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化學實驗 常用化學儀器及使用
來源:網絡整理 2024-11-18 10:08:19
【考綱要求】
I.了解化學常用儀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重要的常用儀器有:試管、燒瓶、燒杯、量筒、滴定管、容量瓶、漏斗、長頸漏斗、分液漏斗、蒸發皿、膠頭滴管、錐形瓶、集氣瓶、溫度計、酒精燈、鐵架臺、托盤天平等。
II.掌握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重要的基本操作有:藥品的存放和使用、溶液的配制、加熱、溶解、蒸發、結晶、分液、萃取、蒸餾、沉淀的洗滌、中和滴定、PH試紙和石蕊試紙的使用以及裝置的組裝和氣密性的檢驗等。
III.掌握典型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的基本操作。
1.試管
(1)用途①用作少量試劑的反應容器,在常溫或加熱時使用,可用酒精燈直接加熱。②可用于收集少量氣體。③可用作簡易氣體發生器。④作洗氣瓶用。
(2)使用方法
①裝液體時,液體不超過試管容積的1/2,如需加熱,則不超過1/3。
②加熱試管時要用試管夾。加熱前先把試管外壁擦干,再使試管均勻受熱,以防炸裂。
③加熱液體時,試管不要對著人,保持試管與臺面傾斜角為45。
④加熱固體時,試管橫放,試管口略向下傾斜,先均勻受熱,然后固定加熱。
⑤振蕩試管時應用拇指、食指、中指持拿,離試管口的1/3處,用腕力甩動試管底部。
2.燒杯
(1)用途①用作溶解試劑,配制一定濃度溶液。②用作常溫或加熱時較多試劑之間的反應器。③可用于濃縮、稀釋溶液。④盛放具有腐蝕性藥品進行稱量。
(2)使用方法
①燒杯用作反應容器和加熱液體時,液體體積不超過燒杯容積的1/3。
②在燒杯里配制溶液時,選用燒杯的容積應比所配溶液的體積大1倍為宜。
③加熱前燒杯外壁必須擦干,并墊上石棉網。
④用玻璃棒攪拌燒杯中的溶液時,應注意不要碰觸燒杯壁及底部。
⑤從燒杯中傾倒液體時應從杯嘴向外傾倒。
3.燒瓶
(1)用途 燒瓶一般作為有液體參加的反應器(圓底燒瓶可加熱,平底燒瓶一般不宜加熱),也可以裝配氣體發生器,特殊情況下可用作氣體收集裝置。蒸餾燒瓶多用于液體的蒸餾或煮沸。
(2)使用方法
①加熱前燒瓶外壁必須擦干,并墊上石棉網。
②加熱時用鐵架臺固定。
③加熱時液體量應為容量的1/3—2/3之間。
④煮沸、蒸餾時要加幾粒沸石或碎瓷片。
【試題1】下列儀器:①漏斗、②容量瓶、③蒸餾燒瓶、④天平、⑤分液漏斗、⑥滴定管、⑦燃燒匙,常用于分離物質的是( )。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①③⑤ (D)③④⑦
解析:蒸餾燒瓶可用于分離沸點不同的液體混合物的分離。選(C)。
【試題2】如圖(圖中有部分儀器未畫出),有一容積為300mL的注射器,與蒸餾燒瓶(500mL)相連,燒瓶中有0.384gCu片,現向燒瓶中加入18mL2.5mol·L—1的稀HN03溶液,并立即用錫箔包住的橡皮塞封住瓶口。
試回答:
(1)欲提高Cu和稀HN03的反應速率,可采取多種不同的措施:
①若采用加入化學試劑的方法,可加入________。
(A)水 (B)無水醋酸鈉 (C)鉑絲 (D)硝酸鋅
②若用升高溫度的方法,還需用的儀器有________。
(2)橡皮塞用錫箔包住的原因是________。
(3)反應開始后,燒瓶中可觀察到的現象主要有________。
(4)停止反應后,輕輕推拉注射器活塞,使氣體與氣體、氣體與液體皆充分反應。若忽略液體體積的變化,最終溶液中N03-的物質的量濃度與開始時相比________。
(A)不變 (B)變大 (C)變小 (D)無法確定
解析:經判斷,空氣中O2過量,由反應4NO+302+2H20=4HN03可知,溶液中N03-的物質的量不變,故第(4)小題答案為(A)。
答:(1)①C。②酒精燈。(2)防止橡皮塞被硝酸腐蝕(氧化)。(3)①銅片逐漸溶解,且銅片表面有氣體逸出;②溶液顏色變藍;③氣體逐漸變成棕紅色。(4)A。
【試題3】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收集以下8種氣體(圖中燒瓶的位置不得變化)。
