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教案:《和平與發展,時代的主題》教學設計
來源:3edu教育網 2018-11-10 16:38:54
第九課 維護世界和平 促進共同發展
第一框 和平與發展:時代的主題
學習重點、難點
重點:和平與發展是時代的主流
建立國際新秩序是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有效途徑
難點:全面把握當代和平與發展的形勢
學法指導
自主學習法 合作探究法
課前預習案
【自主預習】通讀本框內容,獨立完成以下“基礎知識梳理”部分,并借助該部分內容在教材上勾畫出知識點。
一、和平與發展:時代的主題
(一)呼喚和平、渴望發展的歷史潮流
1.和平問題(1)含義:和平問題是指維護世界和平、 的問題。
學 習 目 標
|
知 識 目 標 |
了解和平與發展是時代的主題,理解和平與發展之間的關系與現狀,理解中國在對時代主題判斷基礎上對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主張。 |
能 力 目 標 |
通過對時代主題的把握,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和判斷國際局勢的能力;提高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 |
|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
認識到時代主題的判斷對于國家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重要性,認識到中國在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中的作用,增強民族自豪感。 |
(2)現狀:二戰后,國際形勢總體平穩,和平因素的增長超過了戰爭因素的增長。但是由于霸權主義和 以及各種形式的恐怖活動的存在,當今世界仍不安寧。
2.發展問題
(1)含義:發展問題是指世界經濟的發展,特別是 經濟的發展問題。
(2)現狀:當今世界仍是貧富懸殊的世界,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 越來越大。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 還在損害者發展中國家的利益。
(二)維護和平、促進發展的有效途徑
1.和平與發展的主要障礙: 和強權政治是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主要障礙。
2.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主要途徑
為了和平與發展,必須堅決地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改變舊的國際秩序,建立以
為基礎的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國際新秩序。
3.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內涵
就是保障各國享有 和內政不受干涉的權利;保障各國享有平等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保障各國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享有 權利;保障各個民族和各種文明的權利。
4.中國關于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主張
(1)政治上:互相尊重、 、共同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
(2)經濟上: 、優勢互補,共同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均衡、普惠、共贏方向發展。
(3)文化上:互相借鑒、 ,尊重世界多樣性,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
(4)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強合作,堅持用 而不是戰爭的手段解決國際爭端,共同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
(5)環保上:相互幫助、協力推進,共同呵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
【準備資料】搜集二戰后世界維持了總體和平局面的主要原因的具體事例或相關資料,搜集反映不同發展程度的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的相關資料,了解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在當今國際社會中的一些具體表現。
【構建知識樹】
【我的疑問】 請將預習中不能解決的問題寫下來,供課堂解決。
課堂探究案
【合作探究一】
閱讀教材97頁上的材料,思考并討論“探究與共享”中的第一、第二個問題。
【合作探究二】
材料一:《一個攝影記者的故事》 一位原先并不出名南非攝影記者凱文.卡特在一次采訪活動中在蘇丹捕捉到了一個讓世人為之落淚的一瞬間而出名:一位蘇丹小女孩,在通往救濟站的路上,眼看就支持不住了,她瘦弱的身軀甚至連她自己的腦袋都無力撐起。而這時一只禿鷹正虎視眈眈地停在荒野路邊,焦急地等待著這頓即將到口的“飯菜”。這張集中反映了蘇丹的災情。卡特也因此而贏得了1994年美國優秀新聞攝影獎。但兩個月以后,這位年僅33歲的攝影記者卻在約翰內斯堡自殺。原來得獎后,卡特不僅要應付紛至沓來的贊譽,還要應付與名俱來的批評,甚至他的朋友也責問他當時為什么不去幫那個小女孩。而對卡特來說,這種現象在整個非洲比比皆是,他個人的力量實在是微不足道。在輿論的壓力下,他走上了不歸路。
材料二:40年前,全世界最富的人口和最窮的人口人均收入的比是30:1,而現在已上升到74:1,目前聯合國成員中有48個最不發達的國家。
根據上述材料,結合課本P99內容思考并討論:
1.上述兩則和材料共同反映了什么問題?
