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教案:《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學設計
來源:網絡整理 2018-11-24 18:20:02
高一生物教案:《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一)對教材的認識
本章介紹了組成細胞的蛋白質、核酸、糖類、脂質等有機物的結構和功能,以及水和無機鹽的作用。把有機物放在無機物的前面,這是編者的匠心所使然──生命物質運動特殊性和運動的本質屬性是由有機物特別是蛋白質來完成的。一個簡單的順序顛倒,詔示了生命物質運動過程中各物質扮演的角色的輕重。
通過本章學習,為學生的后繼學習打下必不可少的基礎,在本章學習的基礎之上,才能感悟生命活動過程中的物質輸入和輸出、能量供應和利用,以及系統的發生、發展和衰亡的過程實質。
(二)教學目的要求
知識方面
1.概述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
2.簡述核酸的結構和功能。
3.概述糖類的種類和作用。
4.舉例說出脂質的種類和作用。
5.說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鏈為骨架。
6.說出水和無機鹽的作用。
能力方面
1.嘗試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
2.以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為材料,進行特定的染色,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
1.認同生命的物質性,探討組成細胞的分子的重要作用。
2.認同生物界在物質組成上的統一性。
3.崇尚生命物質和諧之美,珍愛生命。
4.為生命的奧秘所折服。
5.珍惜水、節約水的意識滲透。
6.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與原來的高中教材相比,本章的內容有所拓展。基本概念和原理基本沒有增加,補充的是課堂上即可完成的學生活動,如“問題探討”,“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關于“氨基酸結構通式”、“脂肪的分布和作用”、“無機鹽的重要生理功能”等內容的“思考與討論”;以及所學內容與現實生活、人體健康的聯系,科學史話和科學前沿等。
二、課時安排 1課時。
三、教學重點
組成細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
四、教學難點
構成細胞的基本元素是碳;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
五、教學流程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