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導:考前100天 家長能為孩子做什么
2012-02-21 10:24:44新浪博客
離高考還有三個多月的時間,很多家長反映現在的他們很焦慮,如果家長們繼續焦慮下去,無論是對自己的身體還是對孩子的備考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下面這篇文章,我們從學習的方面來談談,家長應該如何做才能幫上孩子?希望這篇文章能給更多的家長帶來幫助。
接下來還有三次大考,包括高考在內,從以往幾屆家長表現來看,發現面對高考,家長比孩子著急。記得班上有一個學生,二模沒有考好,自己在屋里反思了一會,就睡了,可是家長卻睡不著了,孩子的父母在房間里徹夜未眠,怕孩子太在乎這次考試成績,結果凌晨四點的時候,他們悄悄的進入孩子的房間,一把抱著孩子說:“其實你要知道,我們有多么愛你……”,孩子在睡夢中被驚醒,以為不知道出什么事情呢。看來很多家長比孩子更在乎每次考試的分數,分數背后的問題就沒有深刻的探討,說真的,家長也不應該去深刻探討,因為這個問題老師可以解決。
每年都會看到很多家長流淚,他們眼里布滿血絲,甚至聲音嘶啞;每次講座之后,家長都圍著我久久不散去,特別查分那天,高校錄取的那幾天,對很多家長來說是個難熬的日子。很理解家長們,因為畢竟一個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可是難道就沒有更好的辦法應對這一切嗎?焦慮、糾結甚至盲目都解決不了問題。那么面對孩子的成績,還有志愿家長應該從以下幾個角度去把握:
1.正確處理好理想與現實之間的關系。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目前的境況與自己所預期的差距很大,其實孩子的理想與家長的理想不一定一致。我這里遇見很多家長,孩子考試分數一般,幾乎所有的家長都認為孩子還有很大潛力沒有發揮出來,只要他掌握了考試方法和技巧,只要他好好學習,從現在開始努力,潛力肯定很大。不知道是對孩子絕對的肯定,還是處于對自己的安慰。實際上孩子成績到今天這樣,肯定有很多原因形成的,思維習慣決定行為習慣,很多習慣已經形成,在一朝一夕改變需要何等的準備?正是家長想法,有一些從小就報各種班,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孩子一直被動的學習和成長,想突然改變起來,難度肯定很大。說真的,一個孩子連自學能力都沒有,短期內醞釀改變肯定不現實。
因此面對孩子的成績,家長應該多角度的去看,理性去看,孩子的成績與他長期的學習習慣,學校老師教學、學習方向都有很大的關系,每個孩子遇到的情況不一樣,適合他們的方案也不一樣。家長面對孩子目前的情況,應該靜下來心來,調整好心態,合理的運用資源,去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而不是一味的幻想孩子潛力有多大。很多家長都期望孩子能實現奇跡,一直說,這個奇跡要是每個人都能實現了,還叫奇跡嗎?因此家長首先要處理還理想與現實之間的關系,即使孩子去改變,那么也要在現實的基礎上去改變,而不是在理想中去改變。
2.給孩子建議前要選擇傾聽。
一些家長總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不管孩子需不需要,每次講座的時候家長聽得都很專心,筆記本上都記錄了,特別是高考命題方向上的內容,家長更是關注,可是到孩子面前,有多少孩子能聽家長的呢?去年高考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我在講座中說理綜難,并且難在哪里,具體指出來了,家長也記錄了,孩子有多少能起到作用的?即使家長把高考題交給孩子,孩子們也未必相信,這是普遍現象。因為家長很少傾聽孩子想法,盡管很多家長自信的說,自己的孩子自己了解,我覺得未必是這樣的。因為家長和孩子之間沒有形成牢固的溝通橋梁,所以會形成家長不一定聽孩子的,孩子也不一定聽家長的局面。
為什么有的孩子在考試失敗之后和家長散步之后,信心百倍?又為什么有的孩子在家長的干涉下成績還不斷下降?這也驗證了一句俗話:“失敗的孩子背后必有失敗的家長,失敗的家長背后不一定有失敗的孩子”。當家長放下居高臨下架子以后,把“你應該干什么”改成“你需要我做些什么”的時候,孩子相反覺得自己有一種責任感,為了這份信任,為了這份溫暖。家長應該選擇合適的時機和孩子溝通,多聽聽他們內心的想法,如果沒有適合的時間,就選擇保持安靜,或者目光中給他們一個肯定的信任。選擇傾聽,知道他們需要什么,家長也就有滿足他們要求的方向。當然是學習和生活方面的滿足,對那些沉湎于網絡的學生不適用。
3.家長不是萬能的,應該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班上很多家長問我,家長應該做什么,我說孩子有學習方面的問題告訴我,我盡力幫助,家長搞好后勤就行。每個學生都有我的號碼,很欣慰的是每天都有孩子問我學習方面的問題,每次下課之后也有很多學生留下來問相關的問題。但是我堅決拒絕家長代替孩子來班上聽課,當然這樣孩子成績可想而知的,在孩子的學習上家長管得越多,說不定成績越差。在孩子學習上家長應該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長能代替他們聽課,還能代替他們考試嗎?
4.少說空話多做實事。
曾經在博文中詳細說闡述了學生和家長應該拒絕的六大空話,這樣的空話每年都會有很多家長對孩子說起,其實說一些沒有用的話多了,孩子肯定會煩了,我再次把這些空話羅列到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