2.請試著分析出現材料二中狀況的原因有哪些?你認為哪個因素是主要因素?
3.材料二中的狀況是否只對貧窮落后的國家不利?發達國家乃至整個世界的發展是否受其影響?為什么?
【合作探究三】
材料:胡錦濤在南非比勒陀利亞大學發表了題為《加強中非團結合作,推動建設和諧世界》的演講。指出,關注非洲命運,支持非洲發展。中國愿同非洲國家一道,重點在以下幾個方面共同作出努力。第一,真誠友好,密切政治上的溝通和協調,增進相互理解和信任。第二,深化合作,擴大經濟技術交流,實現互利共贏。第三,加強溝通,促進中非兩大文明加強交流,在相互學習和借鑒中共同進步。第四,平等相待,加強國際事務中的合作,共同維護發展中國家的正當權益。第五,加強環境保護,協力推進,愛護共有家園。
結合材料分析,胡錦濤非洲之行體現了我國政府關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的哪些主張?
課堂練習案
單項選擇題:
1. 作為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情況最復雜、交戰最為激烈的地區沖突,中東問題一向是聯合國關注的焦點。中東問題的存在表明( )
A.地區沖突是解決和平問題的主要障礙B.當前國際形勢的總趨勢是總體緊張,局部緩和 C.世界仍很不安寧,威脅世界和平的隱患依然存在 D.戰后世界維持了總體和平局面
2. 在世界各國人民的強烈呼吁下,許多國家紛紛削減常規武器或核武器,其中美俄兩國決定在2012年12月前,各自將本國核彈頭削減至170——2200枚。這表明( )
A.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將不復存在 B.軍事力量已不再是綜合國力的組成部分
C.要和平成為時代的主流 D.戰爭現象已消除
3. 全球發展的最突出問題及解決的途徑是( )
A.東西發展不平衡,建立國際政治新秩序 B.世界貿易條件惡化 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
C.世界環境日益惡化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 D.南北發展不平衡 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
4. 核安全峰會2010年4月13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胡錦濤在會上發表題為《攜手應對核安全挑戰 共同促進和平與發展》的講話。胡錦濤強調,核安全問題事關核能和經濟可持續發展,事關社會穩定和公眾安全,事關國際和平與安寧。加強核安全符合各國共同利益,需要我們攜手努力。在維護國際安全方面,我國政府的主張是( )
A.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共同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
B.相互合作、優勢互補,共同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均衡、普惠、共贏方向發展
C.相互信任、加強合作,堅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戰爭手段解決國際爭端,共同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
D.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尊重世界多樣性,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
5.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在出版的一本書的序言中寫道,他希望新世紀美國人都能實現“美國夢”,能確保美國在一個和平、自由和繁榮的世界繼續發揮作用他為“美國夢”作了清楚的注釋:美國現在是世界上的唯一的超級大國,要抓住這個機會去建立起它在全球的霸權地位,使21世紀成為由美國主導和支配的“美國世紀”。上述材料說明( )
A.世界已由美國控制 B.美國地位提高,實力大增 C.世界需要建立一個符合美國利益的新秩序 D.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仍是解決世界和平與發展問題的嚴重障礙
2009年6月16日,胡錦濤主席出席“金磚四國”領導人會晤并發表重要講話。回答6~7題。
6.胡錦濤在講話中指出,當今世界各國相互依存不斷加深,加強對話、深化合作、實現共贏已成為處理國際事務的主旋律。然而,國際金融危機仍在蔓延深化,形形色色的保護主義抬頭,世界經濟陷入衰退,南北差距持續擴大。與此同時,氣候變化、糧食安全、能源資源安全、公共衛生安全問題突出,恐怖主義、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有組織跨國犯罪等全球性挑戰依然嚴峻。這段材料蘊涵的政治信息有( )
①當今世界仍然很不安寧 ②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舊秩序仍然存在 ③求和平、促發展、謀合作成為時代的主旋律 ④恐怖主義、跨國犯罪成為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主要障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
7.要解決上題材料中存在的問題,就必須( )
①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②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③遏制世界多極化的發展 ④促進世界經濟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得以發展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