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必修一必背知識總結
2019-04-13 18:07:45本站原創
高中歷史必修一必背知識總結
愛琴文明與古希臘城邦制度
一、愛琴文明
愛琴文明是古希臘文明的開端,古希臘文明史西方文明的源頭。
1、克里特文明(公元前2000——公元前1400年)
①特點:出現王宮建筑群,象形文字。
②標志性建筑:米諾斯王宮
2、邁錫尼文明(公元前1400——公元前12世紀)
①特點:出現王宮、衛城、宏大的王室陵墓,新君主國興起,出現線性文字B。 ②特洛伊戰爭出現在這個時代。
二、黑暗時代(公元前12世紀——公元前9世紀)
三、古希臘城邦
1、興起的時間:公元前8世紀——公元前6世紀
黑暗時代結束,古希臘進入復興時代。復興時代的標志:就是一系列城邦的出現
2、概念:古希臘的一種國家形態,以一個城市為中心,包括周邊村落。
3、地理環境:
①多山少耕地——農耕經濟不發達
②三面環水、港灣眾多——有利于航海與文化交流,商業貿易發達,海外殖民活動活躍。
4、城邦的特征:小國寡民,各邦長期獨立自治
代表城邦:斯巴達和雅典
5、五種政體:貴族制、民主制、君主制、僭主制、寡頭制
其中最為流行的是:貴族制和民主制
6、城邦政治的實質:公民政治
7、政體劃分的標準:根據各邦公民在公民大會中參政權利的大小劃分。
四、古希臘的海外殖民(了解)
1、原因:
①人多地少,多山地少耕地,農業不發達
②三面環海,多島嶼港灣,航海業發達。
2、影響:
①促進古希臘商品的生產和海外貿易
②利于古希臘吸收外來文化,形成自己的獨特文明。
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歸納
一、唐代
經過東漢末年三國兩晉南北朝的大動蕩之后,隋唐實現了統一。
唐中葉發生了安史之亂,參與平叛安史之亂的唐朝大將和安史降將被封為節度使,他們擁兵自重,
使唐中葉后出現了藩鎮割據的局面。
二、五代十國
1、實質:唐末藩鎮割據的繼續和擴大
2、特點:政權更迭頻繁,南方相對穩定
3、后周世宗改革為北宋統一奠定了基礎。
三、宋太祖改革(公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北宋)
1、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
(1)收精兵
統兵權 歸“三衙”掌管(三衙由殿前司、侍衛步軍司和侍衛馬軍司三部分組成) 調兵權 歸樞密院掌管
使統兵權和調兵權分離,兵權最終由皇帝掌握。
(2)削實權 兵權——樞密院
中央: 削弱了宰相權力 財權——三司使
行政權——中樞門下 (宰相權力被一分為三)
地方:規定所有州郡直屬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長官,州郡長官下設通判,負責監察。
(3)制錢谷
規定各州郡的財賦,除自留一部分外,其余運往指定地點,由中央掌握。從而消除了地方割據勢力的物質基礎。
2、影響
積極:改變了唐末五代以來藩鎮割據的分裂局面。
消極:造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費”的國家財政危機。
(到北宋為止,中央和地方的斗爭基本告一段落,以中央的勝利而結束。)
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一、雅典民主制的形成
1、形成的條件:貴族制取代君主制
【解析】雅典進入文明社會之初實行的是君主制。公元前8世紀——公元前7世紀,貴族推翻王權,建立了貴族制。
【重點問題突破】君主制與貴族制的不同:
君主制:世襲、終身、專制
貴族制:選舉、任期、集體領導、平等協商、少數服從多數。
在一定程度上說貴族制取代民主制是一種進步,為后來雅典向民主制過渡創造了條件。
2、雅典民主制形成過程
①梭倫改革:將雅典引上了民主道路。
②克里斯提尼改革:使雅典確立了民主制
③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制發展到頂峰。
二、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點:
1)基本特點:人民主權和輪番而治
(2)基本特點的體現:
①公民大會: 雅典的最高權力機關,審議并決定一切國家大事。——體現了人民主權。 ②五百人議事會:公民大會附屬機構,在公民大會休會期間行使最高權力。——代表由抽簽選舉產生,每個公民當選2次后就不能再次當選,體現了輪番而至。
③民眾法庭:日常司法機關,并且審議高級公職人員的任職資格。
三、實質
雅典的民主制以奴隸制為基礎,是奴隸主的民主,而不是真正的民主。
四、評價
1、積極
①為人類提供了一種集體管理的新形式。
②民主政治使決策更全面。
③公職人員由選舉產生,非君主任命,受人民監督,減少了以權謀私的可能性。
2、消極:
①是公民主體的民主。
②外邦移民、婦女、奴隸沒有民主權利。
③是社會不公的一種暴力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