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歷史教案:《文學的繁榮》教學設計
來源:3edu教育網 2018-11-11 09:12:41
文學的繁榮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浪漫主義文學著名作家及代表作、現實主義文學著名作家及代表作、20世紀的西方文學主要成就;蘇聯社會主義文學成就及亞非拉文學成就;理解分析文學流派產生的背景,理解文學作品與社會生活、意識形態與社會存在之間的關系;探究19世紀以來世界文學主要有哪些成就,并了解它們產生的時代背景和影響。
過程與方法
、賳栴}探究:引導學生探究浪漫主義、現實主義和現代主義文學產生的背景,歸納、提煉各種文學流派的特征;
②情景再現:有條件可放映《巴黎圣母院》、《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影視片,以加深印象;
、蹥v史比較:如現實主義文學與現代主義文學的差異。同時,學生可以展開比較、討論西方現代主義文學和蘇聯文學為什么會出現如此不同的特點,一個是頹廢、迷茫,一個是充滿朝氣和激情,分析其中的歷史原因。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繼承優秀的人類文化遺產,為國家、社會與人類作出自己的貢獻;樹立以人為本,對學生進行人格、情感教育。
重點和難點
重點:浪漫主義文學、現實主義文學與現代主義文學潮流的主要特點;雨果、巴爾扎克、列夫·托爾斯泰和他們的代表作;蘇聯文學的成就。
難點:浪漫主義文學、現實主義文學、現代主義文學和蘇聯文學的盛行與當時社會歷史條件的關系。
★教材分析與建議:
本課教材主要從三個方面向學生介紹了世界近現代文學方面的主要成就:
第一,浪漫主義文學形成的原因、主要特點和成就,介紹和評價了法國浪漫主義文學大師雨果、英國詩人雪萊和德意志詩人海涅以及他們的代表作品。
第二,始于19世紀30年代的現實主義文學出現的歷史背景、特點,介紹和評價了法國現實主義文學大師巴爾扎克、英國作家狄更斯、俄國詩人普希金和現實主義文學大師列夫·托爾斯泰和他們的代表作品。
第三,概述了20世紀的世界文學主要成就。① 概述了20世紀的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特點、社會根源。② 概述了20世紀的蘇聯文學和亞非拉美的文學成就。這些成就一方面極大地豐富了人類文化寶庫,成為優秀的人類文化遺產;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這些文學家關心、關注現實社會問題的社會責任感。特別是20世紀的世界文學成就還展現了現代文學的多元化景觀。由于這一時期世界文學成就的文字和影視資料比較豐富,建議在教學時適當進行補充,增加學生對這一時期世界文學成就的感性了解,提高學生鑒賞文學作品的審美能力,掌握正確評價文學作品的標準,增強在真、善、美三方面提高自身素質的意識。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英國著名作家雪萊的詩《西風頌》:
請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
讓它像枯葉一樣促成新的生命!
哦,請聽從這一篇符咒似的詩歌,
就把我的話語,像是灰燼和火星
從還未熄滅的爐火向人間播散!
