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必修二復習提綱:第三單元 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
來源:網絡資源 2009-10-10 19:59:25
第三單元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
1.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權力機關。性質: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地位:在我國的國家機構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國家機關都由它產生,對它負責,并受它監督。擁有最高立法權.最高決定權.最高任免權和最高監督權。人大的權利: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監督權。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常設機關。
2.肩負著人民的重托:人大代表:法律地位:我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由民主選舉產生。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是地方各級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義務:人大代表在自己參加的生產.工作和社會活動中,協助憲法和法律的實施,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聽取和反映人民群眾的意見和要求,努力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并接受人民監督。權力:審議各項議案(表決權),提案權,質詢權。
3.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以人民代表大會為基石的政權體系。政體: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符合中國國情.體現社會主義國家性質.能夠保證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4.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組織活動原則:民主集中制表現為:(1)在人民代表大會與人民的關系上,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2)在人民代表大會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上,只有人民代表大會才是國家權力機關,國家行政機關.司法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他負責,受他監督。(3)在中央和地方國家機構的關系上,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合理劃分中央和地方的職權,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
5.為什么要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由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性質決定的,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鮮明的特點。這一制度以人民當家作主為宗旨,真正保證了人民群眾參加國家管理,充分體現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顯示出無比的優越性:保障了人民當家作主;動員了全體人民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保證了國家機關協調高效運轉;維護了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6.中國共產黨的性質: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地位:是執政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7.執政方式:科學執政.依法執政和民主執政
科學執政,就是遵循共產黨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以科學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民主執政,就是堅持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支持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堅持和完善人民民主專政,堅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發展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壯大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
依法執政,就是堅持依法治國,領導立法,帶頭立法,保證執法,不斷推進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的法制化、規范化。
關系:依法執政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基本方式,科學執政、民主執政要通過依法執政體現出來,又要靠依法執政來保證實現。依法執政有利于保證黨始終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
8.指導思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三個代表(內容|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是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貫徹三個代表:關鍵在于與時懼進、核心在于保持黨的先進性、本質在于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必須堅持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9.我國政黨制度的內容: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1)通力合作的友黨關系;(2)多黨合作的政治基礎:堅持共產黨領導和四項基本原則;(3)多黨合作的基本方針: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4)多黨合作的根本原則:遵守憲法和法律;(5)多黨合作的重要機構:人民政協(性質與職能)。意義: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有利于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有利于推動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的實現。
10.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民族平等(首要原則)、民族團結(重要原則)和各民族共同繁榮(根本原則)是互相聯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實現民族團結的政治基礎;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條件;各民族的共同繁榮特別是經濟發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物質保證。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重要標志之一,是社會穩定的前提,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保證,是國家統一的基礎。實現各民族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這是由社會主義本質決定的,是國家實現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11.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制度。(自治區,自治縣,自治州。自治機關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核心內容:自治權——立法、經濟、文化管理、其他自治權和變通執行權。優越性: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全,保障少數民族當家作主,發展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蓬勃發展。
12.我國的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宗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13.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如何理解三者的統一關系: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是堅持黨的領導和實現依法治國的出發點和歸宿;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堅持黨的領導維護人民當家作主地位的基本途徑和法制保證。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