①H2 ②02 ③CH4 ④HCl ⑤NH3 ⑥NO ⑦H2S ⑧SO2
(1)若燒瓶是干燥的,則由B口進氣可收集的氣體有_________(填序號)。
(2)若燒瓶充滿水,可收集的氣體有_____,這時氣體由________口進入。
(3)若燒瓶是干燥的,則由A口進氣,可收集的氣體有________。
(4)若在燒瓶內裝入濃硫酸,進行氣體干燥,則可用此裝置來干燥的氣體有_______,這時氣體由________進入。
解析:(1)②、④、⑦、⑧。(2)①、③、⑥;A (3)①、③、⑤。 (4)①、②、③、④、⑥、⑧;B。
4.錐形瓶
(1)用途 ①酸堿中和(容量分析)滴定作滴定容器。②用于裝配氣體發生器及蒸餾時餾出物的承受器。③可以加熱液體物質。
(2)使用方法 ①加熱時,必須墊上石棉網。②振蕩時,瓶內盛液不超過容積的1/3。
【試題1】有下列儀器:①燒杯、②燒瓶、③試管、④錐形瓶、⑤表面皿、⑥坩堝,其中屬于玻璃儀器且可用于加熱的有( )。
(A)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解析:坩堝屬于瓷質儀器,表面皿不能加熱,只有①、②、③、④既屬于玻璃儀器,也可用于加熱。
答案為(B)。
【試題2】如圖所示,小試管內盛有約3mL飽和硫酸銅溶液,與錐形瓶連通的U形細管內盛有少量水(為便于觀察,預先染成紅色),沿小試管的內壁小心地慢慢倒入約3mL濃硫酸,靜置片刻。可觀察到的現象有(填寫標號,有多少個就填多少個)________。
(A)小試管內液體分成兩層,上層藍色,下層無色
(B)U形細管內左邊液面下降,右邊液面升高
(C)有少量固體析出
(D)以上現象都沒有,無明顯變化
解析:濃硫酸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且濃硫酸具有強吸水性和脫水性,必然導致從飽和硫酸銅溶液中析出白色CuS04固體。
答案為(A)、(B)、(C)。
5.坩堝
(1)用途 能耐高溫,用來灼燒沉淀、熔化不腐蝕瓷器的鹽類及燃燒某些有機物等。中學實驗常用來灼燒結晶水合物。
(2)使用方法
①灼燒過的坩堝應放于石棉網上,蓋好蓋,再放入干燥器中冷卻,稱量后的坩堝及坩堝蓋不可張冠李戴。
②瓷坩堝可放在鐵三腳架的泥三角上用酒精燈直接加熱。加熱時要用坩堝鉗均勻轉動。
6.燃燒匙
(1)用途 用作檢驗物質的可燃性或盛放少量物質在氣體中進行燃燒反應的儀器。
(2)使用方法
①伸入集氣瓶做燃燒實驗時,燃燒匙應由瓶口慢慢下移,以使反應完全。手要盡量握持燃燒匙的上端。
②用后應立即處理干凈附著物,以免腐蝕或影響下一實驗。
③要求高溫時不與反應物反應。
7.啟普發生器
(1)用途 適用于不易松散的塊狀固體(不溶于水)與液體在不需加熱的條件下反應,制取難溶或微溶于水的氣體的發生器。要求反應不易放出太多熱量。
(2)使用方法
①開閉導管活塞可使反應隨時發生或停止。
②不能用于強烈的放熱反應或劇烈放出氣體的反應。
③使用前應檢查氣密性:關閉導氣管活塞,向球形漏斗口注入水,若漏斗中的水面一段時間內不下降,證明氣密性良好。
④添加液體量要以剛好浸沒固體為度。
⑤實驗室制取H2、C02、H2S等均可用啟普發生器。
⑥對于固體粉末或與液體相遇而溶解或反應時產生高熱者,如SO2、C2H2、N02等,均不適宜此裝置來制取。
(3)簡易裝置具有能隨開隨用、隨關隨停等優點。如下圖所示:
【試題1】現有5種氣體:①H2、②NO2、③SO2、④CO2、⑤H2S,在實驗室里能用啟普發生器來制取的是( )。
(A)①④⑤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①③⑤
答案為(A)。
【試題2】在沒有現成的CO2氣體發生器的情況下,請用圖1所示部分儀器,裝配成一個簡易的、能隨開隨用、隨關隨停的C02氣體發生裝置,該裝置應選用的儀器有___。
若用下圖所示裝置產生CO2氣體,而實驗室只有稀H2SO4、濃HNO3、水、塊狀純堿、塊狀大理石,比較合理的方案,應選用的藥品是________。
解析:按題意要求應設計裝置,用連導氣管和止水夾的干燥管代替啟普發生器中容器、導氣管和旋塞,用盛稀鹽酸的大燒杯代替啟普發生器中的球形漏斗。
純堿易溶于水,不能選用;稀硫酸與碳酸鈣反應生成微溶的硫酸鈣,阻礙反應繼續進行。通常用鹽酸制C02,此處可用濃HNO3和水配制稀HNO3代替(因C02無還原性,可以用稀HNO3代替)。
答:(a)、(c)、(d)、(e);濃硝酸、水、塊狀大理石。
