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學教案:《非金屬元素綜合復習》教學設計(5)
來源:網絡整理 2018-11-24 22:34:56
【例2】用下圖裝置進行實驗,分液漏斗中裝有物質A,圓底燒瓶中物質為B,試管中物質為C。
(1)若用該裝置設計實驗比較氧化性:KMnO4>Cl2>Br2。
①各儀器中的物質是:A B C 。(填寫化學式)
②A加入B中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燒瓶中的現象,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③試管中的現象是 。
④儀器D在該裝置中的作用是 。
⑤此實驗的不足之處是 。
【思考與討論】A、B、C還可能是哪些物質,設計實驗制取氣體,檢驗相關物質的性質。
①A 、B 、C 。
②A 、B 、C 。
③A 、B 、C 。
④A 、B 、C 。 ………
【匯報與交流】提示按元素化合物類別有序思考
學生I:A、B、C可以是氧族相關元素及化合物:
如:①A是硫酸 B是亞硫酸鹽 C是氧化性的溶液或還原性的溶液或Ca(OH)2/Ba(OH)2
②A是硫酸 B是活潑金屬 C是氧化性的溶液或還原性的溶液或Ca(OH)2/Ba(OH)2
學生II:A、B、C可以是氮族相關元素及化合物:
①A是濃硝酸 B是金屬(如銅等) C是石蕊試液等若KI溶液等
②A是濃氨水 B是堿石灰 C是金屬離子的鹽類(如鋁鹽、鐵鹽等)
③A是濃氨水/或濃的銨鹽溶液 B是堿石灰 C是硝酸銀溶液
學生III:A、B、C是碳族相關元素及化合物:
①A是醋酸 B是碳酸鹽 C是硅酸鹽(或苯酚鈉)溶液
【總結】 根據各小組同學的設計,我們可以歸納出兩種思考的方法和途徑進行設計:其一是根據裝置發生反應的類型是氧化還原還是酸堿反應,進行氧還性比較性質設計或酸堿性比較的性質設計。其二是根據元素化合物所屬的族進行分類思考,進行不同種類的元素化合物的復習。經過這兩種思路的設計思考我們能夠系統全面地對元素化合物進行高效復習。
第四環節:課堂訓練。該環節主要是對第三環節的效果信息反饋,考查學生在開放性思維設計活動的成效進行檢驗。通過該環節學生可以不僅可能加深元素化合物各類知識綜合的認識,還通體驗自己在上一環節中的設計成果,體會自己命題思路,訓練化學用語的書寫與表達能力。同時老師通過該環節可以獲得學生本節課學習效果的信息,便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課堂反饋】根據同學們的設計思路,對如下練習進行訓練。
練習1:若A為濃硫酸,B為第三周期金屬元素的片狀單質,其在常溫下難與水反應,C為品紅溶液,將A滴加到B中。
①實驗中觀察到溶液褪色,則B是 (寫化學式),根據題意寫出B與濃H2SO4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②反應后往燒杯中加入沸水,又可觀察到試管C中的現象為 。
練習2:若A為70%的硫酸,B為白色固體,其水溶液顯堿性,焰色反應為黃色,C為藍色溶液。實驗時將A加入B,可觀察到C溶液藍色逐漸消失,最終變成無色。
①B的水溶液顯堿性的原因(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
②A與B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③C溶液溶液藍色褪去的原因(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