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大學電子與控制工程學院簡介及專業介紹
2009-06-18 16:44:28長安大學
電子與控制工程學院簡介及專業介紹
CollegeofElectronicsandControlEngineering
學院簡介
電子與控制工程學院辦學歷史可以追溯到原西安公路學院1978年設立的交通自動控制本科專業,該專業1985年更名為交通信號與控制專業、1994年更名為自動控制專業、1998年與工業自動化專業合并為自動化專業,并從1993年開始招收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原運輸自動化與控制)專業研究生,至今已有30年的辦學歷史。目前學院涵蓋交通運輸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等4個一級學科,形成了博士、碩士和學士完整的培養體系,具有交通控制與管理、汽車電子技術、智能建筑等專業特色。
學院下設交通信息與控制工程系、自動化系、電氣工程系、電子科學與技術系、電工與電子技術基礎教學部等5個教學系(部);設有交通信息與控制工程研究所、交通系統工程研究所、智能測控與電氣傳動研究所、智能建筑研究所、長安華馳交通工程研究開發中心等5個研究所(中心);設有控制工程實驗室、電氣工程專業實驗室、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實驗室等4個實驗室(中心),其中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被評為陜西省高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設有與霍尼韋爾(Honeywell)等多家企業共建的智能建筑實驗室、與北京掌宇共建的EDA實驗室。
學院現設自動化(含交通自動控制、工業自動化兩個方向)、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科學與技術和建筑設施智能技術等5個本科專業及專業方向,其中自動化專業2006年被評為陜西省名牌專業;有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智能交通與信息系統工程(自設)等4個學科碩士授權點;有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智能交通與信息系統工程(自設)2個學科博士授權點;有交通運輸工程領域(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方向)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有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學科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授予權。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是我校交通運輸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所屬二級學科之一,是國家重點學科和“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在“九五”和“十五”期間,先后投入學科建設和實驗室建設費1000余萬元,建設了“高速公路機電系統研究開發平臺”、“高速公路隧道測控與仿真系統研究開發平臺”、“車輛定位與跟蹤監控系統研究開發平臺”、“交通系統仿真研究開發平臺”、“智能測控系統研究開發平臺”等,使學院的教學科研條件大為改善。
學院現有教職工89人,其中教師57人、實驗人員21人。教師中有教授和副教授32人;博導和碩導20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44人。在校本科生1200余人、碩士生165人、博士生17人;在冊工程碩士和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128人。歷屆的碩士及本科畢業生中,絕大多數已成為交通工程自動控制和建筑智能化等領域的骨干力量,我院2001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國家二等獎獲得者江楓同學,被評為全國三好學生。
近年來,學院承擔了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陜西省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省部級縱向科研項目和其他橫向科研項目,并獲得陜西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和二等獎4項、解放軍總裝備部軍隊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陜西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1項以及其他教學、科研成果獎勵20余項。
自動化
本專業培養在自動化、信息技術、運動控制、過程控制、智能交通、計算機管理與決策等領域能夠從事工程設計、系統分析、系統運行、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技術管理等方面的綜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畢業生具有多種工作崗位的適應能力,就業方向包括工業自動化、信息工程、生產制造、機器人、智能交通等眾多自動化應用領域、信息產業部門、相關科研院所以及國家機關等。
主要課程設置:信號與系統、電工電子技術、現代檢測技術、微機原理及應用、信息處理、計算機軟件設計、自動控制理論、電力電子技術、工業過程控制、智能控制、嵌入式系統開發、可編程控制與現場總線技術等。高年級可根據需要設置柔性的專業方向選修課。