8.集氣瓶
(1)用途 專為收集氣體的容器,常配有磨砂玻片,集氣瓶口也進行了帶砂磨平處理,增強氣密性。有別于廣口瓶。
(2)注意事項
①使用前,磨砂玻璃片與瓶口都應均勻地涂一層薄的凡士林。磨砂玻璃片應緊貼瓶口推、拉,以完成開、閉操作。
②集滿氣體待用時,有兩種放置方式,即:氣體密度比空氣大的,瓶口應向上;反之則向下。
③集氣瓶不能加熱。進行某些實驗時,瓶底還應鋪一層細砂或盛少量水,以免高溫固體生成物濺落瓶底引起集氣瓶炸裂。
④用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時,進氣管應伸入至接近瓶底;用排水法收集氣體時,充滿水的集氣瓶不應留有氣泡。
9.滴瓶
(1)用途 用于盛裝實驗時需按滴數加入液體的容器。
(2)注意事項
①不能盛熱溶液,也不能加熱。
②滴管不能互換使用。內磨砂滴瓶不能長期盛放堿性溶液或對玻璃有腐蝕作用的試劑(如氫氟酸),以免腐蝕、粘結。
③滴液時,滴管不能伸入加液容器內以免污染試液或損傷滴管,也不能橫放或倒放,以免試液腐蝕橡皮。
④實驗室制備Fe(OH)2時,為防止空氣中的氧氣作用,盛放試劑的膠頭滴管伸入到液面之下,這是一種操作上的特例。實驗完畢后清洗滴管才能放回滴瓶中,以免污染試劑。
10.試劑瓶
(1)用途 實驗室盛放各種液體、固體試劑的容器。
(2)注意事項
①廣口、細口試劑瓶均不能加熱。
②根據盛裝試劑的物理、化學性質選擇所需試劑瓶的一般原則是:固體試劑——選用廣口瓶;液體試劑——選用細口瓶;見光易分解或變質試劑——選用棕色(或茶色)瓶;易揮發試劑——選用具磨砂玻璃塞瓶;堿性試劑——選用帶膠塞試劑瓶;汽油、苯、四氯化碳、酒精、乙醚等有機溶劑——選用帶磨砂玻璃塞瓶,不能用膠塞瓶等等。
③氫氟酸不能用玻璃瓶而應用塑料瓶盛裝。
11.漏斗
(1)用途 用作向小口徑容器加液,或配上濾紙作過濾器(分離固-液混合物),有時也有其他一些作用,如氣體吸收時防倒吸等。
(2)注意事項
①過濾時,漏斗應放在漏斗架上,漏斗的下端要緊貼承接器內壁,濾紙應緊貼漏斗內壁,濾紙邊緣應低于漏斗邊緣約5mm,事先用蒸餾水潤濕,使濾紙和漏斗之間不殘留氣泡。
②傾倒分離物時,沿玻璃棒引流入漏斗,玻璃棒緊貼3層濾紙的一邊。分離物的液面要低于濾紙的邊緣。
③漏斗內的沉淀物不得超過濾紙高度的1/2,便于洗滌沉淀。
④漏斗不能用火直接加熱。若需趁熱過濾時,應將漏斗置于金屬夾套中進行,若無金屬夾套,可事先把漏斗用熱水浸泡預熱。
⑤吸收溶解度大的氣體為防止倒吸,應用漏斗倒置稍微罩住液面,不可深入液面過多,否則達不到防倒吸的目的。
12.長頸漏斗
(1)用途 用于加液體,常用于裝配氣體發生器。
(2)注意事項
①不能用火直接加熱。
②漏斗的長頸末端應伸入液面以下,使之形成液封。
13.分液漏斗
(1)用途 用作氣體發生器中加液體,也常用作互不相溶的兩種液體的分離(分液)。
(2)注意事項
①使用前應檢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液。
②使用前玻璃活塞應涂少量凡土林(防止漏液)。使用時,左手虎口頂住漏斗球部,用右手的拇指、食指轉動玻璃活塞。上部玻璃塞的小槽應與漏斗口側的小孔對齊(或取下玻璃塞),才可進行放液。
③作加液器時,漏斗下端不浸入液面下。
④分液時,下層液體從漏斗頸下放出(操作同放液),上層液體從漏斗上口傾出。
【試題1】某學生從實驗管理員那里領取了所需藥品和下列儀器:錐形瓶、長頸漏斗、集氣瓶、各種玻璃管、橡皮塞、燒杯、藥匙。據此他只能制備的氣體是( )。
(A)H2 C02,H2S (B)H2,N02,CH4
(C)HCl,C02,O2 (D)H2S,C2H2,C2H4
解析:因所給儀器中缺少酒精燈,所以提供的儀器只適用于常溫下就能制得的氣體,選(A)。
【試題2】某學生要在實驗室中制取H2S的水溶液。 (1)他使用了一個簡易的氣體發生裝置。指導教師建議他在長頸漏斗的頸端套上一個小試管,如下圖所示。該小試管的作用是_____。
(2)在圖中方框內畫出該實驗的其余裝置。(3)在圖上標出各裝置中所用的藥品名稱。
解析:(1)從反面思考:若去掉小試管,H2S氣體會從長頸漏斗中逸出,這樣小試管的作用便突現出來。
(2)先制H2S氣體,再將H2S氣體溶于水中,因H2S有毒,故最后應連接尾氣處理裝置。
答:(1)防止H2S氣體從長頸漏斗中逸出(或液封作用)。(2)見下圖 (3)略。
