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命題趨勢
來源:網絡資源 2009-08-28 21:17:09
【命題趨勢】
近年來,政治學科重點考核的知識點相對集中,強調把握知識的內在聯系。組合選擇題是重點考查形式,并有增多趨勢;能力考核的目標要求總體提高;關注熱點,凸顯時代性、人文性和綜合性。
展望2008年高考政治試卷,可以有如下結論。
①三個基本不變:政治學科重點考核的知識點基本不變;史地政學科間和政治學科內分值相對不變;出題方式(模塊和試題切入)總體不變;
②重點關注十七大涉及的熱點問題,如中國特色與改革開放、科學發展觀、構建掌握知識重點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民主政治建設、文化建設、黨的建設、臺灣問題等。
③關注重要知識點,強調知識的綜合運用。
近年來,文科綜合試題學科分值和主客觀題分值比例基本穩定,試題難度略有增加,更加關注解題的思維過程。《考試大綱》中政治部分的四個能力要求(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描述和闡釋事物的能力、論證和探討問題的能力)就是根據解題的思維過程確定的。跨學科綜合題的能力要求逐漸提高,今后該類試題可能出現兩個變化,一是變“硬拼”為“軟拼”,綜合拼盤的痕跡不再那么重,分學科設問會出現一定的關聯;二是材料與設問將依據一定邏輯關系逐步給出。文綜命題素材廣泛,但材料在試題中只起到載體的作用,解答問題的理論知識基本來自教材,以及時政語言。
【備考建議】
近年來,文綜試卷政治部分考點相對集中,分布如下:
經濟常識:商品交換、價值規律;市場調節和國家宏觀調控;企業經濟效益;三大產業(農業與第三產業);財政和稅收;中央銀行的職能;市場交易的原則和居民消費;世界市場和對外貿易。
哲學常識:自然和社會的規律性;意識、認識的發展和作用;從實際出發,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分析和認識事物的方法;價值觀的導向作用;人生價值與人生理想的實現;實踐決定認識。
政治常識:國家制度(國體與政體、機構與職能、國家機構的組織和活動原則、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政黨(黨的性質和地位、黨的建設);民族與宗教政策;國際關系和對外政策。
適度關注熱點
最大的專題就是黨的十七大主題: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勝利而奮斗。
對新高三考生而言,下一階段復習中應以書為本,夯實基礎,把握主干知識,構建知識體系,在理解基礎上強化記憶。同時,在復習備考中要選準熱點,深入剖析,促進學生的知識向能力轉化。培養答題技巧,提高答題能力。
搞好專題復習。
最大的專題就是黨的十七大主題: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勝利而奮斗。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