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財經委:中國房地產存在明顯泡沫 需解決房價過高問題
來源:網絡資源 2009-10-23 12:53:05
摘要:尹中卿提出,目前中國經濟增長已經進入后危機時代。進一步刺激投資雖然暫時會帶動高增長,但應對不當也可能帶來諸多問題,導致周期性調整不到位,損害中長期經濟發展的基礎。
10月22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結果沒有超出人們的預料。
根據數據,今年第三季度經濟增速為8.9%,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速為7.7%。從1-9月統計數據看,今年年初確定的8%經濟增長預期目標可以實現。
這一數據引發各界對下一步中國經濟走勢的思索。
今年初,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尹中卿曾經把國內學者對今年經濟走勢的分析歸納為幾種類型,即:樂觀派(V形),謹慎派(U形)、懷疑派(W形)等類型。
從9個月的發展曲線看,尹中卿預計,中國第三季度GDP有望增長9%左右,國民經濟實現V形增長,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初戰告捷。
尹中卿認為,目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中國經濟發展仍然面臨著十分復雜的形勢,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任務仍十分艱巨。如果應對不當、刺激過度,投資力度和信貸幅度把握不好,反而有可能導致財政赤字和金融風險增加,弄不好經濟增速會再次下滑,從V形復蘇演變為W形波動。
尹中卿提出,目前中國經濟增長已經進入后危機時代。進一步刺激投資雖然暫時會帶動高增長,但應對不當也可能帶來諸多問題,導致周期性調整不到位,損害中長期經濟發展的基礎。
他建議,在當前刺激政策已見成效、經濟企穩回升的情況下,應當及時把前一階段以反危機、保增長為主要內容和目標的短期應對危機政策,轉變為以調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為主要目標和內容的宏觀經濟政策,不斷增強經濟又好又快增長的動力,不斷增強經濟平穩持續發展的內在活力,在實現V形復蘇增長的基礎上,爭取實現√形增長,盡可能把新一輪經濟周期的時間延續得更遠一些,盡最大努力把對√的后尾巴拖得更長一點兒。
10月20日,在參加全球商報經濟論壇間隙,尹中卿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下一步爭取實現“√”形增長
《21世紀》:之前,你歸納國內學者觀點,認為中國經濟增長有可能會出現L形、U形、V形、W形等形式,現在你覺得哪一種是對的?
尹中卿:去年第四季度已經開始觸底,今年第一季度GDP達到6.1%,第二季度7.9%,那時的判斷是經濟是企穩回升,經濟發展還不夠穩固。現在第三季度經濟增速是8.9%,和我此前預計的9%基本一致,接近去年的平均水平。整體上經濟樂觀多了,所以說如果要判斷現在的經濟形勢,應該說我們已經初步實現了復蘇性增長。
第一個階段我們率先實現了復蘇。中國應對金融危機進入到了第二個階段——后危機時代。目前我們的經濟增速逐步加快,主要是從同比上說的,如果說環比,增速會更高。所以現在的經濟形勢,肯定不是L了,因為我們不是在底部等著經濟復蘇。也肯定不是U,因為我們沒有停留在6.1%,而是直接攀升到7.9%,第三季度達到8.9%,數字更高。所以目前的經濟是V形,這個形狀是沒有問題的。
《21世紀》:1999年應對亞洲金融危機期間,國家也加大了投資,當時經濟是W形增長,這次經濟增長會否從V形變成W形?
尹中卿:這主要看今年下半年尤其是明年上半年的政策如何應對。
我認為刺激力度變小,經濟增速不一定會下滑。但刺激力度過大或者錯了,反而有可能使經濟下滑。因為我們目前的增長主要依靠擴大投資,投資主要靠貸款和財政赤字,這是不可持續的。這雖然會短期解決經濟下滑的問題,但它留下了很多問題,會加劇原來的一些矛盾。
經濟在一季度觸底到6.1%的增速谷底,朝上會走到哪,一直走下去還是會再次下滑,這涉及到對今后未來經濟的一個預測。也有些人認為,從長期周期看,肯定是個心電圖,由不同的V來組成。
《21世紀》:那我們要爭取實現怎樣的增長形式呢?
