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知識點全匯總 3
來源:網絡轉載 2023-11-08 18:07:27
近義成語
【聳人聽聞·駭人聽聞】都有“使人聽后感到震驚”之意。前者指捏造事實或故意夸大事態,所指的事不一定是壞的;后者指卑劣、殘暴到了使人吃驚的程度,所指多是壞事。
【自鳴得意·自得其樂】都有“很得意”之意。前者側重自以為了不起,后者側重感到很有樂趣。
【不求甚解·囫圇吞棗】都有“掌握知識不透徹,或對情況不夠了解”之意。前者表示只想懂個大概,不求徹底了解,重在態度上,是中性詞;后者多指讀書不加分析地籠統接受,重在方法上,是貶義詞。
【耳濡目染·潛移默化】都有“受到影響,不知不覺發生變化”之意。前者指經常耳聽目視而受到影響;后者指人的思想、性格受環境或其他方面的感染、影響,在不知不覺中起了變化。
【身先士卒·以身作則】都有“親自做出榜樣”之意。前者側重于在關鍵時刻自己帶頭去做,走在群眾的前頭;后者僅指自己做出榜樣。
【病入膏肓·不可救藥】都表示病情嚴重,無法醫治。前者重在病,形容病情嚴重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后者偏重于救治,強調無法挽救。
【捕風捉影·無中生有】都有“憑空捏造”之意。前者重在沒有事實根據,后者重在把沒有的說成有。
【不刊之論·不易之論】都有“不能改變”之意。前者強調不可磨滅,不可更改;后者重在論斷正確,不可改變。
【鞭長莫及·望塵莫及】前者比喻力量達不到,后者指趕不上。
【另眼相看·刮目相看】都有“特別看待”之意。前者做橫向比較,表示看待某個人不同于一般;后者做縱向比較,表示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待。
【大庭廣眾·眾目睽睽】都指有許多人的場合。前者指聚集了很多人的公共場合;后者指有很多人注目的場合。
【彬彬有禮·溫文爾雅】都可形容人態度溫和,舉動斯文。前者側重對人有禮貌,后者可以形容人的舉止、氣質等。
【參差不齊·良莠不齊】都有“不整齊”的意思。用于人時,前者側重指水平,后者指好人壞人混雜在一起;用于物時,前者指高低長短大小不一,后者指好的壞的混在一起。
【居心叵測·高深莫測】前者指心存險惡,不可推測;后者指究竟高深到什么程度沒法揣測,形容估摸不透。
【獨斷專行·專橫跋扈·一意孤行】都有“不考慮別人的意見,行事專斷、蠻干”之意。“專橫跋扈”有“蠻橫、霸道”之意,語意較重,一般只用于掌權者;“獨斷專行”重在“獨”“專”,側重獨立做決定和行事;“一意孤行”側重按自己的意愿行事。
【風言風語·流言蜚語】都表示沒有根據的話。但前者多指無意傳說,傳說者多出于無知、懷疑和猜測;后者多指有意傳說,傳說者往往出于險惡的用心。
【茍且偷安·得過且過】都形容只圖眼前,不顧將來。前者偏重貪圖眼前安逸,后者偏重胸無大志。
【故步自封·墨守成規】都有“因規守舊、不求進步或革新”之意。前者偏重于不求進取;后者偏重于固執地守舊,不肯改進。
【厚顏無恥·恬不知恥】都形容不知羞恥,?赏ㄓ。前者重在形容臉皮厚,后者重在形容做了壞事仍滿不在乎。
【花天酒地·醉生夢死】都形容腐朽糜爛的享樂生活。前者偏重于迷戀酒色,后者偏重于渾渾噩噩、糊里糊涂地生活。
【本末倒置·舍本逐末】都有“主次關系處理不當”之意。前者強調把主次關系顛倒了;后者側重丟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身臨其境·設身處地】前者指親身到了那個地方,形容感受深切;后者指設想自己處在別人的地位,指替別人著想。
【按部就班·循序漸進】都有“按一定的順序、步驟進行”之意。前者側重于按一定的條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后者指學習、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驟逐漸深入或提高。
【絡繹不絕·川流不息】前者形容行人、車、馬、船等往來不絕;后者形容像水流那樣流個不停,多用以形容車船行人來往不斷。
【大公無私·鐵面無私】都表示沒有私心。前者指一心為公;后者指不畏權勢,不講情面。
【不脛而走·不翼而飛】前者指沒有腿卻能跑,形容事物不等推行,就迅速傳播,風行一時;后者指沒有翅膀卻能飛,比喻言語或消息流傳得極快。
【光明磊落·光明正大】都含有“心地光明”之意,都能用于人及其言行。前者側重人的精神品質,指胸懷坦白,沒有私心;后者形容襟懷坦白,行為正派。
【杳如黃鶴·杳無音信】都有“見不到”之意。前者側重指一去不見蹤影,后者側重指一直得不到對方的消息。
【洋洋大觀·洋洋灑灑】都有“內容多”的意思。前者側重指事物的數量和種類繁多;后者形容文章或談話內容豐富,也形容規模或氣勢盛大。
【瑕不掩瑜·瑕瑜互見】都指同時具有優點和缺點。前者是“缺點遮不住優點”之意;后者比喻有優點也有缺點,無主次之分。
【一筆勾銷·一筆抹殺】都含有“全部銷去”之意。前者指賬目、嫌隙、隔閡等,后者指對成績、優點等全盤否定。
【心照不宣·心領神會】都有“心里已領會,不用說出來”之意。前者多指雙方,有時指較多的人;后者重在領會,一般指一方。
【義不容辭·責無旁貸】都有“應該承擔、不能推辭”的意思。前者側重于在道義上不允許推脫,后者側重于責任不可推卸。
【目不暇接·應接不暇】前者形容可看的東西太多,看不過來;后者形容景物繁多,看不過來,后用以形容人或事情太多,忙不過來。
【愛憎分明·涇渭分明】都有“界限清楚”之意。前者指思想感情的愛與恨,后者多指人或事的優劣、是非分明。
【渙然冰釋·煙消云散】前者指嫌疑或誤解消除,后者指事物消失凈盡。
【安分守己·循規蹈矩】都有“規矩老實”之意。前者側重于規矩老實,守本分;后者側重于拘守成規,不敢變通。
【安之若素·隨遇而安】都有“對環境遭遇不在意”之意。前者多指面對不順利的境況,仍能像平常一樣;后者強調在任何環境中都能安然自得,感到滿足,也有“安于現狀、得過且過”之意。
【暗箭傷人·含沙射影】都比喻暗中誹謗、攻擊或陷害別人。使用的手段有差別,前者指暗地里用某種手段傷害別人,程度比后者重;后者的手段多是語言,有影射某人或某事之意。
【慘絕人寰·慘無人道】都有“狠毒殘暴”之意。前者語意重,強調人世間從沒有過的慘痛,不能用來形容人;后者強調無人性,不講理,常用來形容人。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推心置腹】都表示說出自己心里想說的話。前者重在說話時的心情;中者重在發表己見;后者重在待人真誠,且所涉及的對象一般是個人或較少的人。
【乘人之危·落井下石】都表示趁人危難之時去侵害人家。前者重在別人遭遇苦難時用要挾、引誘等手段去害別人,后者偏重于要置遭難者于死地。
【出爾反爾·反復無!慷急硎窘洺W冐浴G罢咂卣Z言上的前后矛盾,后者偏重表現上的變化無常。
【出神入化·爐火純青】都表示達到的境界很高。前者只能形容技藝高超、神妙,后者還可以用于學術修養方面。
相關推薦: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