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二輪復習化學實驗安全問題專題總結
2019-01-07 17:36:39三好網
化學實驗安全須做到以下“十防”:
1、防爆炸
(1)可燃性氣體(如H2?CO?CH4?C2H4?C2H2等)在空氣中達到爆炸極限點燃時都會發生爆炸,因此點燃這些氣體前均須檢驗純度,進行這些氣體實驗時應保持實驗室空氣流通。
(2)H2還原CuO,CO還原Fe2O3等實驗,在加熱之前應先通氣,將實驗裝置內的空氣排出后再加熱,防止與裝置內空氣混合受熱發生爆炸。
(3)活潑金屬與水或酸反應要注意用量不能過大;
(4)銀氨溶液應現配現用,并且配制時氨水不能過量?
2、防儀器炸裂
(1)給燒瓶?燒杯等加熱時要墊石棉網;在試管中加熱固體時(如制氧氣?制氨氣?制甲烷?氫氣還原氧化銅等),管口要略向下傾斜。
(2)在集氣瓶中點燃金屬時,瓶中要加少量水或鋪一層細沙。
(3)玻璃儀器加熱前外壁要干燥,在加熱過程中不能逐及焰芯。
(4)熱儀器不能立即用水刷洗?
3、防液體飛濺
(1)濃硫酸與水、濃硝酸、乙醇等混合時,應將濃硫酸小心沿容器壁慢慢加入另一液體中,邊加邊振蕩。而不能將液體注入濃硫酸中,更不要將濃硫酸與碳酸鈉溶液混合。
(2)加熱沸點較低的液體混合物時,要加細瓷片以防暴沸;加熱試管中的液體,管口不能對人。
(3)蒸發溶液要用玻璃棒攪拌?
4、防液體倒吸
(1)氯化氫和氨氣等易溶性氣體溶于水要連接防倒吸的裝置。
(2)加熱氯酸鉀制氧氣等實驗并用排水法收集后,停止加熱前應先將導氣管從水中取出。
(3)實驗室制乙酸乙酯,因裝置內氣壓不穩定,也要防倒吸。
5、防導管堵塞
(1)制氣裝置若發生導管堵塞,將導致裝置內壓強增大,液體噴出?因此,制氧氣和乙炔時,發生裝置的導管口附近要塞一團疏松的棉花,以防導管被固體或漿狀物堵塞。(你還見過哪些分堵塞的裝置?)
6、防中毒
(1)不能用手直接接觸化學藥品。
(2)不能用嘴品嘗藥品的味道。
(3)聞氣味時,應用手輕輕扇動,使少量氣體進入鼻孔。
(4)制備或使用有毒氣體的實驗,應在通風廚內進行,尾氣應用適當試劑吸收,防止污染空氣。
7、防燙傷
(1)不能用手握試管加熱。
(2)蒸發皿和坩堝加熱后要用坩堝鉗取放(石棉網上)。
8、防割傷
刷洗、夾持或使用試管等玻璃儀器時,要注意進行正確操作,以防被割傷。
9、防火災
(1)易燃物要妥善保管,用剩的鈉或白磷要立即放回煤油或水中(其它藥品能放回原試劑瓶嗎?)
(2)酒精燈內的酒精量不能多于容積的2/3,不得少于容積的1/4,不能用燃著的酒精燈去點燃另一只酒精燈,不能用嘴吹滅酒精燈。
(3)萬一發生火災,應選用合適的滅火劑撲滅,如少量酒精著火,可用濕抹布蓋滅或用水澆滅,活潑金屬著火可用砂土埋滅。
10、防環境污染
(1)實驗剩余的藥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隨意丟棄,更不要拿出實驗室,要放人指定的容器或廢液缸內。所有實驗廢棄物應集中處理,不能隨意丟棄或傾倒。
(2)能相互反應生成有毒氣體的廢液(如硫化鈉溶液和廢酸等)不能倒入同一廢液缸中;涉及有毒氣體的實驗要有尾氣處理裝置(如實驗室制氯氣時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氣,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實驗中可用氣球將多余的一氧化碳收集起來或使其通過堿液后點燃除去)?
(3)汞灑落地面應及時用硫黃粉覆蓋,防止汞蒸氣中毒?
常見事故的處理:
(1)如吸入有毒氣體,中毒較輕時,可把中毒者移到空氣新鮮的地方,保持溫暖和安靜,必要時可輸氧,但不能隨便進入人工呼吸?中毒較重者立即送醫院治療?
接觸過多的氨而出現病狀,要用時吸入新鮮空氣和水蒸氣,并用大量水沖洗眼睛?
(2)若誤服毒物,常用的方法是引起嘔吐,催吐劑有肥皂水?1%硫酸銅溶液?誤服毒物的急救和治療一般由醫務人員進行?
(3)若有毒物質落在皮膚上,要立即用棉花或紗布擦掉,再用大量水沖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