【試題3】如下圖所示,A、B、C是中學化學實驗中常見的幾種使用分液漏斗的裝置圖。
(1)請從①——⑩中選出必須使用分液漏斗的實驗,把編號填入最適宜的裝置圖A~C下面的空格中(多選要倒扣分)。
①酒精和濃硫酸混合加熱制乙烯。
②濃鹽酸和二氧化錳混合加熱制氯氣。
③分離苯和硝基苯的混合物。
④用氯化鈉和濃硫酸加熱制取氯化氫。
⑤濃硫酸跟亞硫酸鈉制二氧化硫。
⑥用濃硝酸跟銅反應制二氧化氮。
⑦用飽和亞硝酸鈉溶液跟飽和氯化銨溶液共熱制氯氣。
⑧用電石跟水反應制乙炔。
⑨分離乙酸和乙醇的混合物。
⑩從溴水中用苯提取溴單質。
(2)上述裝置中,真正起到分液作用的是______(填“A”或“B”或“C”),可應用于兩種______物質的分離。
解析:由圖可知,裝置A、B中分液漏斗起加液的作用,裝置C中分液漏斗起分液作用。
答:(1)A:②、④、⑦;B:⑤、⑥、⑧;C:⑩。(2)C;互不相溶的液體。
【試題4】如下圖所示,①、②、③、④分別是幾種常用漏斗的上部,A、B、C、D是實際應用操作(分液、制氣、向容器中加液體試劑等)時,各種漏斗的下部插入容器中的示意圖(圖中漏斗及容器中的藥品和其他物品均已略去,鐵架臺、鐵夾也已略去)。請根據實際使用操作時上述漏斗的范圍和它們的形狀,指出A、B、C、D分別與①、②、③、④中哪一種最為匹配。
A與________ B與________ C與________ D與________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漏斗、分液漏斗、長頸漏斗的識別及各類漏斗的作用。A屬制氣裝置,由圖示知,它可利用長頸漏斗添加溶液制氣;B屬分液或過濾或向燒杯中添加液體試劑的裝置,②、④可與之連接;C屬于制氣裝置,為防止氣體從漏斗中逸出,應選用分液漏斗①;D為向酒精燈中添加酒精的裝置,一般選用普通漏斗即可。
答:③; ②、④; ①; ④。
14.干燥管
(1)用途用作干燥氣體,或用于從混合氣體中除去雜質氣體。
(2)使用方法
①管內一般應盛固體干燥劑。干燥劑需根據被干燥氣體的性質和要求來選用。
②使用球形干燥管時,干燥劑應放置在球體內,兩端應填充少許棉花或玻璃纖維、石棉。
③干燥氣體時,從粗管端進、從細管端出。
15.蒸發皿
(1)用途 蒸發皿屬于瓷質儀器,用作蒸發、濃縮溶液或干炒固體等。
(2)使用方法
①所盛液體不超過容積的2/3。
②加熱時直接放在鐵圈或泥三角上。
③可直接加熱,高溫時須用坩堝鉗取放,不能驟冷。
④加熱過程中,用玻璃棒不斷攪動,防止由于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體飛濺。
⑤當蒸發皿中出現較多量的固體時,即停止加熱,此時,可利用余熱將溶液蒸發至干。
16.量筒
(1)用途 用于測定注入量器中液體的體積。當液體在量器內時,其體積為從分度表直接讀取的數值。量筒屬粗量器,精確度≥0.1mL。
(2)使用方法
①未知液體體積的測量:選擇合適的量筒(略比所測溶液體積大),直接注入未知液,水平置于桌面,稍等片刻再直接讀取體積(盡可能減少測量次數以降低誤差)。
②量取所需體積的溶液:選擇比所需體積稍大的量筒,如果量取15mL的稀酸,應選用20mL(容量)的量筒為宜,不能選用50mL或100mL的量筒,否則誤差過大(一次量取液體,量筒越大,誤差越大,故不宜選用過大的量筒)。當所需體積較大時,先可直接向量筒注入測取液,再改用滴管滴加至所需體積的刻度(若先加液超過所需體積,也可用滴管調整至所需體積的刻度);當所需體積較小時,可直接用滴管滴加。
(3)注意事項
①不能用量筒配制溶液或進行化學反應。
②不能加熱,也不能盛裝熱溶液,以免炸裂。
③量取液體時應在室溫下進行,否則因液體熱膨脹造成實驗誤差。
④讀數時,視線應與液體凹液面的最低點水平相切。若仰視,造成讀數偏小,所量液體體積偏大;俯視反之。
⑤重視量筒用途的合理延伸,如間接測量氣體體積、固體體積等。
17.滴定管
(1)用途 在中學里,主要用于酸堿中和滴定,或量取一定體積的液體。
(2)注意事項
①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堿性溶液(堿性物質與玻璃活塞作用生成硅酸鹽,導致活塞粘結而失靈);堿式滴定管不能盛放酸性溶液、氯水、溴水及強氧化性物質的溶液(如KMn04、K2Cr2O7、Ca(ClO)2等),因為它們均會腐蝕橡膠管。
②滴定管在使用之前應檢查玻璃活塞是否轉移良好,玻璃球擠壓是否靈活,有無漏液及阻塞情況。
