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的鑒定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來源:高考網整理 2009-08-03 21:27:44
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試驗修訂本·必修)《生物》教學大綱要求學生:通過高中生物課的學習,應當獲得關于生命活動基本規律的基礎知識,了解并關注這些知識在生產、生活和社會實踐等方面的應用;應使自己在科學態度、科學精神、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發展,逐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應當初步學會生物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能夠運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和方法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與老大綱相比,新大綱增加了"應當初步學會生物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應當說,這一點對學生的素質要求被提到了一個較高的層次。科學探究的一般步驟是發現問題→提出假設→預期(根據假設,演繹推理,得出結論)→設計實驗→實施實驗→觀察實驗現象,分析數據→得出結論(肯定或否定假設)。教學中,教師采用何種方法,幫助學生明確科學探究的一般步驟,養成良好的探究學習習慣呢?筆者在"蛋白質的鑒定實驗"教學過程中做了如下嘗試:
一、創設問題情境
點擊下載:http://files.eduu.com/down.php?id=134634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