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學文科熱辣學院盤點(2)
2010-09-06 09:32:50《求學》文章作者:馬雨桐
跟著FASHION一起變換“口型”——
外國語學院
外語學,一直是文科人的“心頭所好”,英語、法語、日韓語還有那些五花八門的“金貴”小語種,在市場的喧嘩聲之中,也開始了風情萬種的或求廣或求深的嘗試!
所謂市場決定一切。這不,上海對外貿易學院、就脈脈含情的與經濟、商貿、工商管理等新貴學科“聯誼”牽起了手,找到了國際商務復合型人才的新方向。川外則是人才培養模式上想出了增強競爭力的“新招”:在重慶率先實行雙學位制和跨專業、跨院系的主輔修制,并且能和西南政法大學的在校生跨校攻讀文學、法學第二學位;而大連外國語學院的立足環渤海圈經濟活躍區和與日本早稻田大學、北九州大學等名校的交換機會,讓眾多學子目光鎖定日本語學院的日、韓語系!深圳大學07年成立英語基礎系,聘請罕見的20位年度外教,期求打厚學科基礎的同時韜光養晦;西北師范大學則是立足當地扎扎實實,將翻譯學、民族外語學發揚光大,把特色當成資源做足、開掘深井之法也不失為另一種進取之道。
【熱院追蹤】天津外國語學院英語學院
知道天津外國語學院的學生被稱為或者是自稱什么嗎?你一定猜到了,對,是——“天外人”!走過美麗的西歐古典風格建筑群,在與不同膚色的兄弟姐妹海談闊論的玩樂中學習,新潮、洋氣且休閑自得就是天外人的特點。
英語學院主動適應市場與經濟社會的需求邁出一大步:在原有單一外國語言文學專業的基礎上,目前派生出如國際商務、國際金融、國際新聞、國際信息、英美文化和翻譯等相關學科的“與時俱進”的專業,此外她還注意博采眾長,將目光放到了“天外”……舉個例子:與工科院校天津工業大學合作,開設跨學科的輔修專業,如工商管理、計算機技術等,力使學生把基礎知識、實踐技能和綜合能力相結合起來。
彈丸之地亦可藏龍臥虎,毗鄰首都的信息優勢使得眼界更為廣闊,學院還探索了“3+1”、“2+2”和“4+1”等各種形式的國際合作辦學模式。所以說,學在天外,只要你有實力,就可以從“天外”到“國外”哦!
人人心中都有桿“金字招牌”天平——
法學院
還記得那部喜劇《律政俏佳人》嗎?在法學院畢業生的典禮上,ElleWoods走上講臺深有感慨:“在我上課的第一天,一位非常聰明的教授,引證了亞里斯多德的話‘法律是遠離激情的理性’。但在法學院的三年,我卻發覺激情是理性的鑰匙!對法律和生活的學習與演習,讓我有了激情的感覺和堅強的勇氣!”確實在很多人眼中,相較文學院的輕松、自由與浪漫,法學院的理性常和“枯燥、教條、固化”字眼聯系起來,然而,這種理性卻也讓學法律的人不僅用心做事,還在扮演以一種嚴謹的態度、公平的智慧判斷世態公道的謀士角色!
不同的南北地域特點,讓法學院帶著一點與眾不同的“地方風味”。北方大氣,似乎從名字起就透著些颯爽英氣。作為公安部直屬的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是民警和高級警官的“搖籃”,治安、偵查、國內安全保衛等法律業務方向,更側重社會秩序和制止嚴重犯罪等治安工作,其中崔敏教授對禁毒問題的研究也引發業界巨大反響;東北財經大學相較同城素有“法理之源”的吉大并不示弱,結合大連、青島等企業對會打貿易官司的人才需求,致力于經濟法、經濟刑法、商法學、民法等方向,探討市場與法律博奕后的爭議問題,小有成就。
南方則小城靈動,帶來一股山城的“熱辣”之風。上海海事大學以海商法為最大特色,直接參加中國海商法制訂與修改,向世界水平看齊!畢業生在參與航運界和海事司法界實習鍛煉的同時對口就業,備受歡迎。寧波大學不僅每年選派畢業生附法國魯昂大學公費深造,還將模擬法庭演練、法律診所實踐等實驗課程列入人才培養方案,讓學子們大過實戰癮!
【熱院追蹤】湘潭大學法學院
湖湘地區山水靈韻,最適合用沉靜的心靈去聆聽并分析社會問題,而湘潭作為毛主席故鄉,厚重的歷史積淀和革命傳統也讓湘大的法學人充滿了憂國憂民的沉郁之氣。
湘潭大學法學院建院近三十年,不僅擁有“訴訟證據法學”的國家級精品課,還有發展勢頭強勁的國際經濟法學、刑法學科,值得一提的是申報法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的07年,湘大在16家學院角逐中脫穎而出,標志成為晉級南中國繼武大、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后的三強“選手”!此外,湘大在人才培養上也有一套,除了湖南省公檢法系統75%的強力覆蓋,去年其研究生的司法考試通過率47%,穩居全國法學院之首,足見實力之雄厚。法律的終極是實現人性的關懷與憐憫,湘大法學人自發組建省首家高校法律救助機構——湘潭大學社會權益法律救助中心,至今已免費為社會弱勢群體提供法律援助600余起,電話回復法律咨詢問題1000余次……
走好“洋派”精英的一步絕殺好棋——
管理學院
世界企業500強說:“我扼住了世界經濟的命脈!”,于是占據了世界經濟發展半壁江山。公共管理學院說:“我為經濟服務。”然后就不知不覺地把企業抓在了手中。很多人對管理知識深信不疑,從泰勒、法約爾到德魯克、科特勒,這些管理宗師們無一例外地讓人們陷入沉思,接著在狂熱中迷失方向。因此,有人說管理是一門玄而又玄的科學,又有人反對稱為處理人與人關系的藝術;有人諷刺,不學管理的才最懂得管理的學問,卻有人反唇相譏道:學管理,可以是學會計也可以是學物流,還是一門外行人看不懂的技術。書上說“管理是每個人的事”,不過管理學院的專業人士則鄭重告訴你,管理學最大的能耐就是——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顯示自己的能耐!
