有“山水蕭蕭風更吹,兩崖波浪至今悲”之句。近人作陳元孝崖山題詩圖,章太炎以該詩題畫,1907年刊與《民報》,一時廣為流傳。章太炎此舉意在

            A.提倡反清復明     B.抵制;蕜萘  C.宣揚傳統(tǒng)文化    D.激發(fā)民族主義

            14. 圖5所示為某 鄉(xiāng)村知識分子1913年的一則日記(部分),由此可見


            A.    作者不認同辛亥革命

            B.    作者主張全面學習西方

            C.    當時鄉(xiāng)村社會習俗沒有變化

            D.    當時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15. “革命,革命,剪掉辮子反朝廷;獨立,獨立,中國豈是韃子的!”這首歌謠反映了當時(  )

            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風易俗            B.民族主義思想已影響到民眾

            C.民族區(qū)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            D.反對帝國主義成為思想主流

            [課后拓展案]C層(研學班)

           。26分)去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不少學者注重從世界歷史的宏觀角度來研究中國史上的這一重大事件。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688年11月,威廉率1萬多軍隊在英國登陸。詹姆斯二世召集大批軍隊,但當威廉的軍隊登陸后卻未去指揮。眾叛親離之際,他在12月10日逃往法國。

            ——摘編自吳于廑等《世界史·近代史編》

            材料二  (1688年革命)真正“光榮”的地方:它是不流血的,它無須乎內戰(zhàn)、屠殺、放逐或報復……往日國王及國會間糜費精神的競爭今改為兩者之合作,而國會則占著上風。

            ——屈勒味林《英國史》

            材料三

            亞洲主要國家和地區(qū)背景資料

          中國

          清朝(1644—1912);中華民國(1912—1949)

          日本

          明治天皇(1868—1912在位);大正天皇(1912—1926在位)

          印度

          1849年英國殖民者占領全境;1947年成立印度自治領

          阿拉伯

          16世紀起為奧斯曼帝國統(tǒng)治;19世紀英國侵入;20世紀20—30年代開始獨立

          土耳其

          奧斯曼帝國(14世紀—1922);土耳其共和國(1923—)

          伊朗

          卡扎爾王朝(1796—1925);巴列維王朝(1925—1979)

            (1)中華民國建立時,除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地外,世界上的共和國制國家寥寥無幾。寫出當時西方兩個共和制大國國名的全稱并簡要評價其憲法。(10分)

           。2)辛亥革命中沒有流太多的血,這令人想起世界近代史上的“光榮革命”。請根據材料一、二,并綜合所學知識,概述“光榮革命”的歷史事實,并思考該事件為何被稱為“光榮革命”。(7分)

            (3)充分利用本題提供的所有線索,結合所學知識,論述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9分)

            15課答案

            預習自測     DAABDB

            課中探究   1.變化:從重儒家經典向突出共和國宗旨轉變;(2分)

            作用:有助于提高國民素質,有助于宣傳和維護民主共和。(4分)

            2.(1)政治革命。武昌起義、中華民國的成立、《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頒布。

           。2)民主共和的觀念逐漸傳播并深入人心;剪辮易服和廢止纏足等社會習俗的變革之風初開。

            當堂檢測      DABBCDDAB

            課后拓展案   【答案】(1)美利堅合眾國。(2分)其憲法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成為憲法,確立了聯邦制和三權分立制,一定程度上保護了資產階級民主。(3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2分)其憲法是保皇派和共和派妥協的產物,總統(tǒng)和參議院權力很大,共和政體在法律上得以確立。(3分)

           。2)斯圖亞特復辟王朝倒行逆施。(1分)議會邀請荷蘭執(zhí)政威廉率軍來英國,并成為國王。(2分)詹姆斯二世逃亡。(1分)沒有流血而政治制度發(fā)生變革(由君主專制向君主立憲制轉變)。(3分)

           。3)中國第一次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1分)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頒布了中國第一部資產階級憲法。(4分)中華民國是繼美、法之后的共和制大國,也是亞洲最早的共和制大國。(2分)革命中沒有流很多血,避免了人民的巨大犧牲。(1分)民主共和觀念逐漸深入人心。(1分)

