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高考改革重點不是考試而是錄取制度
2014-12-04 16:49:28華商網
熊丙奇(全國知名教育專家、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自主招生
教育部:全面放開高校自主招生權
熊丙奇:雙向選擇,才能讓搞貓膩的學校被拋棄
在高考改革中,未來全面放開高校自主招生權是大勢所趨,但有調查顯示六成受訪家長不信任高校自主招生,超半數受訪者認為“助長不公平”,超過九成被調查的應屆考生和家長希望改革自主招生制度。
在未來高考中,高校自主招生何去何從?
“自主招生改革確實是高考改革的大勢所趨,而對目前高校自主招生的不滿,主要原因在于我國目前實行的自主招生并非真正意義的自主招生。我國當前的自主 招生存在兩方面很嚴重的問題。”熊丙奇分析,其一,自主招生程序設計錯誤,把自主招生和集中錄取制度嫁接,這導致自主招生并沒有打破單一的分數評價體系, 只是高校獲得有限招生自主權,給獲得自主招生資格的學生一定的高考錄取優惠,這樣的自主招生反而增加了學生的負擔和焦慮;其二,獲得自主招生的高校,沒有 深入推進學校治理改革,在國外,大學的行政權和教育權、學術權是分離的,但我國大學實行行政治校,行政主導教育和學術資源的配置,在這種情況下,給予學校 自主權,很可能為行政權力制造新的權力尋租空間,這就是社會輿論擔心自主招生滋生高校腐敗的根源所在。
“符合學生利益的自主招生,必須是學生和學校雙向選擇的自主招生,簡單地說,一名學生可以同時申請若干所大學,拿到若干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再確認大 學,賦予學生充分的選擇權。”熊丙奇說,面對學生的選擇,大學必然轉變辦學理念,通過提高教育質量、改善教育服務來吸引生源。同時在招生中,擁有選擇權的 學生,也就擁有了監督權和評價權,那些不愿意公開招生信息,在招生中搞貓膩的學校,在選擇機制中,會被學生拋棄。
■英語咋考
教育部:英語科目“一年多考”今年出臺方案
熊丙奇:招考不分離,“拿英語開刀”只是情緒發泄
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此前表示,探索外語科目一年多次的社會化考試,學生可自主選擇考試時間和次數。而在今年年初,教育部就明確提出高考英語科目有望 “一年多考”的改革辦法,如今山東、上海等多個省份已紛紛試點,將高考英語從統一的一年一考變成一年多考制,并表示“實施方案今年出臺”。
在對“英語開刀”的這些年中,改革重點是什么?僅憑對英語開刀,可以改變“一考定終身”嗎?
“高考改革拿英語開刀,只是一種情緒發泄。”熊丙奇說,必須注意的是,只對英語科目進行改革,而不整體改革我國的錄取制度——按照學生的高考分數、結合學生的志愿依次投檔錄取,基礎教育的應試局面不可能改觀。
熊丙奇說,英語一年多次考,如果最終的錄取,是將多次考試的最好一次成績計入總分錄取,這就把一考定終身,轉變為多考定終身,而考慮到一分之差就會是上千名考生之差,多次考只會讓英語考試焦慮更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