讓預言的喇叭通過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喚醒吧!西風呵,
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這首詩風格上有什么特點?詩人實質上是通過歌唱西風來歌唱革命,表現了浪漫主義文學的特征。“如果冬天已經來臨,春天還會遠嗎?”結尾這句膾炙人口的詩句,寓意深遠,余味無窮,一百多年來成了人們廣泛傳誦的名言警句。“冬天”和“春天”分別有什么含義?“冬天”象征著反動勢力,寓意革命道路的艱難與曲折;“春天”象征著新的生命的誕生,意味著革命即將取得勝利。雪萊是一個熱情的浪漫主義詩人,同時又是一個勇敢的革命戰士。作者在詩句中表達了獻身革命的強烈愿望。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浪漫主義文學”。
一、浪漫主義文學:
1、背景:(啟蒙思想幻滅、大革命后法國社會的動蕩、人們對現實的不滿)
1789年爆發了震撼歐洲的法國大革命。這次革命推翻了統治法國一千多年封建專制制度,開辟了歐洲資本主義發展的新時期,對19世紀的文學進程也產生了巨大影響。法國大革命勝利后確立的資本主義社會秩序,不像啟蒙思想家描繪的那樣美妙,資產階級的“自由、平等、博愛”口號也沒有實現,因而引起人們的失望和強烈不滿,于是反映人們對現實不滿、進而追求新的理想的浪漫主義潮流應運而生。
含義:什么是浪漫主義文學?它是歐洲資產階級革命高潮年代的產物,宣揚人的情感至上,追求個性張揚。在政治上反對封建專制,在藝術上與古典主義相對立,屬于資本主義上升時期的一種意識形態。歐洲的浪漫主義思潮,是在人們對啟蒙運動“理性王國”的失望,對資產階級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愛”口號的幻滅和對資本主義社會秩序不滿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
2、特點:
、俜磳Τ缟欣硇,強調歌頌人的本能感情。
、诜磳诺渲髁x文學形式主義的束縛,在創作中采用夸張手法,富于幻想和傳奇色彩。
、燮鹪从18世紀末19世紀初,到19世紀30年代發展到頂峰。
3、作者和作品:
作者 |
國家 |
作品 |
主要內容 |
雨果 |
法國 |
《巴黎圣母院》 |
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羅德先愛后恨,迫害吉卜賽女郎愛斯梅拉爾達。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鐘人卡西莫多為救女郎舍身。小說揭露了宗教的虛偽,宣告禁欲主義的破產,歌頌了人世間的美、善和光明,鞭撻了丑、惡和黑暗。 |
雪萊 |
英國 |
《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 |
以希臘羅馬神話為題材,描繪了為人類“盜火”的英雄普羅米修斯堅強不屈、最后依靠自然的力量獲得解放的故事,寄托了詩人對一個充滿愛的光輝的理想社會的向往,表現了詩人的空想社會主義思想。 |
海涅 |
德意志 |
《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 |
描寫了當時德國的現實,涉及社會各個層面,同時作者又不時地在現實與幻想的夢境間跳躍,幻想與現實如水乳交融,折射出作者對美好理想的熱望和追求。 |
二、現實主義文學:
1、背景:19世紀30年代后,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矛盾日趨尖銳,揭露批判社會黑暗的現實主義文學逐漸發展為文學的主流。
含義:繼浪漫主義文學之后,于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出現在歐美并開始占主導地位的資產階級文藝思潮,現實主義以具體反映現實生活、暴露社會黑暗為特征。因此,它又被稱為“批判現實主義”。
2、特點:
(1)關注社會問題,典型地再現社會風貌,深入剖析社會生活本質,揭露和批判社會的罪惡。
。2)以長篇小說作為主要形式,使長篇小說的創作空前繁榮。
3、作家與代表作:
作者 |
國家 |
作品 |
主要內容 |
巴爾扎克 |
法國 |
《人間喜劇》 |
被稱為資本主義“社會百科全書”。 以《高老頭》《歐也妮·葛朗臺》等最著名!稓W也妮·葛朗臺》通過葛朗臺的發家史及其女兒歐也妮·葛朗臺的愛情、婚姻悲劇,深刻而生動地揭示了19世紀初期法國社會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陡呃项^》以波旁王朝復辟時期的巴黎社會為背景,以伏蓋公寓(高里奧老頭的寓所)和鮑賽昂夫人的客廳為舞臺,描繪了貴族子弟拉斯蒂涅墮落的經歷和高老頭被女兒遺棄的悲劇。 |
