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教案:《城市地域功能分區》教學設計(2)
來源:網絡整理 2018-11-17 10:14:55
教材介紹了CBD的四點特征,其中第1、2兩點在大部分城市都表現得很明顯;第3、4兩點在西方發達國家的大城市表現得很突出,而在有些城市可能并不明顯,但這些趨勢還是存在的。從圖2.13中可以看出,在這座高樓里,底層是商品零售業,中間的樓層用于商業事務,高層則是辦公室,具有明顯的垂直分工。
五、城市工業區形成的原因在《高中地理(必修)下冊》中也曾介紹過,主要是因為工廠企業之間靠攏布置可帶來集聚效益。工廠集聚形成工業區,工業區又會吸引新的工廠企業,城市工業區的兩個主要特點。
第一,工業區在不斷向市區外緣移動。因為隨著城市的發展,市區內人口、土地、交通都變得越來越擁擠,而且有些工業具有污染性,布置在市內對城市環境影響很大。這雙重原因迫使工業區向外遷移。
第二,大多數工業生產本身大量的運輸過程決定了工業區要靠近主要的交通干道。接近交通干線是布局工業時普遍要考慮的因素。即使是高新技術產業,除了要求接近技術源外,也要求有便捷的交通,這就是為什么新興的產業區多位于高速公路、航空港口旁(如“硅谷”)這種對交通干道的趨勢也可以從圖2.10看出。圖中工業區布局的特點有兩點:從總體上看,工業區分布在城市外圍,形成了“工業包圍城市”;從每一塊工業用地的布局看,則總是位于交通干線的兩旁。工業區并不是越多越好。
六、教材最后對城市功能區的組成進行了簡單說明。商業區、工業區和住宅區是各類城市所共有的、最基本的功能區,而文化區、行政區等在中小城市里就不是那么明顯,但這并不等于著中小城市不提供這種職能,只是這種職能的用地較分散或占地面積較小而已。
3.知識要點:
A 功能區:
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等
B 功能區成因:
因城市地塊的通達性和地價不同,經濟活動之間競爭,導致同類活動在空間上高度聚集
C 劃分:無明確界線,區內以某種功能為主,兼有其他功能
一、住宅區:
是城市最基本的一項職能,也是城市中最廣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特點:
1.在建筑質量上:出現了高級住宅區與低級住宅區
2.位置上:高級住宅區與低級住宅區背向發展
3.發展趨勢:大城市建衛星城
二、商業區
(一)特點:
1.形態:占地面積小,點狀或帶狀
2.區位:便捷的交通和消費人口
3.位置:市中心、交通干線兩側或街角路口
(二)中心商務區:
1.是城市經濟活動最繁忙的地方
2.人口數量晝夜差別很大
3.建筑物高大稠密
4.中心商務區內部存在著明顯的分區(水平、垂直)
三、工業區
(一)工業集聚的意義:能加強城市的經濟實力,又拓寬原有城市的地域范圍,便于企業之間的協作和競爭,共同分享集聚利益
(二)特點:
1.不斷向市區外緣移動(降低成本,保護城市生態環境)
2.趨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線分布(運輸量大)
3.一個城市通常有一個或多個工業區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