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北京高考策略:迎戰地理五大黃金法則
2009-12-29 09:29:15精華文章作者:李謂
對比地理學科的新舊《考試說明》結合課程標準做以下解讀:
一、知識體系上:依然分為三部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區域地理。同時義務教育階段的內容和選修內容揉進相應體系。
二、考察內容上:新的說明在大的知識模塊上變化不大,但是還是有一些地方進行了調整改變,以下提示一些相關變化:
增加內容:
地球的圈層結構及主要特點
地理信息技術在具體領域的應用和數字地球的含義
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及各自在地理環境形成演變中的作用
地表形態對聚落和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
不同生產力條件下,自然資源的數量,質量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意義
自然災害的細化
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地域文化對人口或城市的影響
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旅游地理的細化
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況
火山,地震分布 板塊運動的關系
中國的人口分布,人口增長,人口國策
區域的含義
不同發展階段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方式的影響
產業轉移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
流域開發的地理條件,開發建設的基本內容,綜合治理的對策措施
區域農業生產的條件,布局特點和問題,農業持續發展的方法和途徑
區域能源和礦產資源的開發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的關系
區域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推進過程,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及解決對策措施
刪減內容:
宇宙探測
地球的一些基礎知識
大氣的成分,分布
海水的溫度,鹽度
生物,土壤
自然資源的具體內容
農業,工業的概況
城市的區位因素
地域聯系的具體內容
文化地理
政治經濟格局
世界的具體內容
國土整治中的一些案例
以上內容是變化較大的,還有些知識新舊說明都要考察但是在具體要求上有所變化,包括簡化的有:宇宙環境,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人口,城市生產,地域聯系及世界地理;細化的有:信息技術的具體應用,地理要素在環境中的作用和相互作用,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具體影響,災害,旅游兩本選修教材對兩部分知識的細化,交通對聚落,商業的影響。簡化后保留的都是相應部分的主干知識或與實際生活聯系緊密的內容,而細化的部分也恰恰為我們明確了相關知識的考察方向。
三、結合這些對比在對考試說明的把握上有以下建議:
1 落實知識點形成網絡,明了彼此的關系和聯系
2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把握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注意課程標準中的行為動詞
3 注意知識與實際的聯系,重視知識的運用
4 注重現象的原因分析和彼此之間的內部聯系
5 認真學習參考樣題,熟悉出題的考察方向
新的考試說明在試卷結構,題型,分值比例,試題難度等方面沒有變化,可以很好適應。
注:增加刪減的內容條目不能以數字表示,因為其內容有“細化”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