            知識拓展 1.  比較太平天國運動與辛亥革命

          領域

          太平天國運動

          辛亥革命

          根本原因

          階級矛盾激化的產物

          斗爭目標

          清政府

          斗爭方式

          武裝斗爭(暴力革命)

          革命綱領

          《天朝田畝制度》;三民主義

          建立政權

          都在南京建立了革命政權

          斗爭結果

          未完成反封建反侵略的民主革命任務

          失敗原因

          自身階級局限性;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破壞

          革命范疇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領導階級

          農民階級

          資產階級

          組織形式

          宗教組織

          政黨組織

          革命性質

          舊式農民戰(zhàn)爭(反封建反侵略)

          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革命綱領

          空想性、落后性

          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綱領

          政權建設

          建立“人間天國”

          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

          歷史意義

          動搖了清朝統(tǒng)治

          結束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中華民國

            2.運用多元史觀分析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辛亥革命最終結果雖然失敗了,但是它是近代中國的第一次歷史性巨變。。

            ①從革命史觀看,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歷史上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趶默F代化史觀看,辛亥革命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權利,宣傳了資產階級的天賦人權、自由平等觀念,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打擊了帝國主義勢力,為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

            ③從社會史觀看,辛亥革命推動了社會習俗和社會風尚的變革。

           、軓恼w史觀看,辛亥革命是亞洲覺醒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亞洲各國民族解放運動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3.概念區(qū)分

            君主專制制度是以君主專制、獨裁為主要特征的一種政治制度。在我國,君主專制制度的結束以辛亥革命中清帝退位為標志。

            封建制度則是一個綜合性的政治概念,它包括封建的政治制度、封建的經濟制度、封建的土地制度以及封建思想、文化等。封建制度的終結則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土地改革的完成為標志

            變式訓練.2015年,辛亥革命迎來104周年紀念。多角度地研究辛亥革命,有助于我們更好地把握它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角度一:史料研習

            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間,《申報》直接涉及革命黨人活動的新聞僅僅只有3則:《亂首被獲》(4月28日)、《拿獲華興會匪要電》、《又獲華興同仇各余黨》。1912年元旦的《申報》以顯著地位刊登慶祝標語和祝詞。其中一條標語是:“中華民囻萬歲”。……在《共和國大總統(tǒng)履任祝詞》的最后寫道:“共和造端,一人首揭。轂我蒸民,振興實業(yè)。四萬萬眾,人足家給。軼美駕歐,揚我國力。”

            (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申報》對辛亥革命態(tài)度的變化及其原因。(6分)

            (2)你認為《申報》把“國”字改為“囻”的用意是什么?(4分)

            角度二:理論研究

            近代化(現代化)以從農業(yè)文明到工業(yè)文明的演進為縱向發(fā)展主線,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進程,即從人治到法制化、從專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內容;經濟上的工業(yè)化進程,即從傳統(tǒng)農業(yè)到工業(yè)化、自然經濟到市場化等內容;思想文化上的科學化(或合理化)、大眾化(或世俗化)進程;社會生活和風俗的演進,即城市化。

            (3)按照近代化的研究角度,結合史實對辛亥革命進行評價。(10分)

          收藏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yè)分數線

          京ICP備10033062號-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高考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www.scgzkg.net . All Rights Reserved

          知識商店
          2021国产毛片无码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sm| 国产色综合久久无码有码| 成人无码小视频在线观看| 最近2019年免费中文字幕高清| 日韩丰满少妇无码内射| 无码专区中文字幕无码| 无码午夜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欧美乱人伦中文字幕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免费福利|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二区|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爆乳无码精品AAA片蜜桃|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专区|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线| 日韩国产成人无码av毛片 | 无码国产色欲XXXXX视频| 无码中文字幕乱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品| 久久精品99无色码中文字幕| 日韩成人无码影院|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日本不卡高清二区|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系列 |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 中文字幕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免费a级毛片无码a∨| 亚洲永久无码3D动漫一区| 中文字幕免费观看| 亚洲综合最新无码专区| 99热门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永久| 中文无码成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6080YYY午夜理论片中无码| 无码人妻熟妇AV又粗又大| 自拍中文精品无码| 国产成人三级经典中文| 天堂AV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r▽ | 蜜桃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暖暖免费中文在线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