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政治考前:重點時政術語模板整理匯編
2020-09-06 08:53:30網絡整理
【經濟篇】
【如何促進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①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②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調整,把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著力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供給體系質量。
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的技術創新體系。給予創新主體財政、金融等支持。
④提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加快轉變對外經濟發展方式。拓展對外貿易,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出口競爭新優勢,推進貿易強國建設。
【數字經濟如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①數字經濟催生新業態、新模式,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激發經濟發展新動能;
②促進智能化生產,降低生產經營成本,優化資源配置,增加有效供給,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③通過個性定制,改變消費方式和消費習慣,發揮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
④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優化產業結構,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⑤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筑牢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堅實基礎,提高我國經濟整體質量和效益。
【我國應如何推動要素市場化改革】
①深化戶籍、社會保障等制度改革,消除制約要素自由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
②建設和完善現代化要素市場體系,加大新型要素市場建設力度,健全要素市場規則,促進要素自由高效流動配置;
③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發揮市場對要素配置的決定作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
④正確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提高政府宏觀調控水平,加強監管力度,推動企業深化改革、優化要素配置。
【科創板的創立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意義】
①對資本市場:科創板是對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逐步完善,提升了資本市場服務經濟的能力(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②對企業:拓寬了科創型企業融資渠道,促進資金融通,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優化資源配置)
③對產業:提升資本市場對科技創新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支持力度,優化產業結構,助推經濟轉型升級。
④對經濟發展:有利于進一步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科技強國戰略(創新發展理念,發揮創新引領發展第一動力的作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地攤經濟的優點】
①有利可圖:攤主經營費用低,沒有轉手費,沒有裝修費,沒有租金壓力,沒有雇員工資壓力,不用交稅,運營成本低下,有利可圖。
②滿足消費者需求:購買相同質量的產品,消費者肯定傾向以更低的價格購買。地攤的產品琳瑯滿目,從衣服褲子,手包,水果,日常用品,化妝品,首飾等等類別都有涉及,滿足了許多消費者的需求。
③緩解就業壓力:下崗職工,失業人員,新增的勞動力,離開了土地的農民,更有不少在職的員工在下班后也會去擺賣地攤,為的就是幫補收入。這樣的自發的,非正規的就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就業壓力。
④帶動周邊的經濟:一般有擺賣地攤的街道會比較熱鬧與繁榮,廉價的地攤可以吸引消費者前來聚集,引起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在一定程度帶動周邊正規商鋪的人流。
【優化營商環境如何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①優化營商環境,可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企業入市的速度和積極性,催生大量市場主體(或增加投資),激發市場活力,增加就業,釋放內需。
②有利于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促進新技術、新業態、新產業、新模式發展,為經濟發展提供新動能(或增加內生動力),促進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③確立競爭中性原則,促進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經濟平等競爭共同發展。
④有利于保護外商合法權益,吸引外商投資,提高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
【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1)要實施科學的宏觀調控,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
(2)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促進國民經濟健康發展。
(3)要鞏固和完善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兩個“毫不動搖”。
(4)堅持就業優先政策,促進就業,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5)推動金融體制改革,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防范金融風險。
(6)發揮財政在再分配促進公平的作用,完善分配制度,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顧效率與公平的原則。
(7)運用經濟、法律和行政手段實施科學的宏觀調控。
(8)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經濟體系,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
【大數據革命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積極影響:
①對個人:提高消費水平和生活質量,滿足美好生活需要。
②對企業:有助于企業全面把握市場供求信息,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推動企業技術創新,促進產品結構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參與國際分工與合作,促進企業在全球范圍內組織生產和經營,充分利用全球生產要素實現自身發展。
③對國家社會:有利于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消極影響:
大數據技術革命也給企業信息安全和個人隱私保護帶來新的挑戰。
【5G技術快速發展的驅動因素】
1.經濟發展,居民收入增加,消費結構升級,市場需求大。(需求驅動)
2.國家宏觀調控,通過戰略實施提供政策支持,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助推5G技術發展(政策驅動)
3.經濟價值大,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刺激企業堅持自主創新與開放合作發展理念,提高5G技術的創新突破。(供給驅動)
4.5G技術運用,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又進一步刺激5G技術的應用。(產業驅動)
【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改革】
①推進“三權分置”的原因是通過落實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推動形成“集體所有、家庭承包、多元經營”的新型農業經營機制,進一步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
②“三權分置”是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自我完善,體現了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持久活力,有利于明晰土地產權關系,維護農民集體、承包農戶、經營主體的權益;促進土地資源合理利用,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提高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推動現代農業發展。
