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二輪復習化學用語和化學計量專題總結
2019-01-07 17:33:46三好網
1.熟記并正確書寫常見元素的名稱、符號、離子符號
2.熟悉常見元素的化合價。能根據化合價正確書寫化學式(分子式),或根據化學式判斷化合價。
3.了解原子結構示意圖、分子式、結構式和結構簡式的表示方法。
4.了解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的定義,并能進行相關計算。
5.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含義。
6.能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并能進行相關計算。
7.了解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mol),摩爾質量、氣體摩爾體積、物質的量濃度、阿伏伽德羅常數的含義。
8.根據物質的量與微粒(分子、原子、離子等)數目、氣體摩爾體積(標準狀況)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相關計算。
9.了解溶液的組成,理解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概念,并能進行相關計算。
要點掃描
一、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
1.容易遺忘的實驗儀器:托盤天平、量筒、玻璃棒、容量瓶、膠頭滴管、燒杯、藥匙。
2.容易遺忘的實驗步驟:計算→稱量(量。→溶解(稀釋)→轉移→定容→搖勻→倒出裝瓶。
3.容易忘記的容量瓶使用方法(1)容量瓶使用的第一步操作是檢查是否漏水(簡稱“查漏”)。“查漏”的方法是:向容量瓶中加入適量水,蓋好瓶塞,右手食指頂住瓶塞左手托住瓶底,將容量瓶倒轉過來看瓶口處是否有水滲出,若沒有,將瓶塞旋轉180度,重復上述操作,如果瓶口處仍無水滲出,則此容量瓶不漏水。若漏水,可以在瓶塞涂點凡士林。(2)要選擇規格合適的容量。
常見容量瓶的規格有: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幾種。如配制溶液時明確知道所需容量瓶規格,則需將容量瓶規格一并答上。
根據所配制溶液的體積,選擇合適的容量瓶,如配置480mL某濃度溶液,則需選用500mL容量瓶。
不能用容量瓶直接溶解固體溶質,也不能用于稀釋溶液。
容量瓶不能用作反應容器,也不能用于長期貯存溶液。
4.容易忘記的注意事項
(1)如下圖所示:用玻璃棒引流時,玻璃棒末端應插入到刻度線以下,玻璃棒靠近容量瓶口處不能接觸瓶口。
。2)在使用容量瓶過程中,如需要移動容量瓶,手應握在瓶頸刻度線以上,以免瓶內液體因受熱而發生體積變化,導致溶液濃度不準確。
(3)定容搖勻后,液面低于刻度線,不能再滴加蒸餾水。
5.容易混淆的誤差分析
進行誤差分析的依據是c=,根據公式,分析各個量的變化,判斷可能產生的誤差。
。1)測定結果偏高的的是:砝碼生銹,m偏大,結果偏高;定容時溶液溫度高;用量筒量取液體時,仰視讀數;定容時俯視容量瓶刻度線讀數。
(2)測定結果偏低的是:稱量時固體溶質與砝碼位置放反而又游碼;未洗滌燒杯及玻璃棒,使n減小,濃度偏低;定容時溶液溫度過低;稱量易吸水物質時稱量時間過長;稱量不干燥的物質;用量筒量取液體時,俯視讀數;溶液在溶解、稀釋、轉移、定容和搖勻的過程中有液體濺出;定容時,滴加蒸餾水超過刻度線,再用膠頭滴管吸出;定容搖勻后,液面低于刻度線,再滴加蒸餾水至刻度線。
。3)測量結果無影響的是:容量瓶內有少量水;定容搖勻后發現液面低于刻度線。
二、化學計算常用技巧
1.關系式法:對于多進行的連續反應,盡管每一步反應都是獨立的(反應條件和設備可能不同)但前一個反應的生成物是后一個反應的反應物,可根據中間產物的傳遞關系,找出原料和最終產物的關系式。利用關系式進行計算時要特別注意原料中的某些元素是否都轉入了產物中,中間產物參與的反應中是否又有原始產物參與,不可盲目地根據起始物和產物中的原子守恒關系直接得出關系式。
2.差量法:根據化學變化前后物質的量發生的變化,找出所謂的“理論差值”。這個差值可以是質量、氣體的體積、壓強、物質的量、反應過程熱量的變化等,該差值的大小與參與反應的物質的有關量成正比,借助這種比例關系,可解決一些量變的計算題。
3.守恒法:化學中的守恒有氧化還原反應電子守恒、溶液中的正負電荷守恒、連續反應中的原子守恒等。
4.極值法:極限法是一種極限思維方法,這種方法是通過極端假設,在題目給定的條件范圍內取最大值和最小值,然后在最大值與最小值之間找出合適的選項。這種方法最適合解答選擇性的計算題。
5.討論法:適用于多個變量的計算題,方法是根據題目已知信息,列出關于要求的問題的關系式(可能有多個變量,一般為兩個),然后根據化學的實際意義討論,設一個變量為實際的數值來討論另外的變量。
三、阿伏伽德羅定律及其推論可利用理想氣體狀態方程PV=nRT、ρ=、n=等推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