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第一醫科大學2021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2021-06-14 11:00:29陽光高考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2021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第一章 總 則
為保證學校本科招生工作順利進行,切實維護學校和考生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等相關法律、教育部有關規定,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制定本章程。我校2021年招生工作嚴格按照教育部和山東省招生工作的各項規定執行。
第一條 本章程適用于山東第一醫科大學2021年普通高考本科招生工作。
第二條 學校招生工作遵循“公平競爭、公正選拔、公開程序,德智體全面考核、綜合評價、擇優錄取”的原則。
第三條 學校招生工作接受學校紀檢監察部門、新聞媒體、考生及其家長以及社會各界的監督。
第二章 學校概況
第四條 學校全稱: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學校代碼:10439
第五條 學校地址
山東省濟南市槐蔭區青島路6699號(濟南校區);山東省泰安市長城路619號(泰安校區)
第六條 辦學類型:公辦普通高等本科學校
第七條 辦學層次:本科、研究生教育
第三章 組織機構
第八條 學校成立由主要負責人、分管副校長、紀委書記和有關部門負責人組成的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招生工作,集體研究決定招生工作中的重大事宜。
第九條 招生就業部為學校招生常設機構,在學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貫徹執行國家招生政策和規章,具體負責學校招生工作的組織實施。
第十條 學校紀檢監察部門為招生監督機構,對招生工作實施監督,受理舉報或投訴。
第四章 招生專業與計劃
第十一條 招生計劃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招生專業和招生計劃通過各省級招生主管部門、學校招生簡章、學校網站等形式向考生公布。
第十二條 錄取批次
(一)山東省內學生的錄取批次
1.公費醫學生:本科提前批;
2.普通本科(含校企合作):常規批;
(二)學校在山東省外招生均為本科計劃,錄取批次以各省公布的批次為準。
第十三條 計劃公布
分省來源計劃與專業招生計劃由有關省(直轄市)招生管理部門按規定的方式向社會公布。考生可同時在學校招生網站查詢。
第十四條 外語語種
除招生計劃中特別注明的專業外,學校不限制考生的應試外語語種。學校公共外語為英語,其他小語種學生入學后改學英語。
第十五條 體檢標準
按照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修訂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教學[2003]3號)及有關補充規定執行。部分專業色弱、色盲限報。新生入校后進行體檢復查,如復查結果與錄取時提供的信息不符,學校將按照上級有關規定視學生的實際身體狀況調整專業直至退回原籍。并追究當事人及體檢醫師的責任。
第十六條 男女比例
學校對往屆和應屆生一視同仁,招收男女生比例不限。
第五章 錄取規則
第十七條 按照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招辦規定的投檔比例調閱考生檔案,結合各省的志愿設置及投檔錄取原則進行錄取。對于進檔考生,根據考生文化考試成績,公平競爭、擇優錄取。
第十八條 高考綜合改革省份
按當地省級招生部門制定的政策執行,相關專業的選考科目按公布方案執行。按專業組填報志愿的省份(如北京市、天津市等),按照“分數優先”原則錄取。
第十九條 未高考綜合改革省份(普通文理科)
(一) 實行“平行志愿”投檔的省份:按照“分數優先”原則和考生的專業志愿順序依次錄取。考生“文化總分”相同的情況下,參照各省級招生主管部門提供的成績位次錄取。當考生填報的專業志愿都未被錄取時,若服從專業調劑,按高分到低分順序,調劑到未滿額專業;若不服從專業調劑,予以退檔。
(二) 未實行“平行志愿”投檔的省份:招生計劃1:1范圍內的考生按“專業志愿優先”原則錄取;對所報專業已滿且不服從調劑者,予以退檔;同時對其余考生按成績排序依次遞補直到完成錄取。省級招生主管部門有規定的,按規定執行。
(三) 征集志愿報考我校的考生,按照“分數優先”原則錄取。各專業錄取均不設分數級差。
第二十條 各省份錄取規則原則上按照我校招生章程執行,如當地省級招生機構確有特殊要求,則參照考生所在省份錄取規則協商執行。其中,我校對內蒙古考生錄取規則為“招生計劃1:1范圍內按專業志愿排隊錄取”。
第二十一條 個別專業的特殊說明
(一) 大類招生:我校部分專業實行大類招生,大類培養的學生經過基礎課程階段學習后,根據成績及志愿情況分流到專業。具體招生類別和計劃以各省級招生主管部門公布為準。其中:
1.外國語言文學類:包含英語、翻譯;
2.生物工程類:包含生物工程、生物制藥;
3.工商管理類:包含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
(二) 校企合作專業:為滿足國家及山東省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建設等重大工程中對各種醫療人才的需求,我校通過加強校企合作教育的廣度和深度,設置了護理學(航空方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健康醫療大數據開發與應用方向)、醫學信息工程(智能醫學工程方向)、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醫療器械質控與管理方向)、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醫療互聯網與信息化方向)等五個校企合作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