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復習知識點:氣候類型及其判讀(4)
來源:網絡資源 2018-10-27 20:53:16
[隨堂鞏固]
一個地區的氣候,是由太陽輻射、大氣環流和地面狀況等因素綜合作用形成的。當然,人類活動也會對氣候產生一定的影響。據此回答1~2題。
1.有關氣候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氣候是某一地區在短期內的大氣平均狀況或統計狀態
B.太陽輻射、大氣環流等都是最基本的氣候要素
C,太陽輻射是造成全球氣候差異的最基本的因素
D.不同地區的氣候差異及各地氣候季節交替,主要是由大氣環流所決定的
解析:在影響氣候形成的因子中太陽輻射是最基本的因素,不同地區的氣候差異及各地氣候季節交替是太陽輻射的季節變化造成的。
答案:C
2.在北半球,同為北緯30°~40°之間的大陸,但東西兩岸氣候 截然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 )
A.太陽輻射不同 B.大氣環流不同
C.地面狀況不同 D.人類影響不同
解析:北緯30°~40°大陸西岸為地中海氣候,主要是受副熱 帶高氣壓帶和西風帶交替控制;同緯度大陸東岸為季風氣候,主要是受季風環流控制,因此選項B正確。 答案:B
讀某地年氣溫和降水量分布圖,回答3~4題
3.對該地氣候特點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氣溫年較差小 B.最冷月氣溫大于18℃
C.降水季節分布均勻 D.夏季降水豐富
解析:讀圖可知,該地氣候最冷月氣溫大于18℃,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的差值并不大,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降水的季節分配不均勻。 答案:C
4.根據圖中氣溫和降水數據,判斷該地的氣候類型是 ( )
A.溫帶海洋性氣候 B.溫帶大陸性氣候
C.熱帶季風氣候 D.地中海氣候
解析:該地年降水量大于1500 mm,且主要集中在夏季;最低氣溫在18℃以上,所以該氣候類型是熱帶季風氣候。 答案:C
讀圖,回答5~6題。
5.有關a地氣候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我國特有 B.雨熱同期 C.盛夏伏旱 D.冬雨夏干
解析:圖中a地氣候7月氣溫高,且此時降水量大,因此具有雨熱同期的特點。答案:B
6.a、b、c三種氣候類型分布的緯度從低到高依次為 ( )
A.a-b-c B.b--C--a C.C--a--b D.C--b--a
解析:三地的緯度高低,對比圖中三地1月或7月氣溫即可得出。 答案:D
7.(2010·寧陽模擬)讀某氣候類型的分布地區圖,分析回答下列各題。
(1)該氣候類型是 氣候。除圖示地區外,類似氣候類型還分布在世界上 等地區。
(2)試從地理位置、大氣環流等因素分析該氣候形成的原因。
(3)下圖中的四幅氣候資料圖中,與乙地的氣候特征相符的是圖 。這表明乙地的氣候特征與甲、丙相比有細微的差別,體現在 。
(4)圖中甲、丙兩個氣候區的緯度分布有什么差異?為什么會形成這種差異?
解析:本題綜合考查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成因及特征。讀圖可知,該氣候類型為亞熱帶季風或季風性濕潤氣候,其成因主要是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甲、乙、丙三地氣候類型相
同,其分布和特征上有一定差別,主要是與海陸位置有關。
答案:(1)亞熱帶季風(性濕潤) 南美洲東南部、澳大利亞 東南部
(2)位于亞熱帶大陸東岸;由于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大陸上 形成隨季節變化的高、低氣壓中心,形成季風環流,受不同性質的冬、夏季風的影響。
(3)④ 氣溫牛較差小,年降水量大,且季節分配較為均勻,具有海洋性特征
(4)甲氣候區的北界比丙氣候區低(約5°緯度)。因甲地區西靠最大的大陸,東臨最大的海洋,冬季風最為顯著,冬季氣溫較同緯度的丙地區更低,亞熱帶界線向更低緯度推移。丙地區冬季風不夠顯著,冬季氣溫相對較高。
[課時作業]
一、單項選擇題
下圖為"某地區1月平均氣溫分布圖"(陰影部分為陸地),據此回答1~2題。 '
1.影響圖中M、N兩處等溫線發生明顯彎曲的主要因素分別是 ( )
A.海陸分布,緯度位置 B.太陽輻射,大氣環流
C.大氣環流,下墊面 D.洋流,地形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