③滴定管在注入溶液時,先應用少許所盛的溶液潤洗2—3次,以保證所盛之液不被稀釋。
④滴定管滿刻度下還有一段空間沒有刻度,滴定時不能滴至滿刻度以下。
【試題1】有一支50mL酸式滴定管,其中盛有溶液,液面恰好在10.0mL刻度處。把滴定管中的溶液全部流下排出,承接在量筒中,量筒內溶液的體積( )。
(A)大于40.0mL (B)為40.0mL (C)小于40.0mL (D)為10.0mL
解析:滴定管的刻度“0”在上、滿刻度在下(量筒與此相反),滿刻度以下還有一段空間沒有刻度,因此,將裝到10.0ml刻度處的溶液全部放出,除由10.0mL刻度處到50.0mL刻度處有40.0mL溶液外,還有滿刻度以下的溶液也一并放出,總量超過40.0mL。選(A)。
【試題2】下列實驗操作中,所用儀器合理的是________。
A.用25mL的堿式滴定管量取14.80mLKMn04溶液
B.用100mL量筒量取5.2mL鹽酸
C.用坩堝加熱NaCl溶液制取NaCl晶體
D.用帶橡皮塞的棕色試劑瓶存放濃硝酸
E.用100mL容量瓶配制100mL0.1molL-l稀硫酸
解析:由注意事項可知,(A)錯;量取5.2mL液體應選用10mL量筒;加熱NaCl溶液制NaCl晶體應在蒸發皿中進行;濃硝酸會腐蝕橡皮塞。選(E)。
【試題3】(1)右圖I表示10mL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與B,B與C刻度間相差1mL,如果刻度A為4,量筒中液體的體積是______ ml
(2)右圖II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果液面處的讀數是d,則滴定管中液體的體積(填代號)_______
(A)是d ml (B)是(50-d) ml (C)一定大于d ml (D)一定大于(50-d)ml
答:(1)3.2。(2)D。
【試題4】下圖為常見儀器的部分結構。
(1)請寫出儀器名稱: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
(2)檢查B是否漏水的方法是________。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幾種計量類儀器識別及刻度計量的標識。
答:(1)A:量筒;B:容量瓶;C:滴定管;D:移液管;E:溫度計。
(2)向容量瓶中注入水,塞好瓶塞,一手拿瓶,一手輕壓瓶塞,把容量瓶向下倒立,停留片刻,觀察瓶塞周圍是否有水滲出,若不漏,再將瓶塞旋轉180。,重復以上操作,仍不漏,方可使用。
18.溫度計
(1)用途 用于測量溫度。
(2)使用方法
①應選擇合適測量范圍的溫度計。嚴禁超量程使用。
②測液體溫度時,溫度計的液泡應完全浸入液體中,但不能與容器內壁相接觸(如實驗室制乙烯、測定溶解度、制硝基苯、中和熱的測定等)。
③測蒸氣溫度時,液泡應在液面以上;測蒸餾餾分溫度時,液泡應略低于蒸餾燒瓶支管口(如石油的蒸餾)。
④在讀數時,視線應與液柱凸液面的最高點(水銀)或凹液面的最低點(酒精溫度計)水平相切。
⑤不得代替玻璃棒用于攪拌。用完后均應擦拭干凈,裝在紙套內,遠離熱源存放。
【試題1】下列實驗不需要用溫度計控制溫度的是( )。
(A)制乙烯 (B)制硝基苯 (C)制乙酸乙酯 (D)乙酸乙酯的水解
答案:(C)。
【試題2】下列實驗中,需要使用溫度計,且使用正確的是( )。
(A)制乙烯用量程為200。C的水銀溫度計,水銀球浸沒于反應混合液里
(B)制硝基苯用量程為100。C的水銀溫度計,水銀球浸沒于反應混合液里
(C)石油分餾用量程為360。C的水銀溫度計,水銀球置于蒸餾燒瓶支管口稍下0.5cm~1cm處
(D)制酚醛樹脂用量程為100。C的水銀溫度計,水銀球置于水浴加熱的水面下
答案:(A)(C)。
【試題3】如下圖所示,A~D是中學化學實驗中常見的幾種溫度計裝置示意圖。
(1)請從①~⑩中選出必須使用溫度計的實驗,把編號填入最適宜的裝置圖A~C下的空格中(多選要倒扣分)。
①酒精和濃H2SO4混合加熱制乙烯。
②電石跟水反應制乙炔。
③分離苯和硝基苯的混合物。
④苯跟溴的取代反應。
⑤石油分餾實驗。
⑥濃鹽酸和二氧化錳混合加熱制氯氣。
⑦測定硝酸鉀在水中的溶解度。
⑧食鹽和濃硫酸混合加熱制氯化氫。
⑨中和熱的測定。
⑩硫酸銅晶體里結晶水含量的測定。
