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荒漠化的表現及治理措施
2019-01-17 16:03:00高三網
什么是土地荒漠化
包括氣候變異和人類活動在內的種種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亞濕潤干旱地區的土地退化.狹義的荒漠化(即:沙漠化)乃是指在脆弱的生態系統下,由于人為過度的經濟活動,破壞其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區出現了類似沙漠景觀的環境變化過程。
土地荒漠化:指干旱和半干旱地區,由于自然因素和人類活動的影響而引起生態系統的破壞,使原來非沙漠地區出現了類似沙漠環境的變化.在干旱和亞干旱地區,在干旱多風和具有疏松沙質地表的情況下,由于人類不合理的經濟活動,使原非沙質荒漠的地區,出現了以風沙活動、沙丘起伏為主要標志的類似沙漠景觀的環境退化過程。
土地沙漠化和土地荒漠化差別不大,但荒漠化嚴重程度要高。
2
土地荒漠化有什么表現
荒漠化包括氣候變異和人類活動在內的種種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亞濕潤干旱地區的土地退化。目前,全世界2/3的國家和地區、1/4的陸地面積、近10億人口受其危害,已被公認為當今世界的頭號環境問題之一。
造成中國土地荒漠化、沙化并加速擴展的原因有氣候因素,但更主要的是不合理的人為活動,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過牧,這是草地沙化、退化的主要原因;濫挖、濫采,這是局部地區土地荒漠化、沙化擴展的重要成因;濫墾;濫用水資源,一些地區由于大規模開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急劇下降,導致大片植被干枯死亡,沙丘活化。近年長江洪水以及北方頻繁的沙塵暴表明,生態整治是十分緊迫的任務。
3
土地荒漠化的防止措施
1.進一步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提高人們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2.建立和完善土壤沙化監測體系,認真搞好風沙動態監測,全面了解土壤沙化現狀,為防治風沙提出科學依據。
3.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制訂和完善有關法律法規,強化依法治沙。加大執法力度,推行禁墾、禁牧、禁樵措施,堅決打擊毀林、開荒、開墾草原等破壞植被的各種環境違法行為。
4.認真落實《全國防沙治沙規劃》,制定行之有效的實施計劃,科學利用現有草原,要有計劃采草,科學輪牧、放牧、加強草原鼠害管理;要對重點草原區域周邊產量低的耕地退耕還草,對沙化極其嚴重的草原實行禁牧。
5.進一步投入資金、技術,通過植樹、種草等措施加快現有沙化土地的植被恢復工作,要積極鼓勵企業,個人投資,并與發展特色經濟相結合,實現生態環境和經濟的雙贏。
6.推廣和應用防沙治沙實用技術和模式,加強技術培訓和示范工作,做到防沙科學化。
7.抓好防沙治沙重點工作,建設防沙治沙綜合示范區,以點帶片,構建防沙治沙發展的新格局。
8.減少環境的人口容量,減輕人口壓力,實施必要的移民政策,在生存條件惡劣的地方,逐步將超過環境容量的人遷移出來,轉移至小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