【民營經濟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①民營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于堅持和完善我國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
②企業是市場經濟活動的主要參加者,是國民經濟的細胞。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有利于增加國家稅收,拉動國民經濟增長;
③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有利于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促進創新;
④民營企業的發展能夠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商品和服務,有利于更好地滿足人民生活的需要。
【對小微企業減稅降費的意義】
①降低小微企業稅費負擔,是國家運用經濟手段進行宏觀調控的重要舉措,有利于優化資源配置,促進小微企業大量發展。為國民經濟發展注入更多活力,從而促進我國經濟增長。
②減低小微企業稅費負擔鼓勵更多的小微企業勇于創業,敢于創新,推動科技創新,促進我國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構建創新型社會。
③有利于擴大就業,是實現社會穩定的重要支撐。
【主動擴大進口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意義】
①擴大進口有利于彌補我國國內的資源不足、揚長補短,更好服務于國內社會經濟發展需要。
②倒逼中國企業參與質量競爭,提升我們產品和服務的附加價值,促進全要素生產率提升,從而增強我國產品出口的競爭力,促進產業優化升級。
③直接地增加相關商品供給,可直接滿足消費升級的需要,從而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④打破對一些產業的過度保護,改善我國營商環境,建立公平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秩序、激發市場活力,更好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舉辦進博會對我國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意義】
①進博會進口滿足多樣化民生需求的消費品,進一步釋放消費者的消費潛力,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
②進口大量中高端消費品,倒逼我國企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競爭優勢。
③進口智能及高端技術裝備,有助于增加我國產業升級所需的技術、設備產品供給,夯實提高我國國民經濟的物質技術基礎。
④進口節能環保型產品,有助于減少對環境的破壞,推動我國經濟的綠色發展。
⑤打造國際合作新平臺,增強共同發展新動力,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
【提高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的意義】
①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提高我國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有利于促進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推動我國高質量發展。
②有利于引導我國企業轉型升級,走創新發展之路,增強自身的競爭力。
③有利于轉變發展方式,增強創新驅動發展的新動力,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
④有利于縮小我國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提高我國核心技術競爭力,保障國家安全。
【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
①認真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統籌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樹立新的發展理念。
②加強科學的宏觀調控,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制度化、法治化,綜合運用經濟、法律、行政等手段,加大環境督查力度,嚴肅查處違紀違法行為。
③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促使經濟發展更多依靠科技進步、管理創新和勞動者素質提高驅動,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④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加快推動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生產生活方式。
⑤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擴大環境保護國際合作,加強人員交流和能力建設,共同推動生態環境保護。
【民營企業參與精準扶貧的意義】
①有利于提高農民的素質,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生活水平。
②有利于推動農業產業化,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質增效。
③有利于完善農村基礎設施,推動美麗鄉村建設。
④有利于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鄉村振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三次分配】
初次分配:是按照各生產要素對國民收入貢獻的大小進行的分配,主要由市場機制形成。(勞動、技術、土地、信息、管理、知識、數據)
再分配:是在初次分配的基礎上對部分國民收入進行的重新分配,主要由政府調節機制起作用。(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
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文化習慣的影響下,社會力量自愿通過民間捐贈,慈善事業志愿行動等方式濟困扶弱的行為,是對再分配的有益補充。
【財政政策分類及其主要措施】
(1)擴張性財政政策(又稱積極的財政政策)是指通過財政分配活動來增加和刺激社會的總需求;主要措施有:增加國債、降低稅率、提高政府購買和轉移支付。
(2)緊縮性財政政策(又稱適度從緊的財政政策)是指通過財政分配活動來減少和抑制總需求;主要措施有:減少國債、提高稅率、減少政府購買和轉移支付。
(3)中性財政政策(又稱穩健的財政政策)是指財政的分配活動對社會總需求的影響保持中性。
另外從根據財政政策調節經濟周期的作用來劃分,可以分為自動穩定的財政政策和相機抉擇的財政政策。
【積極財政政策對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驅動作用】
①更大規模減稅降費,能夠激發市場活力,創造高質量發展的良好營商環境。
②減輕企業稅負,能夠助力制造業創新發展,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振興實體經濟。
③財政政策精準發力,激勵科技創新創業,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為經濟發展提供新動能。
④減稅降費可能以降低成本,降低商品和服務相對價格,減輕居民稅負,拉動消費,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優化。
【企業參與科技創新的意義】
(1)對企業自身: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依靠技術進步、科學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是企業成功經營的關鍵因素;
提高產品質量,擴大產品銷量,提高市場競爭力;
開發新產品,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優化企業產品結構;
打造自主品牌,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增加企業利潤;
更好地實施“走出去”戰略,增強國際競爭力;
(2)對消費者: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消費需求;為消費創造動力;提高產品質量、降低價格,使消費者獲得實惠。
(3)對國家:推動科技進步、勞動生產率提高;有利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
【企業如何推動科技創新】
①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依靠科技進步和科學管理,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
②增加科研經費的投入;
③加強人才隊伍的建設,加大人才培養和引進工作;
④加強管理,完善分配激勵機制,調動員工參與企業創新的積極性;
⑤積極申請專利,依法維護知識產權,
⑥充分利用外部資源,加強與大學、科研院所得合作,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
【生態扶貧中如何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①人是生產力中的決定性力量,貧困群眾也是脫貧攻堅的主體力量。生態扶貧就要充分激發貧困群眾自我發展的內生動力。
②堅持綠色發展、協調發展的總體政策導向,保護貧困地區生態環境,踐行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
③重視開發貧困地區良好生態蘊含的經濟價值,發展特色產業,提高資源循環利用率。
④依托科技進步,轉變貧困地區發展方式,發展綠色產業,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可持續發展。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