(2)選用裝置D做苯的硝化實驗,D中長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__。
答案:(1)A:①;B:③、⑤;C:⑦。(2)減少苯的揮發(或冷凝回流)。
19.容量瓶
(1)用途 用來配制準確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容量瓶的形狀為細頸、梨形的平底玻璃容器,帶有磨口玻璃塞或塑料塞,其頸部刻有一條環形標線,以示液體定容到此時的體積數。常用的容量瓶的規格: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等幾種。容量瓶上標有刻度線、溫度和容量。
(2)使用方法
容量瓶使用前應檢查是否漏水,其方法是:往瓶內加水,塞好瓶塞(瓶口和瓶塞要干,且不涂任何油脂等),用食指頂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過來,觀察瓶塞周圍是否有水漏出(用濾紙條在塞緊瓶塞的瓶口處檢查),如不漏水,把瓶塞旋轉180。塞緊,仍把瓶倒立過來,再檢驗是否漏水。經檢查不漏水的容量瓶才能使用。
(3)注意事項
①瓶塞不能互換,為保證瓶、塞配套,常將瓶塞用繩等拴在瓶頸上。
②容量瓶不能直接用火加熱,也不能在烘箱內烘烤,以免影響其精度。
③容量瓶只能用來配制溶液,不能久貯溶液,更不能長期貯存堿液。用后應及時洗凈,塞上塞子,最好在塞子與瓶口間夾一白紙條,防止粘結。
【試題1】實驗中需“2molL-1”的Na2C03溶液950mL,配制時應選用的容量瓶的規格和稱量Na2CO3的質量分別為( )。
(A)1000mL,212g (B)950mL,201.4g (C)500mL,286g (D)任意規格,572g
解析:容量瓶有一定的規格,可排除(B)、(D)。根據計算,配制1000mL2molL-1的Na2C03溶液需212gNa2C03,故答案選(A)。
【試題2】實驗室有①燒杯、②試管、③量筒、④滴定管、⑤錐形瓶、⑥溫度計、⑦容量瓶,其中:有零刻度且零刻度在上方的是______;可以作為反應容器的是_____;可以直接加熱的是_____。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常見化學儀器的計量標識、用途及注意事項。量筒沒有零刻度,溫度計的零刻度在下方,容量瓶只有刻度標線,而無零刻度,只有滴定管的零刻度在上方。
答案為:④;①、②、⑤;②。
相關推薦: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
【考綱要求】
I.了解化學常用儀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重要的常用儀器有:試管、燒瓶、燒杯、量筒、滴定管、容量瓶、漏斗、長頸漏斗、分液漏斗、蒸發皿、膠頭滴管、錐形瓶、集氣瓶、溫度計、酒精燈、鐵架臺、托盤天平等。
II.掌握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重要的基本操作有:藥品的存放和使用、溶液的配制、加熱、溶解、蒸發、結晶、分液、萃取、蒸餾、沉淀的洗滌、中和滴定、PH試紙和石蕊試紙的使用以及裝置的組裝和氣密性的檢驗等。
III.掌握典型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的基本操作。
1.試管
(1)用途①用作少量試劑的反應容器,在常溫或加熱時使用,可用酒精燈直接加熱。②可用于收集少量氣體。③可用作簡易氣體發生器。④作洗氣瓶用。
(2)使用方法
①裝液體時,液體不超過試管容積的1/2,如需加熱,則不超過1/3。
②加熱試管時要用試管夾。加熱前先把試管外壁擦干,再使試管均勻受熱,以防炸裂。
③加熱液體時,試管不要對著人,保持試管與臺面傾斜角為45。
④加熱固體時,試管橫放,試管口略向下傾斜,先均勻受熱,然后固定加熱。
⑤振蕩試管時應用拇指、食指、中指持拿,離試管口的1/3處,用腕力甩動試管底部。
2.燒杯
(1)用途①用作溶解試劑,配制一定濃度溶液。②用作常溫或加熱時較多試劑之間的反應器。③可用于濃縮、稀釋溶液。④盛放具有腐蝕性藥品進行稱量。
(2)使用方法
①燒杯用作反應容器和加熱液體時,液體體積不超過燒杯容積的1/3。
②在燒杯里配制溶液時,選用燒杯的容積應比所配溶液的體積大1倍為宜。
