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復習教案:《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2)
來源:高考網整理 2021-09-23 12:33:06
2.人文因素
【教師活動】人在自然界中的生存是積極主動的,隨著社會的進步,生產力的發展,人類在居住地的分布上,就能逐步克服各種自然環境的限制。結合具體的事例,說一說影響人口分布的主要人文因素有哪些?
【學生活動】以地理興趣小組為單位,進行8分鐘的小組討論。以表格的形式展示討論成果。
【教師總結】雖然自然因素對人口分布有巨大的影響,但它只是提供了人口分布的可能性。自然環境條件相同的地區,可能因為人文條件的不同,人口數量會有顯著的差異。
環節三:鞏固提高
【教師活動】活動探究:展示圖1.8a《芬蘭人口分布(2015年)》、圖1.8b《芬蘭平均氣溫和降水的分布》和圖1.8c《芬蘭地形》,分析芬蘭人口分布特點及其影響因素。探究問題:
(1)描述芬蘭人口分析分布特點及其影響因素。
(2)探討芬蘭超過1/4的人口集中在赫爾辛基及其周邊城鎮的人文因素。
【學生回答】
(1)南部多平原,平均氣溫較高,降水較多,氣候溫和;北部多山地,平均氣溫較低,降水量較少,氣候寒冷。因此人口分布南多北少,平原多,山地少。
(2)交通,南部臨海,交通便利;政治,首都赫爾平基位于南部。
【教師總結】在一個國家內部,由于自然、經濟、社會的差異,不同地區的人口分布也不相同。
環節四:小結作業
小結:師生共同總結本節課內容。
作業:查找資料,了解我國人口地理分界線“胡煥庸線”,體會老一輩地理學家嚴謹的治學態度。下節課進行分享。
五、板書設計
相關推薦: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