尹中卿:我認為爭取實現對鉤(“√”)式增長,即盡量延長增長的時期,以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可持續的發展。
如果政府明年經濟增長速度還定在8%左右,各地政府不要對經濟刺激過頭,我們能夠維持在7%到10%之間,就不需要突破兩位數了。這樣的增長是可持續的,我們也可以在經濟增長期內解決一些結構性的問題。
反之,如果我們的結構改革沒有到位,在加倍投資的基礎上經濟增速也有可能提速,但沒有可持續性,下降的速度也將非常迅速。所以我希望V形后面是個對鉤(“√”),上升的速度遠遠慢于下降的速度,要把“√”的后尾巴拖長一點,經濟增速慢一點,但是要長一點。
《21世紀》:為了維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明年定的經濟指標也不能太高?
尹中卿:我個人覺得目前增長率定在7%也夠了,因為我們的基數越來越大,外部環境在改善,出口規模大幅度擴大,但我們的出口值并沒有增加。指標不要定得太高。要盡量慢一點把經濟往上頂,從而使這一輪增長有持續性。
《21世紀》:您估計什么時候會開始調整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尹中卿:我們應該適時適地適度調整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
我們的貸款從七月份的1.5萬億變為2千多億,到現在的5千多億,實際都反映了我們在對這種寬松的貨幣政策進行微調。積極的財政政策不僅僅是投資,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也不僅是依靠貸款,它有很全面的一系列措施。
目前經濟增長的主要風險
《21世紀》:你怎么看待目前經濟增長的主要風險?
尹中卿:目前一些學者對于未來經濟有很多預測,比如有人預測2010年有通脹問題,預計工業品出廠價格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不久將轉正,同時輸入性通脹會出現。但是我個人更多地關注財政赤字和天量貸款的問題。
9月份的新增貸款數達到5000多億,超出各方的預期。按照這樣的態勢,今年全年的新增貸款將突破10萬億。而明年要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預計新增貸款不能低于8萬億,目前前三季度的8萬億新增貸款中,一半是中長期貸款,如果不能接著貸款,明年一些項目就會變成半拉子工程。
《21世紀》:您提到的高投資帶來的風險是指地方融資平臺的貸款風險嗎?
尹中卿:現在地方融資平臺也是促進地方發展的一個很好的形式,但目前的問題在于:第一,數量太多,我在調研中感到一些地方融資項目搞得太多,有些城市有七八個;第二,杠桿率太高,因為銀行確定要有8%的資本充足率,最高12倍的杠桿率,但很多地方融資平臺沒有現金,用政府的土地和信用來經營,這樣的資本杠桿率過高;第三,缺乏透明度,沒有人能說清一個地方的融資平臺到底欠了多少債,除了部門比較多之外,前后任不搭界也是地方融資不透明的原因之一。
我認為今后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完善和規范地方融資平臺建設,具體來說,第一就是要減少數量,市政府可以進行融資,但是不要每個部門也單獨去做;第二是把杠桿控制在可控范圍內,我覺得應該參照銀行的資本管理,保持在10倍左右;第三是要透明化,把欠款放在賬面上,讓大家都知道。
《21世紀》:您在地方調研期間是不是也發現確實有這些問題?
尹中卿:這類問題有很多,本月的26日到31日國務院要提交關于重大投資項目的專項報告,我們人大常委也要向常務會報告我們四個調研組半年來調研的情況,報告本月下旬就可以出來。我參加的是四個調研組中的技術改造和科技創新組,另外,我們財經委員會把整個9080億都當成我們的調研對象,單獨成立了一個調研小組。
《21世紀》:地方解決財政赤字問題,有很多辦法,比如地方政府通過提高土地價格來維持財政收入,這個問題如何解決?
尹中卿:中國的房地產存在明顯的泡沫。我七月份提出,現在在個別地方,已經產生了開發商、地方政府和銀行三位一體的利益鏈,他們的利益是共同的,房價上升對他們都有好處,房價下降對他們都沒好處,在短期內,上述鏈條的存在,對于維持經濟增長有好處。但是長期看,需要通過綜合措施來解決土地財政和房價過高問題。
《21世紀》:財政赤字如果突破GDP的3%,人大要重新批準,目前有這個可能嗎?
尹中卿:今年可能不會擴大,準備在9500億赤字就打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