③加熱前燒杯外壁必須擦干,并墊上石棉網。
④用玻璃棒攪拌燒杯中的溶液時,應注意不要碰觸燒杯壁及底部。
⑤從燒杯中傾倒液體時應從杯嘴向外傾倒。
3.燒瓶
(1)用途 燒瓶一般作為有液體參加的反應器(圓底燒瓶可加熱,平底燒瓶一般不宜加熱),也可以裝配氣體發生器,特殊情況下可用作氣體收集裝置。蒸餾燒瓶多用于液體的蒸餾或煮沸。
(2)使用方法
①加熱前燒瓶外壁必須擦干,并墊上石棉網。
②加熱時用鐵架臺固定。
③加熱時液體量應為容量的1/3—2/3之間。
④煮沸、蒸餾時要加幾粒沸石或碎瓷片。
【試題1】下列儀器:①漏斗、②容量瓶、③蒸餾燒瓶、④天平、⑤分液漏斗、⑥滴定管、⑦燃燒匙,常用于分離物質的是( )。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①③⑤ (D)③④⑦
解析:蒸餾燒瓶可用于分離沸點不同的液體混合物的分離。選(C)。
【試題2】如圖(圖中有部分儀器未畫出),有一容積為300mL的注射器,與蒸餾燒瓶(500mL)相連,燒瓶中有0.384gCu片,現向燒瓶中加入18mL2.5mol·L—1的稀HN03溶液,并立即用錫箔包住的橡皮塞封住瓶口。
試回答:
(1)欲提高Cu和稀HN03的反應速率,可采取多種不同的措施:
①若采用加入化學試劑的方法,可加入________。
(A)水 (B)無水醋酸鈉 (C)鉑絲 (D)硝酸鋅
②若用升高溫度的方法,還需用的儀器有________。
(2)橡皮塞用錫箔包住的原因是________。
(3)反應開始后,燒瓶中可觀察到的現象主要有________。
(4)停止反應后,輕輕推拉注射器活塞,使氣體與氣體、氣體與液體皆充分反應。若忽略液體體積的變化,最終溶液中N03-的物質的量濃度與開始時相比________。
(A)不變 (B)變大 (C)變小 (D)無法確定
解析:經判斷,空氣中O2過量,由反應4NO+302+2H20=4HN03可知,溶液中N03-的物質的量不變,故第(4)小題答案為(A)。
答:(1)①C。②酒精燈。(2)防止橡皮塞被硝酸腐蝕(氧化)。(3)①銅片逐漸溶解,且銅片表面有氣體逸出;②溶液顏色變藍;③氣體逐漸變成棕紅色。(4)A。
【試題3】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收集以下8種氣體(圖中燒瓶的位置不得變化)。
①H2 ②02 ③CH4 ④HCl ⑤NH3 ⑥NO ⑦H2S ⑧SO2
(1)若燒瓶是干燥的,則由B口進氣可收集的氣體有_________(填序號)。
(2)若燒瓶充滿水,可收集的氣體有_____,這時氣體由________口進入。
(3)若燒瓶是干燥的,則由A口進氣,可收集的氣體有________。
(4)若在燒瓶內裝入濃硫酸,進行氣體干燥,則可用此裝置來干燥的氣體有_______,這時氣體由________進入。
解析:(1)②、④、⑦、⑧。(2)①、③、⑥;A (3)①、③、⑤。 (4)①、②、③、④、⑥、⑧;B。
4.錐形瓶
(1)用途 ①酸堿中和(容量分析)滴定作滴定容器。②用于裝配氣體發生器及蒸餾時餾出物的承受器。③可以加熱液體物質。
(2)使用方法 ①加熱時,必須墊上石棉網。②振蕩時,瓶內盛液不超過容積的1/3。
【試題1】有下列儀器:①燒杯、②燒瓶、③試管、④錐形瓶、⑤表面皿、⑥坩堝,其中屬于玻璃儀器且可用于加熱的有( )。
(A)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解析:坩堝屬于瓷質儀器,表面皿不能加熱,只有①、②、③、④既屬于玻璃儀器,也可用于加熱。
答案為(B)。
【試題2】如圖所示,小試管內盛有約3mL飽和硫酸銅溶液,與錐形瓶連通的U形細管內盛有少量水(為便于觀察,預先染成紅色),沿小試管的內壁小心地慢慢倒入約3mL濃硫酸,靜置片刻。可觀察到的現象有(填寫標號,有多少個就填多少個)________。
(A)小試管內液體分成兩層,上層藍色,下層無色
(B)U形細管內左邊液面下降,右邊液面升高
(C)有少量固體析出
(D)以上現象都沒有,無明顯變化
解析:濃硫酸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且濃硫酸具有強吸水性和脫水性,必然導致從飽和硫酸銅溶液中析出白色CuS04固體。
答案為(A)、(B)、(C)。
5.坩堝
