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教案: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七
來源:網絡整理 2024-12-08 22:04:06
高三這年,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高考網陸續的整理了一些全國各省市優秀教案供廣大考生參考。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生態學的基本觀點來認識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物質循環對生物界的重要性。
2、使學生了解生態系統的主要功能和名詞概念以及能量流動與物質循環的特點。
3、使學生理解掌握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過程,以及它們在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意義。
4、通過設計“草場放牧方案”,為學生的后續學習打下基礎。
(二)能力目標
1.通過電腦課件和課本的圖(圖解)的觀察,培養提高學生的識圖能力、觀察和分析能力。
2.通過師生討論交流、學生小組討論與教師引導啟發相結合,將知識化難為易,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相互合作能力以及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和求異思維。
3.通過實例和結合課本上例子的分析總結,培養學生運用科學知識解決和分析實際問題等思維能力,從而培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通過生態系統功能的學習,使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生態環境,熱愛祖國的美好山河,培養高尚的愛國主義情操。
二、教材重點、難點分析:
1、重點: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過程及特點
2、難點: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具有單向性和逐級遞減的原因
三、教學過程:
1、“能量流動的過程”:
問題情景:生態系統能量的源頭是什么?怎樣輸入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的渠道是什么?能量流動的過程是怎樣的?
學生探索:閱讀教材“能量流動的過程”部分,并思考討論問題。
播放課件: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的圖解
討論回答:生態系統中能量的源頭是太陽能。
引導啟發:不是所有的太陽能都參與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必須是輸入到生態系統的第一營養級的能量才能開始在生態系統中流動。
師生談話:怎樣輸入?依賴于生產者的光合作用把太陽能轉變成化學能。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總量就是流經這個生態系統的總能量。
能量流動的主渠道是:食物鏈和食物網。
分組討論:輸入生態系統的能量是怎樣流動的?或者說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流向什么方向?
播放課件: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初級消費者同化的能量的能量流向示意圖
(推薦一個同學歸納其中心內容,其他同學補充,老師點撥指導。)
引導啟發:能量流動的過程: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有三個去處:一部分被自身的生命活動消耗了,即通過細胞呼吸釋放和生命活動利用了;儲存在體內的能量一部分被初級消費者攝食同化流入下一營養級,沒被初級消費者利用的枯枝落葉和初級消費者攝食未消化而排出的糞便中的這一部分被分解者釋放出來。對于初級消費者所同化的能量,也是這三個去處。并且可以認為,一個營養級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量十分解者釋放的能量十被下一營養級同化的能量。但對于最高營養級的情況有所不同。
2、“能量流動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