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教案:《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優秀教學設計(二)(3)
來源:網絡整理 2018-11-22 22:27:31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蔡元培先生針對當時社會的黑暗和北大的不良風氣給學生提出三點要求、兩點計劃,那么他的教育方針有沒有起到革除弊端、改良風氣的作用呢?他做了校長后,北京大學有怎樣的變化?下面就來看看同學們又了解到關于北大和蔡元培的哪些信息。
二、延展探究:
1.學生根據課下搜集的資料,交流信息和看法——
說說“北大的昨天和今天”或“蔡元培對北大的貢獻”。
2.教師根據學生發言情況作小結并用投影展示重點信息。
三、各抒己見:
通過剛才的信息交流,我們了解到蔡元培先生以全新的教育理念為北大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為北大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事實上,這篇演說直到現在,對我們高中生也仍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下面就請同學們談談自己讀了本文的感受。
1.教師用投影展示討論話題:
蔡元培先生對青年學子寄予的殷切希望,最觸動你的心靈的是哪一點?請談談你的感悟。
2.學生自由討論分析,在小組內交流心得。
3.學生自由發言,各抒己見,教師適時點撥評價。
4.教師根據學生發言情況進行小結,注意引導學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同時,思考自己應當怎樣追求健康積極的學生生活。
四、思考發現:
蔡元培先生的這番演說,不論是對北大,還是對眾多學子,無疑都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另外,本文作為一篇文質兼美的演講辭,在寫法上也很有獨到之處,接下來,就讓我們體會一下。
1.投影展示思考題:
從內容、結構、語言三個方面分析,本文作為一篇演說辭有怎樣的特點?(要以文本為依據,具體分析)
2.學生再讀課文,思考并分組討論。
3.各小組選出代表發言,教師點撥,提示學生要以結合文本內容作具體分析。
4.師生共同總結,并用投影展示:
(1)富有針對性和現實意義。
就職演說,大都會闡釋自己的施政綱領或對聽眾提出要求,本文二者融合而又側重于后者。作為北大的新一任校長,蔡元培對青年學子寄予了厚望。他深知當時社會的污濁與北大的沉疴,因此,在演講中,他開門見山,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三點要求。這三點可以說每一點都事關北大的前途和命運,也是青年學子們普遍關心的。這樣,在內容上首先就抓住了聽眾的心理和興奮點,引起聽眾的興趣。
(2)中心突出,層次分明。
演講,由于是一聽而過,時間有限,一篇演講只能安排一個中心思想,而且要求中心突出。本文就是圍繞著如何做一個優秀的北大學子而展開的,而且通篇都圍繞著這一中心選擇材料和組織結構。簡短的開場白引出話題,正文展開話題,結尾總結話題,層次分明,脈絡清楚,給人一氣呵成之感。
(3)簡潔凝練,古樸典雅。
這篇演講辭寫作的年代,正是文言文向白話文過渡、新舊兩種文體并行的時期,當時的許多文章都帶有文白混雜的特點。以本文為例,文章基本的框架還是文言文,有大量的文言字詞和文言句式,多用單音詞、語氣詞等,但另一方面文章又比較淺顯,有許多口語成分,比起古文來好理解。因此,本文讀起來既有文言的言簡意賅、意味深長,又有口語的明快易懂。
5.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體會文章作為一篇演講辭的特點。
五、學以致用:
1.教師用投影展示訓練話題——
有人說,十六歲是生命之花綻放的季節,她美麗,充滿幻想;她燦爛,充滿活力;她有困惑,但從不放棄;她有迷茫,但決不后退。請你以“花季宣言”為話題,寫一篇簡短的演說辭。
2.學生完成演說辭的寫作。
3.請幾名學生當堂演講。
4.教師進行適當鼓勵評價。
六、布置作業:
北京大學作為著名的高等學府,原國家主席江澤民、臺灣作家李敖等當代名人在這里作過影響深遠的演講,請同學們課后查閱相關資料,更深廣地了解北京大學的歷史文化。
參閱書目: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2)
《教師用書》
《蔡元培與北京大學》(修訂本)
《蔡元培:大學的意義》
《蔡元培傳》
《風骨:從京師大學堂到老北大》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