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大學音樂學院專業介紹
2009-06-12 10:44:47寧夏大學
一、學院簡介
寧夏大學音樂學院創建于1978年,經過20多年的發展,現已形成學科體系較全、師資力量雄厚、辦學條件優越、教學科研成果豐碩,在西北地區同類院校中具有較強實力和較大影響的辦學實體。2006年音樂課程與教學論方向碩士點首次招生。
學院現開設音樂學和舞蹈學兩個專業,音樂學專業設鋼琴、聲樂、器樂、作曲與作曲理論四個方向。有8000多平方米的專業教學樓,內有琴房150多間,有音樂視聽室、音樂錄音室、MIDI制作室、舞蹈排練廳、民樂排練廳、合唱排練廳、手風琴排練廳、多功能教學等配套設施。有樂器室、服裝室、圖書音像資料室,現有教學訓練用鋼琴160多架、手風琴60臺、數碼鋼琴21臺,及大量教學用樂器、圖書和音像資料。另有可容納近500人的音樂廳。
學院現有教職工49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3人,具有碩士學位者7人,其中海外留學碩士2人。另外有1名教師在中央音樂學院攻讀博士學位,7名教師在天津音樂學院、中央民族大學、首都師大、福建師大、西南大學、西北民族大學等著名院校攻讀碩士學位,2名青年教師赴烏克蘭、韓國留學。
近幾年,學院狠抓藝術實踐,把教學與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加強舞臺鍛煉,增強了學生素質和藝術表演水平。目前,學院手風琴樂團、民樂隊、合唱隊、舞蹈隊、管樂隊規模宏大,技藝精湛,多次在國際國內大賽中獲獎。2004年手風琴樂團在法國第33屆手風琴公開賽中獲得金獎,在中國天津國際手風琴大賽中獲三等獎。同年學生參加“珠江杯”全國音樂教育專業技能大賽獲獎。2005年,在全國首屆大學生藝術展演中,學院民樂隊、合唱隊、舞蹈隊、女聲小合唱分獲專業組二等獎。2006年,音樂學院學生在第十二屆全國CCTV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寧夏賽區選拔賽決賽中,1人獲一等獎、2人獲二等獎、2人獲三等獎、4人獲組合類優秀獎,在2006年度全國大學生公益文化藝術大賽中1人獲聲樂類一等獎,在全國首屆大學生公益文化藝術大賽寧夏賽區歌曲類比賽中1人獲一等獎、1人獲三等獎、1人獲優秀獎。在寧夏“紅色經典”歌曲歌手選拔賽中1人獲二等獎,在第四屆全國大學生校園歌手大獎賽中1人獲銅獎。學生自創社團也如火如荼,活動頻繁,社會反響強烈。
近四年,音樂學院師生以其精湛的專業技能,良好的素質,積極參加國際、國內各種大型藝術比賽,共獲得國際金獎一個,國家級獎項六個,省部級獎項二十余個,先后承擔全國和自治區各種重要慶典、文藝晚會的主創和表演任務二十余場,如寧夏四十大慶晚會、國慶五十周年春節晚會、國際黃河文化藝術節、國際沙雕節、第七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開幕式、寧夏電視臺衛視頻道“華彩春天”春節晚會、第七屆全國大學生運動會排球預賽北方賽區開幕式等。
面對西部大開發和寧夏大學快速發展的良好契機,音樂學院將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學、科研和藝術實踐水平,發揮優勢,辦出特色。
二、專業介紹
(一)音樂學(師范、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現代教育思想,符合基礎教育需要,掌握音樂學科基本理論、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具備在中等學校進行教學和教學研究的音樂教師、研究人員及企事業單位音樂文化工作者的應用型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要求學生具有扎實的音樂理論知識和運用能力,有較好的文化知識素養,能夠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掌握從事音樂教育教學所必備的音樂示范、創作、鑒賞、教學理論研究及實踐的知識和能力,在音樂課堂教學和課外藝術實踐活動中體現出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
主干課程:視唱練耳、和聲基礎、曲式與作品分析、中國音樂史、外國音樂史、藝術概論、歌曲寫作、電腦音樂制作基礎、音樂學科教育學等。
授予學位:文學學士。
(二)舞蹈學(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現代教育思想,符合基礎教育需要,能夠從事舞蹈表演,具備舞蹈表演、舞蹈教學和研究的教師,勝任文藝團體舞蹈表演組織與輔導工作以及從事與專業有關的管理工作及教學輔助工作。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舞蹈基本理論和舞蹈實踐技能,接受舞蹈實踐的基本訓練,形成良好的舞蹈素養;獲得從事舞蹈表演及教學的基本能力和一定的舞蹈教育研究與創作能力。
主干課程:芭蕾基訓、古典舞蹈、民族民間舞、現代舞、舞蹈排練、舞蹈編導、中國舞蹈史、外國舞蹈史、舞蹈美學、基本樂理、視唱練耳、運動解剖學等。
授予學位:文學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