狄更斯 |
英國 |
《大衛·科波菲爾》 |
自傳體小說。在這部小說中,不僅可以全面地了解大衛曲折艱辛的身世,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他的一生道路了解19世紀上半期英國的社會現實。狄更斯在小說中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本質:“這里有一條交易法則:‘欺騙他人,因為他們要欺騙你。’這是真正的經商之道。” |
普希金 |
俄國 |
《葉甫蓋尼·奧涅金》 |
詩體長篇小說,奠定了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基礎。反映了19世紀20年代俄國的社會生活,真實地表現了那一時代俄國青年的苦悶、探求和覺醒,提出了許多重要的社會問題,因此別林斯基把它稱為“俄羅斯生活的百科全書和最富人民性的作品”。 |
列夫·托爾斯泰 |
俄國 |
《安娜·卡列尼娜》 |
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是一個高層首長卡列寧的妻子,一次舞會上邂逅了年輕的伯爵渥倫斯基。二人產生了真愛,不顧一切地私奔,從而展開了一場愛情悲劇。表面上是寫一個上流社會的貴婦人失足的事情,實際上展示的19世紀70年代俄國社會中婦女的地位,并由此來鞭撻它的不合理性。作品描寫了個人感情需要與社會道德之間的沖突。 |
安徒生 |
丹麥 |
《賣火柴的小女孩》 |
描寫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除夕夜被凍死的故事,批判了當時不公平的社會制度,揭示舊社會貧富懸殊的問題,反映下層勞動人民窮苦悲慘的生活。 |
易卜生 |
挪威 |
《玩偶之家》 |
通過女主人公娜拉與丈夫海爾茂之間由相親相愛轉為決裂的過程,探討了資產階級的婚姻問題,暴露男權社會與婦女解放之間的矛盾沖突,進而向資產階級社會的宗教、法律、道德提出挑戰,激勵人們尤其是婦女為掙脫傳統觀念的束縛,為爭取自由平等而斗爭。 |
馬克·土溫 |
美國 |
《百萬英鎊》 |
描寫了一位美國窮小子亨利·亞當斯在倫敦的一次奇遇。倫敦的兩位富翁打賭,把一張無法兌現的百萬鈔票借給亨利,看他在一個月內如何收場。一個月的期限到了,亨利不僅沒有餓死或被捕,反倒成了富翁,并且贏得了一位漂亮小姐的愛情。痛斥了資本主義金錢至上的丑惡本質。 |
小結:浪漫主義文學和現實主義文學都發生在19世紀,當時,正是工業革命完成,資本主義迅速發展過程中,社會發展日新月異,人們的思想也在不斷變化之中。19世紀的文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概括。
第一,浪漫主義作家在政治上反對封建制度,批判現實的黑暗,矛頭指向封建貴族,反對新生的資本主義社會中殘存的封建殘余,同時也展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殘酷現實。
第二,現實主義作家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本質,對資本主義社會及其法律、道德提出了強烈的控訴,同時,深切同情飽受辛酸苦難的勞動人民。
第三,以上所介紹的所有著名作家,他們都熱愛祖國,熱愛人類,都有強烈的正義感,都在用自己的筆去歌頌人類美好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批判黑暗的社會現實和骯臟、邪惡的東西。他們的高尚品德激勵21世紀的青年學生,為祖國、為人民貢獻自己的力量。
三、20世紀的世界文學:
1、20世紀的西方文學:
。1)現實主義文學(20世紀早期)
作家 |
國籍 |
代表作 |
主要內容簡介 |
蕭伯納 |
英國 |
《蘋果車》 |
抨擊英國議會制的政治諷刺劇。 |
羅曼·羅蘭 |
法國 |
《約翰·克利斯朵夫》 |
敘說了一個真誠的音樂家是如何反抗虛偽輕浮的社會,從而在與社會反動勢力的斗爭中升華自己、完善自己,它是主人公克利斯朵夫的歷險記。它又是一部音樂的史詩,作者用他對音樂精神的深刻理解,描述了病態墮落的藝術與健康奮進的音樂之間的斗爭,歌頌了一種充滿生命力的音樂理念。 |
。2)現代主義文學:
1)產生背景:資本主義壟斷時代的產物。
①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工業化文明程度提高;
②兩次世界大戰威脅人類的尊嚴和生存權力;
