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學教案:《非金屬元素綜合復習》教學設計(7)
來源:網絡整理 2018-11-24 22:34:56
六、教學評價設計:
1.學生學習效果評價
學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有兩個方面使學生收獲很大,其一:學生通過高考說明與近年高考題的對照分析認識到高考的復習不能盲目進行,只有認真分析高考、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提高復習效率。其二:通過對本節元素化合物的復習,使他們進一步明確學科綜合的含義,形成了元素化合物高效的學習思路和方法,通過典型習題能夠縱向融合其它板塊知識,也能橫向歸納同類知識,將知識條理化、系統化,提升了綜合能力。同時學生在課堂上開放性思維活動得到了很好地開展,學生活動積極充分。通過最后一個環節的跟蹤反饋可以看出,本節課的教學實效性明顯增強。
2.教師教學效果評價
從知識目標看,本節課所選的兩道具有代表性高考題或模擬題均能很好地落實元素化合物的綜合復習,即元素化物知識與基本概念、基本理論、交叉綜合,元素化合物知識在化學實驗中的重要地位與應用。
從過程與方法看,通過比較的方法,讓學生在高考復習的方向上少走彎路,在思想認識上強化了研究高考、研究方法的意識,提高了復習實效,在第二環節,依照高考的命題模式改編模擬題,將氯元素化合物知識與基本概念中的化學用語、基本理論中的化學平衡、及鹽類水解中離子濃度在小比較、化學實驗的操作及改進等方面結合,讓學生在了解了高考命題特點后,進行一步認識學科交叉的特點,在體驗、分析、討論、交流中加深了解,形成綜合能力。事實表明,學生在課堂上表現突出,效果非常好。在第三環節,也是本節課的重點,本節課安排學生以指定的實驗裝置為限定要求,在非金屬元素化合物的范圍內,開展開放性實驗設計活動,學生思維開闊,反應敏捷,提出了很多老師事先都沒有想到的方案,課堂氣氛也非常活躍。從表面上看學生在完成開放性實驗設計的思考,同時也完成了氧化還性性比較,酸堿性比較的歸納,還完成了非金屬單質及化合物相關知識的歸納。在學生設計的基礎上,老師再給出學生設計中的幾種情況編制的實驗題進行跟蹤反饋,結果學生水到渠成地完成了任務,教學效果十分理想。
從情感態度角度看,本節課有兩個方面使學生振奮,一是課的開始環節連續三年高考題的展示分析,使學生明確到高考復習是很有方法的,學習研究的熱情也十分高漲,對于復習課是難能可貴的,另外,學生在開放實驗環節的有序思考、歸納,讓很多學生在活動中也提高了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體會到最難最散的元素化合物知識也可以這樣進行復習。
七、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一節高三復習課,由于圍繞“高效復習”的主旨,積極思考,精選具有代表性的習題,使得無機非金屬元素的復習的實效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開放性方面,主要考慮了元素化合與實驗結合才能實現學生開放性的活動展開。由于對學生的活動設計合理到位,所以在課堂上表現也很充分,很好的達到了甚至超過了預期的效果。本節課不足之處在于,課堂的容量很大,學生的活動設計很多,所以在時間上稍有延長,在設計中應適當考慮時間的分配。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