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近現代西方的科技與文藝知識點
2019-01-22 20:43:36三好網
考點1 近現代西方科技成就
歸納總結
近代以來世界科學技術經歷了不斷發展的歷程。
(1)牛頓創立的經典力學體系,不僅奠定了近代物理學的基礎,而且為整個自然科學的發展進步提供了理論基礎。愛因斯坦提出的相對論,引發了一場物理學革命以及科學思維革命,從而開辟了現代科學技術的新局面。
(2)達爾文提出的生物進化論,在科學理論上的貢獻是劃時代的。這一突破性成就使人類對生命的起源和演化作出了理論上的說明,并得了實踐的驗證。
(3)近代技術的進步對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十分明顯。兩次工業革命分別把人類帶入了蒸汽時代和電氣時代,工業結構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促使社會生產力獲得了迅猛的發展。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帶來了一場科技革命,促使了后工業時代的到來,成為全球化時代的技術特征。
1.牛頓力學與相對論的關系
(1)牛頓力學反映的是宏觀物體低速運動的客觀規律,相對論反映的是物體高速運動的客觀規律,它否定了牛頓力學的絕對時空觀,深刻揭示了時間和空間的本質屬性。
(2)相對論也發展了牛頓力學,將牛頓力學概括在相對論之中,相對論是對牛頓力學的繼承和發展。
(3)相對論只否定了牛頓的絕對時空觀,沒有否定整個牛頓力學。牛頓力學是相對論力學在低速狀態下的一個特例。牛頓力學是整個力學的基礎,牛頓所創造的概念,至今仍指導著我們的物理學思想。相對論發展了牛頓力學,打破了傳統的絕對時空觀。
2.比較“蒸汽時代”“電氣時代”“信息時代”
3.近代思想解放與科技進步之間的聯系
(1)近代思想解放是近代科技產生、發展的條件,二者相互促進、推動。
(2)文藝復興從思想上解放人和人性,形成了人文主義思想的潮流,把人從宗教束縛中解放出來,激發了人們對宇宙、自然和人自身的探究;之后的宗教改革、啟蒙運動為人們思想的解放及近代科學的發展提供了思想條件。
(3)近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又為資產階級反封建斗爭提供了直接的物質條件,推動了思想解放。
考點2 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藝術
歸納總結
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藝術具有典型的階段特征。
(1)19世紀初,隨著資產階級革命和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展,文學藝術領域中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
(2)19世紀中葉,資本主義制度得到了確立和發展,逐漸暴露出來的矛盾和弊端,使文學藝術領域中充滿了對現實的批判。與此同時,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開展和資本主義的發展打破了地理上的界限,各種文化在碰撞中加強了交流與融合。
(3)20世紀初期,整個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出現了不少反映時代特色的文學藝術作品。
(4)20世紀中期以后,和平與發展逐漸成為世界發展的主題,文學藝術也進入了又一個繁榮時期,世界各個民族、國家、地區的文化在傳承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時也融入了外來文化的精華,取得了與時俱進的新發展。
1.浪漫主義文學和現實主義文學的主要區別
(1)描寫對象:浪漫主義文學強調歌頌人的本能感情和內心主觀感受,而現實主義文學則強調再現剖析社會現實。
(2)表現手法:浪漫主義文學大多采用夸張手法,富有幻想和傳奇色彩,而現實主義則對社會現實進行無情揭露和強烈批判。
(3)思想內容:浪漫主義文學抨擊封建專制,鞭撻人世間的丑惡和黑暗,對歐洲社會弊端給予辛辣的諷刺和揭露。現實主義文學從不同的側面真實地反映當時的社會生活和社會狀況,對現實的社會弊端和社會秩序進行無情地揭露和強烈批判。
2.科技革命對文學藝術和影視藝術的影響
(1)文學方面,隨著工業革命的進行,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矛盾日趨復雜尖銳,反映社會現實的現實主義文學出現。
(2)繪畫藝術方面,注重反映社會現實的現實主義和借助工業革命的光與色成果的印象畫派出現。
(3)音樂方面,浪漫主義音樂盛行,出現了陣容龐大的交響樂團和氣勢恢弘的歌劇等。
(4)影視藝術:19世紀末電學、光學、化學、機械學等學科技術的發展,為電影、電視的出現奠定了物質基礎;社會的巨大變化和人類新的精神需求、商業利潤的驅動是影響藝術發展的動力。19世紀末,電影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背景下產生的滿足人們感性娛樂和精神需求的文化;20世紀20年代,電視藝術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