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國統一高考考試大綱——理科綜合(10)
2011-03-08 14:07:41英才苑
十五、原子和原子核
內 容 |
要求 |
說明 |
102.α粒子散射實驗.原子的核式結構 103.氫原子的能級結構.光子的發射和吸收 104.氫原子的電子云 105.原子核的組成.天然放射現象.α射線、β射線、γ射線.衰變.半衰期 106.原子核的人工轉變. 核反應方程,放射性同位素及其應用 107.放射性污染和防護 108.核能.質量虧損.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 109.重核的裂變.鏈式反應.核反應堆 110.輕核的聚變.可控熱核反應 111.人類對物質結構的認識 |
Ⅰ Ⅱ Ⅰ Ⅰ Ⅰ Ⅰ Ⅱ Ⅰ Ⅰ Ⅰ |
|
十六、單位制
內 容 |
要求 |
說明 |
112.單位制.中學物理中涉及到的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和其它物理量的單位 小時、分、攝氏度(℃)、標準大氣壓、升、電子伏特(eV) |
Ⅰ |
知道國際單位制中規定的單位符號 |
十七、實驗
內 容 |
要求 |
說明 |
113.長度的測量 114.研究勻速直線運動 115.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 116.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117.驗收動量守恒定律 118.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 119.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120.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 121.用油膜法估測分子的大小 122.用描述法畫出電場中平面上的等勢線 123.測定金屬的電阻率(同時練習使用螺旋測微器) 124.描繪小電珠的伏安特性曲線 125.把電流表改裝為電壓表 126.測定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 127.用多用電表探索黑箱內的電學元件 128.練習使用示波器 129.傳感器的簡單應用 130.測定玻璃的折射率 131.用雙縫干涉測光的波長 |
|
1.要求會正確使用的儀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天平、秒表、電火花計時器或電磁打點計點器、彈簧測力計、溫度表、電流表、電壓表、多用電表、滑動變阻器、電阻箱等 2.要求認識誤差問題在實驗中的重要性,了解誤差的概念,知道系統誤差和偶然誤差;知道用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減小偶然誤差;能在某些實驗中分析誤差的主要來源;不要求計算誤差 3.要求知道有效數字的概念,會用有效數字表達直接測量的結果.間接測量的有效數字運算不作要求 |
一、質點的運動
、螅}要求
要以能力測試為主導,考查考生對所學相關課程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要重視理論聯系實際,關注科學技術、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要重視對考生科學素養的考查。
Ⅳ.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答卷方式
閉卷、筆試
二、考試時間
考試時間150分鐘。試卷滿分為300分。
三、題型
試卷一般包括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其中非選擇題包括填空題、實驗題、作圖題、計算題、簡答題等題型。
四、內容比例
物理、化學、生物3科的內容比例約為40%、36%、24%。
五、試題難度
試卷包括容易題、中等難度題和難題,以中等難度題為主。
六、組卷原則
試題主要按題型、內容和難度進行排列,選擇題在前,非選擇題在后,同一題型中同一學科的試題相對集中,同一學科中不同試題盡量按由易到難的順序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