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教案:《蘇武傳》優秀教學設計(三)(3)
來源:網絡整理 2018-11-22 12:51:56
第 二 課 時
教學過程:
一、同桌二人,借助字詞典、課文下注釋、《第二課堂(導讀)》,解決文言字詞句。兩人邊讀邊注釋邊翻譯,互相糾正,弄不清的地方問老師。
重點提示:
1、通假字
①不顧恩義,畔主背親 (畔:通“叛”,背叛)
②與旃毛并咽之 (旃:通“氈”,毛織品)
③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去:通“弆(jǔ)”,收藏)
④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無”,沒有)
⑤法令亡常 (亡:通“無”,沒有)
⑥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 (亡:通“無”,沒有)
⑦武父子亡功德 (亡:通“無”,沒有)
⑧信義安所見乎(見:通“現”,顯現)
⑨因泣下霑衿,與武決去 (霑,通“沾”;衿,通“襟”,衣襟。決,通“訣”,訣別)
⑩前以降及物故 ( 以:通“已”,已經)
2、古今異義
①臥起操持,節旄盡落。(古義:拿著;今義:料理、籌劃)
②皆為陛下所成就。 (古義:提拔。今義:業績)
③我丈人行也。(古義:老人、長輩。今義:岳父)
④欲因此時降武。(古義:趁這時。今義:相當于所以)
⑤獨有女弟二人 (古義:妹妹。今義:姐姐、妹妹和弟弟)
⑥且陛下春秋高 (古義:年紀。今義:春秋戰國時期或指季節)
⑦武等實在 (古義:確實存在。今義:誠實、老實)
⑧稍遷至栘中廄監 (古義:漸漸。今義:稍微)
⑨既至匈奴,置幣遺單于 (古義:送給。今義:丟失、落下)
⑩會緱王與長水虞常等謀反匈奴中(古義:正當、適逢。今義:聚會、集合)
3、一詞多義
重點掌握:當、發、狀、辭、及、所、語、因、亡、謝、除(注意總結回顧以前學過的內容)
4、詞類活用
A、意動用法
單于壯其節 (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壯)
屈節辱命(屈、辱,都是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屈,使……辱)
誠甘樂之 (樂: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樂)
B、使動用法
(1)欲因此時降武 (降:使動用法,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膏:使動用法,使……肥沃)
(3)反欲斗兩主 (斗:使動用法,使……爭斗)
C、名詞活用等
(1)天雨雪 (雨:名詞做動詞,下)
(2)羝乳乃得歸 (乳:名詞做動詞,生子)
(3)杖漢節牧羊 (杖:名詞做動詞,拄著)
(4)武能網紡繳,檠弓弩 (網、檠 :名詞做動詞,結網、用檠矯正弓弩)
(5)惠等哭,輿歸營 (輿:名詞做動詞,抬)
(6)陵與衛律之罪,上通于天 (上:名詞做狀語,向上)
5.特殊句式:
A、倒置句
(1)送匈奴使留在漢者(定語后置句,正常語序“送留在漢者匈奴使”)
(2)為降虜于蠻夷(狀語后置句,正常語序“于蠻夷為降虜”)
(3)何以汝為見(賓語前置句和介賓倒裝句,正常語序“以何見汝為”)
(4)子卿尚復誰為乎(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子卿尚復為誰乎”)
(5)何以復加(介賓倒裝句,正常語序“以何復加”)
(6)信義安所見乎(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為“信義見安所乎”)
(7)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定語后置句,正常語序為“亡罪夷滅者大臣數十家 ”)
B、判斷句
(1)緱王者,昆邪王姊子也。(2)非漢所望也。(3)漢天子,我丈人行也。
C、被動句
(1)見犯乃死,重負國 (2)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
二、教師走近學生身邊,隨時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