本專業具有強電與弱電結合、軟件與硬件結合、裝置與系統結合、控制與優化結合的特點。十分重視教學和科研并重,注重學生創新能力與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堅持用自動化科學與技術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更新教學內容,把學生培養成為高素質并具有創新意識的高級技術人才。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自動化(交通信息與控制)
本專業是我校具有鮮明特色的專業之一,在系統學習自動化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基礎上,設置了一組特色鮮明的專業選修課,主要培養城市交通控制與高速公路交通信息及控制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能夠從事上述領域的工程設計、工程建設與管理、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系統管理以及自動化技術等領域的工作,具有很強工程實踐能力和較寬專業知識面的寬口徑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
學生在校期間主要學習電路、電子技術、自動控制理論、信息檢測與處理技術、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計算機控制技術、計算機網絡、嵌入式應用系統設計、計算機程序設計、交通工程、城市交通信號控制、高速公路監控系統、通信系統、收費系統、隧道機電系統等寬領域的工程技術基礎。畢業后可在城市交通信號控制、高速公路機電系統、計算機技術管理與決策等領域從事交通系統規劃、分析、設計、運行、科研開發及研究,也可從事自動化方面的設計、施工、運行管理、科學研究和技術管理工作及大專院校的本專業教學工作。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本專業主要培養能夠從事與電氣工程、建筑電氣技術有關的工程設計、自動控制、信息處理、試驗分析、研制開發、經濟管理以及電子與計算機技術應用等領域工作、具有較強工程實踐能力和較寬專業知識面的寬口徑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
學生在校期間主要學習電路理論、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電機與電力拖動、自動控制、微機原理及應用、計算機網絡通信、檢測技術等專業基礎課程,以及建筑工程供配電與照明、建筑自動消防系統、電纜電視系統、電氣設備安裝與調試、電氣工程預算、電梯控制技術、建筑電氣控制技術、智能建筑基礎、建筑電氣CAD、工程技術經濟與管理等專業課程。
畢業后可在企事業單位和相關業務部門從事電氣自動化、建筑電氣工程和建筑智能化系統的設計、施工、技術管理、科研開發等工作,以及其他領域強、弱電結合的電氣、自動化技術工作,具有多種工作崗位的適應能力。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電子科學與技術
電子科學與技術是現代信息技術的重要支柱學科,是設計各種元器件、集成電路和集成電子系統的技術學科,也是我國正在大力發展并急需人才的重要專業技術領域,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側重微電子領域中大規模集成電路的設計、工藝、制作及應用,與同類專業相比具有覆蓋面寬、面向企業應用等特點。本專業培養具備微電子學、物理電子與光電子領域理論基礎、實驗能力和專業知識,能在該領域從事各種大規模集成電路和集成電子設備及信息系統設計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在校期間,主要學習電子電路、微電子學、物理電子與光電子學、電子材料領域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具備從事電子科學與技術領域的研究、設計、開發的能力。學生畢業后可以在集成電路、半導體器件設計、物理電子器件、光電子與光子器件、光電子材料與器件、光通訊與網絡、微波通信等技術領域從事研究、教學、設計、開發和應用工作。畢業生可在通信、郵電、廣播電視、電子儀器、科研院所等企事業單位,從事電子設備及信息系統的研究、設計、制造工作,也可以在高等學校從事有關教學工作。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建筑設施智能技術
本專業主要培養掌握電路理論、電子技術、信息控制、通訊工程、計算機技術等方面較寬廣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建筑環境、建筑設備、建筑智能化方面的專業知識,能夠從事信息科學與建筑相結合的建筑智能化技術領域有關的工程設計、工程建設與管理、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經濟管理以及計算機技術應用等領域工作,具有較強工程實踐能力和較寬專業知識面的寬口徑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
學生在校期間主要學習電路、模擬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電子技術基礎、自動控制原理、計算機原理及接口技術、通信系統原理、信號與系統、數據通信及計算機網絡、現場總線技術、檢測技術與智能儀表、計算機控制技術、過程控制、房屋建筑基礎、建筑設備、樓宇自動化技術、通訊網絡工程、建筑智能化系統集成技術、項目管理及建設監理、數據庫及應用、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辦公自動化、計算機仿真技術等。
畢業后可在企事業單位和相關部門從事建筑電氣工程及建筑智能化系統的工程設計、施工、安裝調試、產品研發、運行管理等工作,具有相關多種工作崗位的適應能力。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