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教案:《農業生產與地理環境》教學設計
來源:3edu教育網 2018-11-16 11:04:46
考試要求
考點 農業區位與農業地域類型
①結合實例,分析影響農業區位的主要因素
②結合實例,說明主要農業地域類型的特點及其形成條件
③結合實例,說明農業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區位因素
教學要求
①結合實例,分析影響農業區位的主要因素;
②結合實例,說明農業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教學過程
一、影響農業區位的因素
1.農業是人類利用 的生長和繁殖來獲得產品的物質生產部門。依據其
生產對象的不同可分為兩大類: 業和 業。與其它物質生
產部門相比,它具有 性、 性和 性等特點。
2.影響農業的區位因素
(1)主要因素的比較
農業區位因素 |
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
對農業區位選擇的影響 |
|
條 件 |
|
光熱條件與農作物種類分布、復種指數和產量的關系最為密切;不同生物的生長發育要求的水分條件不同 |
根據當地氣候條件,選擇適當的農作物品種、耕作制度 |
|
坡度大于18°就不利于發展種植業;山地自然條件的垂直分布使農作物的分布隨海拔有所不同 |
坡度大于25°的山地不得發展種植業,宜發展牧業或林業;平原適宜發展種植業 |
|
土 壤 |
土壤的酸堿性、肥力、土壤的厚度、土壤的質地等都對農業生產有影響 |
根據不同的土壤類型,發展適宜生長的農作物 |
|
|
干旱、半干旱地區發展農業生產的決定因素 |
在年降水量少于250mm的地方,農業布局在河湖水、地下水、冰雪融水豐富的地方 |
|
條件 |
|
市場的需求量最終決定了農業生產的類型和規模 |
關注市場動態,發展市場需求的農作物品種 |
|
影響農業生產的區位,此類農業必須有快捷便利的交通 |
園藝業、乳畜業等應布局在交通運輸方便快捷的地方 |
|
政 府 政 策 |
政府制定相應的政策,直接干預農業生產 |
響應政府決策,在政策規定的范圍內發展農業生產 |
|
條件 |
|
機械代替了人力和畜力,使勞動生產率大大提高 |
技術條件的發展和改進,通過影響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而影響農業區位的選擇 |
化 肥 |
促進了農業的產出 |
||
|
使單位產量提高 |
||
冷 藏 |
擴大了農產品的銷售范圍 |
(2)主導因素的變化
條件→→ 條件和農業技術條件。
二、農業生產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如果能保持合理的強度,土地等資源就可以為人類 利用。
2.人類若不顧自然條件的限制,違反自然規律,則
①農業生產的強度過大對自然環境的影響:荒漠化、水土流失、 下降等。
②農業生產的發展引起植被、地表環境、地表輻射特性、碳循環等發生改變。
③不合理的農業生產方式對環境的不利影響: 放牧及 灌溉。
④農業生產技術的改進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 、 的過量使用。
練習鞏固
1.“明前龍井”茶曾被帶到日本精心栽培卻始終沒有種好,這反映了農業生產具有( )
A.周期性 B.季節性 C.地域性 D.自然性
2.“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反映了我國華北平原北部農業生產的 ( )
A.地域性 B.持續性 C.季節性 D.連續性
3. “棗開花,種棉花”,反映了農業生產的特點是 ( )
A.地域性 B.季節性和周期性 C.差異性 D.商品性www.
4.影響農業區位最主要的自然因素 ( )
A.氣候條件 B.地形條件 C.水源條件 D.土壤條件
5.限制新疆綠洲農業生產的主要因素是 ( )
A.氣候 B.地形 C.水源 D.土壤
6.海南省可以種植三季稻的主要區位因素是 ( )
A.熱量充足 B.降水豐沛 C.土壤肥沃 D.地形平坦
7.最終決定農業生產類型和規模的因素是 ( )
A.氣候 B.市場 C.交通運輸 D.技術
8.從氣候相似地區引進新品種最易成功,從美國玉米帶引種的高產玉米品種最有可能獲得高產的地區是 ( )
A.珠江三角洲 B.冀中平原 C.成都平原 D.江漢平原
9.我國近年來“溫室無土栽培生產”得到推廣的重要原因是 ( )
A.農業生產的地域性和周期性特點 B.熱量和水分的需要
C.城市和工業發展的需要 D.市場經濟和農業技術的發展
10.我國90年代初蘋果暢銷,但1996年蘋果價格大跌,主要由于 ( )
A.政策變化 B.市場需求的變化 C.人口增長趨緩 D.交通改善
11.在北京的近郊區建立一些乳牛場,主要是因為 ( )
A.牛肉出口方便 B.靠近副食品工廠 C.冷藏條件好 D.城市居民消費量大
12.在內蒙古大草原上過渡挖取“發菜”,會使草原地區變得 ( )
A.牧民經濟收入增加 B.土壤鹽堿化 C.土地沙漠化 D.農業發展更加合理
13.“春耕秋收”反映了農業生產具有(雙選) ( )
A.季節性 B.地域性 C.周期性 D.計劃性
14.農產品銷售范圍大為擴展的原因是(雙選) ( )
A.農產品保鮮、冷藏技術的提高 B.水熱條件的變化
C.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 D.生活習慣的改變
15.寫出影響相關地區農業生產的主導因素:
典 例 |
主導因素 |
平原地區適宜發展耕作業,山區適宜發展林業、畜牧業;橫斷山區、五臺山的垂直農業;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產。 |
地形 |
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許多商品性農業生產基地的形成 |
政策 |
我國江南丘陵的茶樹、黑龍江的大豆 |
土壤 |
沙漠地區的綠洲農業、河西走廊的糧棉、南疆的棉花 |
水源 |
城市周圍形成以生產蔬菜、肉、蛋、奶為主的農業基地以及園藝業 |
市場 |
以色列的無土蔬菜栽培 |
技術 |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