管院的淵源大多始于經濟管理或會計系,經過發展合并或改造而成,多半沿襲財經院校優良傳統,有著較完善或具特色的學緣結構。一些高校身處沿;蚪洕l展前沿區,眼光和發展動力不一而足:天津財經大學看重英語能力培養,為部分專業開設外教全英語環境的專業課;浙江工商大學的浙商研究中心較有影響力,省重點專業工商管理與英國考文垂大學合作,啟動了“3+1”交換生項目;天津商業大學側重企業服務,集中于企業管理創新與評價方法的應用研究;南京財經大學作為9所工商管理創業教育試點院校之一,特色專業人力資源管理部分采用雙語,全力打造中國職業經理人!另方面,內陸中部地區的高校也不甘落后,江西財經大學啟動“創業教育”,所有專業設置創新實踐學分,連創業管理學也成為必修課;濟南大學鋪起“創時代”大學生創業街,采用“企業投資、學生經營、第三方監督”的模式,學生組成的九大團隊獲得了近100萬的資金支持!
【熱院追蹤】北京工商大學商學院
坐落在首都良鄉的北工商,在京城各校商學院爭霸的繁華之中稍顯寂寞,北工商所在的地廣人稀則暗示了這里海納百川的包容性,個性活潑的北商人還給他取了個名字“染缸”,四年里,一不小心就給染成個五顏六色!因此又有了“華彩北商”的名號。善于創新、有與生具來的生意眼,良好的判斷能力和用人技巧……這是外界給北商人的一致評價。在重點建設的商學院中,也許出于潤漬經濟、對資本市場熟捻于心的自信,國家級特色專業——會計學與物流管理專業就一直教導學生“會計也要學會‘看病、抓藥’”,而且,正關注與積極倡導著中國物流核聚變的動向和改革,頗有了些一覽眾山小的氣勢。
北京輕工業學院與老北商合并過后的新北工商,正駛入磨和后的全新軌道,卻又有了實力下降的謠言四起。無論如何,北工商院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算盤一響、黃金萬兩”的古老操盤手——
經濟學院
“最古老的行當,而最時新的職業”,這是陳岱孫先生對這行工作的定義。撥一撥算盤、金錢便如活水而來的操作模式,在今日繁華的經濟資本市場中,轉變為另一場巨大資本的流動盛宴。表針時刻轉動,而經濟機會轉瞬即逝,能否抓住全看戰略決策是否立穩全局之上,因此,數字并不是經濟學,經濟學院相當于一個將世界微觀為一個模型、冷靜觀看其市場規律的分析型“智庫”,而學經濟的人則研究數字背后的——“人”學。
經濟學院深諳此理,紛紛抓住人才引進的優勢,以求豐富和完善自身發展:青島大學的金融學狠下功夫批量引起大師,并每年撥出20萬元用于科研,影響力日長;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的經濟學作為第一批國家級特色專業,聘請一批在業界有影響的如博鰲亞洲論壇、發改委官員作兼職教授,定期開課和設講座,大受同學歡迎;以產業經濟學、應用經濟學獨步江湖的東北財經大學該院有一半以上老師曾國外訪學,國外經濟學研究的新思想引發了師生的思想共振!都說人才是經濟的最大助力,可見大師亦是學院中振臂一呼群集響應的旗手,更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值得珍藏。
【熱院追蹤】哈爾濱商業大學經濟學院
走出去的哈商孩子,母校仍在鼎立支持!哈商大經濟學院對外公布畢業生援助郵箱:“當遇到法律的問題、心理與人際的問題或是涉及經濟問題的咨詢,都可以發到下面這個郵箱……”看,誰說學經濟就是完全的拜金主義?這冰冷的金融危機時代注入的一絲絲溫情,讓“冰城”哈商人的這個冬天不太冷!
大商成才,大雅成人。許是東北人大氣豪爽的性格,從商風氣永遠有點“哥倆好”的義氣派頭。作為前身是新中國第一所商科院校的“頭牌”經濟學院,國際貿易、第三產業發展與創新學科,特別是產業經濟學是業界公認的三把利斧,五十年來為東北亞經濟圈的開發做出巨大貢獻,從這里出來的經濟人也是活躍又充滿朝氣。如果你看到校園內紅火常在的擺攤長街、或聽說大二生就創辦“商子之家”論壇創業別覺奇怪——理論結合實際,商潮滾滾就是這里的風景,“商葭天下”更是哈商人對自己最好的期許。如今漂亮的哈商主摟廣場原是濕地一片,而現在高樓林立,繁華將近。一如她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