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教案:《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教學設計
來源:3edu教育網 2018-11-15 14:28:10
本節教材分析
1.三維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理解社會主義革命在俄國首先成功的主觀和客觀條件。
(2)掌握俄國十月革命的過程和國際、國內意義。
(3)熟悉并理解蘇維埃俄國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及性質。
過程與方法
(1)從俄國的特殊性角度分析十月革命發生的必然性,提高學生結合實際分析問題的能力。
(2)通過對一系列政策、法令內容及其作用的分析,讓學生了解實施這些政策的必然性和作用,提高學生運用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全面辯證認識、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俄國十月革命的分析,使學生認識到走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的必然選擇。
(2)通過對蘇維埃政權采取的措施的講解,使學生認識到革命或建設的方針政策要結合本國的國情,要實事求是,要按經濟發展規律來進行。
2.教學重點
十月革命的背景和蘇維埃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3.教學難點
對十月革命發生的必然性的理解和對十月革命的性質的理解。
4.教學建議
高一學生思維活躍個性鮮明,參與意識強, 有一定獨立思考能力。但歷史知識的儲備不充分,歷史思維能力還有待提高。
創建多樣化、開放式的學習環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積極性和參與性,提高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建構知識;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拓展思維;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客觀、全面的思維方式。
新課導入設計
導入一
今天的俄羅斯每年都會舉行大型的活動紀念十月革命;今天俄羅斯的普通民眾對這段歷史也有為看重,也會自發的聚集到廣場參加紀念儀式,一項民調顯示,十月革命時期的眾多風云人物中,列寧最受俄羅斯人愛戴。54.5%的成年人對列寧持正面評價。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知道《共產黨宣言》的問世為無產階級的斗爭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但是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曾說:社會主義革命應該發生在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為什么社會主義革命沒有發生在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而是發生在俄國這樣一個落后的資本主義國家?
導入二
教師讓學生帶著問題看多媒體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和材料思考:十月革命對中國和世界有何影響?
多媒體顯示:《毛澤東論十月革命》片段
在資本主義時代,特別是在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的時代,各國在政治上、經濟上和文化上的互相影響和互相激動,是極其巨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不只是開創了俄國歷史的新紀元,而且開創了世界歷史的新紀元,影響到世界各國內部的變化,同樣地而且還特別深刻地影響到中國內部的變化,但是這種變化是通過了各國內部和中國內部自己的規律性而起的……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