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重大改革知識點之孝文帝改革
來源:高考網整理 2022-02-19 11:23:39
(一)時間
公元五世紀末,南北朝(420年-589年)
(二)地域
北朝(中國華北地區或黃河中下游地區)
(三)歷史背景
、俦蔽旱慕⒔Y束了西晉以來中國北方分裂割據的局面,社會生產發展,民族融合加強。
、诒蔽赫䴔嘣谝 定程度 上學習漢族先進文化,開始了封建化進程。
、鄣歉鞣N制度有許多缺陷,基層實行的宗主督護制,導致廣大農民負擔繁重階級矛盾尖銳。
、鼙蔽簩嵭械拿褡迤缫暫兔褡鍓浩日呤姑褡迕芗怃J,各地不斷發生人民起義。
、蓠T太后積極推動北魏政權學習漢族先進文化,進行改革。
、扌⑽牡劬哂辛己玫臐h文化素養,深刻認識到了漢族的先進和鮮卑族的落后。
(四)主要內容
、僦贫ü倮糍旱撝,整頓吏治。
、谕菩 均田制,使無地農民獲得了耕地。
、墼O立三長制,使國家從中央到基層的行政體制得到完善。
④推行新的租調制,大大增加國家收入。
495 年,遷都洛陽以后,改革的重點在于移風易俗,措施有:易服飾、該漢姓、講漢話、通婚姻、該籍貫等。
(五)歷史作用
、俑母锎龠M了中國北方經濟的恢復、發展和繁榮,推動了鮮卑族的游牧經濟向農耕經濟的轉變,增加了國家收入。
②鮮卑 族積極學習漢族的先進文化,促進了漢族文化的發展和繁榮,促進了北魏政權的封建化。
③改革促進了中國北方的民族大融合,為隋唐時期國家的統一奠定了基礎。
(六)性質
魏孝文帝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維護北魏鮮卑族封建統治的改革。
(七)成敗原因分析
(成功)首先包括歷史背景的①⑤⑥點另外加:“改革措施順應了封建化的歷史朝流。”
始終有最高統治者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
特點: 是一次少數民族向漢族學習的改革。
(八)其他
注意遷都洛陽和中原地區經濟文化恢復和發展的關系。前因后果。
文化落后的民族往往因為其軍事力的得強大而能夠征服先進的民族。但是要維護其統治就必須像被征服民族學習。元朝和清朝都是少數民主建立起的政權。元朝很快被推翻,蒙古人又.回到北方草原;清朝統治中國長達267年,滿族在中國多數地區都有分布。兩種不同的結果,和當時統治者對漢民族和漢文化的態度有很大關系。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