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北京高考策略:透析化學命題
2009-12-29 09:50:36精華文章作者:谷偉紅
2010年《考試說明》的化學部分編寫原則是總體穩定、局部調整、穩中求進。2010年的化學試卷命題注重基礎、突出能力、強調理論聯系實際。
一、考試目標和范圍
1、在考核目標和要求方面增加了對化學思想方法的要求。
2、在考試范圍上沒有選考內容,必修1、2、選修1、4、5五個模塊內容均為必考內容。
二、與原考試說明的變化
1、化學總分由108分下調8分變為100分。
8分分配:減少一道6分選擇題,非選擇題減少2分。
2、考試內容按學科體系和學科特點分類略有不同
考試內容分為五個版塊:化學科學特點和化學基本研究方法;常見無機物及其應用;常見有機物及其應用;化學實驗基礎。刪去了原考試說明中的化學計算,但化學計算仍穿插分布在各模塊中,在計算部分增加了根據蓋斯定律計算反應熱和化學平衡常數的有關計算
3、考核能力要求發生較大變化
考核能力由原來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自學能力變為接受、吸收、整合化學信息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化學實驗與探究能力。
4、各版塊考試內容的變化
版塊二:“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
刪除:同素異形體的概念;結晶、結晶水、結晶水合物、風化、潮解的概念;不飽和溶液的概念;極性分子和非極性分子;分子間作用力;晶體類型及其性質;中和熱、燃燒熱的概念;化學平衡與反應速率之間的聯系;勒夏特列原理的含義;非電解質的概念等。
增加:原電池總反應式的書寫要求;核素的含義;金屬,非金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質遞變的規律;金屬發生電化學腐蝕的原因;常見的能量轉化形式;催化劑在生產、生活和科學研究領域中的重大作用;化學平衡建立的過程;化學平衡常數的含義和簡單的計算;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平衡及沉淀的轉化;影響眼淚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和鹽類水解應用等。
版塊三:“常見無機物及其應用”變化最大
(1)由“典型”轉變為“常見”,不再以具體物質為例來強調某些重要化合物的性質,但對它們的性質考試要求依然沒有降低。
(2)關于工農業生產、日常生活等方面的有關化學知識,不再以具體的物質及知識要求提出,敘述更宏觀“了解常見非金屬單質及其重要化合物對環境質量的影響”。
(3)明確了對銅元素的考試要求。
版板塊四:“常見有機物及其應用”
增加:確定有機化合物結構的化學方法和某些物理方法,有機分子中基團之間的相互影響;設計合理路線合成有機物;加聚反應和縮聚反應的特點;分析高分子的鏈節和單體等。有機版塊知識權重增加。
版塊五:“化學實驗基礎”
增加:化學安全使用標識;掌握配制一定溶質的質量分數和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的方法;溶液PH的測定方法。
三、建議
備戰2010年高考,同學們一定要認真研讀《考試說明》,明確化學學科的考試內容、考試題型、各知識的能力要求水平。同時要認真研讀《考試說明》的參考樣題,參考樣題編制的目的是讓考生對高考試題獲得一定的認識,參考樣題中每題均附有答案、說明和當年高考實測難度值。
(一)要認真研讀參考樣題中的答案,答案既準確又精煉,運用學科語言和學科術語有層次的進行描述和闡釋。
(二)要認真研讀參考樣題的說明,說明中不但表述了該題考查了什么內容、什么能力,而且將解題方法也一一表述得十分清楚。
(三)要認真研讀參考樣題的難度值。這可以讓同學們對類試題的難度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通過研讀《考試說明》明確命題的意圖,明確解題的思維方法、步驟,明確答案的標準,明確試題的難度值。在復習中要一手抓教材,一手抓《考試說明》,結合《考試說明》梳理教科書中的知識點形成知識網絡。在復習中對照《考試說明》,閱讀使用教科書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