、蹜鸷箢l繁的經濟危機、冷戰,使西方各國的社會問題層出不窮。
概念:所謂現代主義,實際上指思想和藝術方面與傳統文藝迥然不同的許多思潮和流派的總稱。20世紀20~30年代是現代主義流派的繁盛時期,當時主要有后期象征主義等。后來,又出現了荒誕派、美國的黑色幽默派和拉丁美洲的魔幻現實主義等。
2)主要特征:
①強調集中表現自我;(主觀地表達世界的看法和通過想象表現心理的真實。)
、谑址ü终Q,故事的開頭和結尾沒有明顯的理由;
③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關系不明,語言風格悖離傳統。
3)文學家及代表作:
作家 |
國籍 |
代表作 |
主要內容簡介 |
海明威 |
美國 |
《老人與! |
小說主要描寫了一位老人桑提阿果獨自在海上打魚。他釣到了一條大魚,把魚頭和上半身綁在小船邊上。但是他遇上了鯊魚,老人使出了渾身解數和鯊魚搏斗,昭示“做人不應該被任何困難所壓服,應該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與生活中的磨難做不屈不撓的斗爭。” |
貝克特 |
愛爾蘭 |
《等待戈多》 |
現代主義文學荒誕派的典型,借兩個流浪漢之口闡明“在人類的荒誕處境中所感到的抽象的心理苦悶”這一戲劇主題。 |
2、20世紀蘇聯社會主義文學:
。1)特征:
①遵循列寧提出的文學黨性原則,為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服務;
、诮邮芄伯a黨領導,負有崇高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
、垡陨鐣髁x現實主義作為基本創作方法,同時吸收其他藝術流派有生命力的表現手法;
④具有多樣化的民族形式和統一的社會主義內容。
。2)代表:
作家 |
代表作 |
主要內容簡介 |
高爾基 |
《母親》 |
作品通過弗拉索夫家兩代人的不同命運揭示了馬克思主義和工農運動相結合是俄國無產階級革命的必由之路,闡述了俄國工人階級和廣大革命群眾在革命斗爭中不斷覺悟、成長的過程。 |
奧斯特洛夫斯基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
小說中以親身經歷向大家講述了保爾·柯察金由一個普通的工人子弟成長為英雄的共產主義戰士的光輝歷程。 |
3、20世紀亞非拉美文學:
。1)特點:作品反映了反帝反殖和愛國主義精神。
(2)代表人物及作品:
作家 |
國籍 |
代表作 |
備 注 |
泰戈爾 |
印度 |
《戈拉》 |
1913年他以抒情詩集《吉檀迦利》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印度人(也是首個亞洲人)。 |
魯迅 |
中國 |
《吶喊》集 |
|
馬爾克斯 |
哥倫比亞 |
《百年孤獨》 |
20世紀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杰出代表。1972年獲拉美文學最高獎——委內瑞拉加列戈斯文學獎,198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和哥倫比亞語言科學院名譽院士稱號。 |
索卡因 |
尼日利亞 |
《森林之舞》 《阿凱的童年》 |
1986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第一個獲得該獎的非洲人。 |
小結:
從18世紀末以來,西方文學流派出現了浪漫主義文學、現實主義文學和現代主義文學三種。注意掌握每一流派的特點、著名作家及代表作。同時,也要注意俄國的普希金也屬于浪漫主義代表,而哥倫比亞的馬爾克斯則屬于魔幻現實主義杰出代表。
另外,在講授本課內容時:
第一,要從發展變化的觀點出發,介紹現代文學的社會主義、西方的現實主義到現代主義和亞非拉美現代民族主義等文化。并以此為背景評價具代表性的文學家及作品,講授時要注意各類型的歷史環境、階段性發展和藝術特征,還要注意彼此在發展中的相互借鑒,從而展現現代文學的多元化和交流、融合的趨勢。
第二,向學生講清我國自新文學運動以來,已從世界現代文學藝術成果中汲取了必要的營養。各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不斷相互交融、吸收,從而相互生長、發展;在處理民族文化與世界文化的關系上,應在本民族文化的基礎上,積極吸收外來文化的優點,逐步形成具有本民族特點的文化。只有民族的文化,才是世界的文化。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