(1)用途 能耐高溫,用來灼燒沉淀、熔化不腐蝕瓷器的鹽類及燃燒某些有機物等。中學實驗常用來灼燒結晶水合物。
(2)使用方法
①灼燒過的坩堝應放于石棉網上,蓋好蓋,再放入干燥器中冷卻,稱量后的坩堝及坩堝蓋不可張冠李戴。
②瓷坩堝可放在鐵三腳架的泥三角上用酒精燈直接加熱。加熱時要用坩堝鉗均勻轉動。
6.燃燒匙
(1)用途 用作檢驗物質的可燃性或盛放少量物質在氣體中進行燃燒反應的儀器。
(2)使用方法
①伸入集氣瓶做燃燒實驗時,燃燒匙應由瓶口慢慢下移,以使反應完全。手要盡量握持燃燒匙的上端。
②用后應立即處理干凈附著物,以免腐蝕或影響下一實驗。
③要求高溫時不與反應物反應。
7.啟普發生器
(1)用途 適用于不易松散的塊狀固體(不溶于水)與液體在不需加熱的條件下反應,制取難溶或微溶于水的氣體的發生器。要求反應不易放出太多熱量。
(2)使用方法
①開閉導管活塞可使反應隨時發生或停止。
②不能用于強烈的放熱反應或劇烈放出氣體的反應。
③使用前應檢查氣密性:關閉導氣管活塞,向球形漏斗口注入水,若漏斗中的水面一段時間內不下降,證明氣密性良好。
④添加液體量要以剛好浸沒固體為度。
⑤實驗室制取H2、C02、H2S等均可用啟普發生器。
⑥對于固體粉末或與液體相遇而溶解或反應時產生高熱者,如SO2、C2H2、N02等,均不適宜此裝置來制取。
(3)簡易裝置具有能隨開隨用、隨關隨停等優點。如下圖所示:
【試題1】現有5種氣體:①H2、②NO2、③SO2、④CO2、⑤H2S,在實驗室里能用啟普發生器來制取的是( )。
(A)①④⑤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①③⑤
答案為(A)。
【試題2】在沒有現成的CO2氣體發生器的情況下,請用圖1所示部分儀器,裝配成一個簡易的、能隨開隨用、隨關隨停的C02氣體發生裝置,該裝置應選用的儀器有___。
若用下圖所示裝置產生CO2氣體,而實驗室只有稀H2SO4、濃HNO3、水、塊狀純堿、塊狀大理石,比較合理的方案,應選用的藥品是________。
解析:按題意要求應設計裝置,用連導氣管和止水夾的干燥管代替啟普發生器中容器、導氣管和旋塞,用盛稀鹽酸的大燒杯代替啟普發生器中的球形漏斗。
純堿易溶于水,不能選用;稀硫酸與碳酸鈣反應生成微溶的硫酸鈣,阻礙反應繼續進行。通常用鹽酸制C02,此處可用濃HNO3和水配制稀HNO3代替(因C02無還原性,可以用稀HNO3代替)。
答:(a)、(c)、(d)、(e);濃硝酸、水、塊狀大理石。
8.集氣瓶
(1)用途 專為收集氣體的容器,常配有磨砂玻片,集氣瓶口也進行了帶砂磨平處理,增強氣密性。有別于廣口瓶。
(2)注意事項
①使用前,磨砂玻璃片與瓶口都應均勻地涂一層薄的凡士林。磨砂玻璃片應緊貼瓶口推、拉,以完成開、閉操作。
②集滿氣體待用時,有兩種放置方式,即:氣體密度比空氣大的,瓶口應向上;反之則向下。
③集氣瓶不能加熱。進行某些實驗時,瓶底還應鋪一層細砂或盛少量水,以免高溫固體生成物濺落瓶底引起集氣瓶炸裂。
④用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時,進氣管應伸入至接近瓶底;用排水法收集氣體時,充滿水的集氣瓶不應留有氣泡。
9.滴瓶
(1)用途 用于盛裝實驗時需按滴數加入液體的容器。
(2)注意事項
①不能盛熱溶液,也不能加熱。
②滴管不能互換使用。內磨砂滴瓶不能長期盛放堿性溶液或對玻璃有腐蝕作用的試劑(如氫氟酸),以免腐蝕、粘結。
③滴液時,滴管不能伸入加液容器內以免污染試液或損傷滴管,也不能橫放或倒放,以免試液腐蝕橡皮。
④實驗室制備Fe(OH)2時,為防止空氣中的氧氣作用,盛放試劑的膠頭滴管伸入到液面之下,這是一種操作上的特例。實驗完畢后清洗滴管才能放回滴瓶中,以免污染試劑。
10.試劑瓶
(1)用途 實驗室盛放各種液體、固體試劑的容器。
(2)注意事項
①廣口、細口試劑瓶均不能加熱。
②根據盛裝試劑的物理、化學性質選擇所需試劑瓶的一般原則是:固體試劑——選用廣口瓶;液體試劑——選用細口瓶;見光易分解或變質試劑——選用棕色(或茶色)瓶;易揮發試劑——選用具磨砂玻璃塞瓶;堿性試劑——選用帶膠塞試劑瓶;汽油、苯、四氯化碳、酒精、乙醚等有機溶劑——選用帶磨砂玻璃塞瓶,不能用膠塞瓶等等。
③氫氟酸不能用玻璃瓶而應用塑料瓶盛裝。
11.漏斗
(1)用途 用作向小口徑容器加液,或配上濾紙作過濾器(分離固-液混合物),有時也有其他一些作用,如氣體吸收時防倒吸等。
(2)注意事項
①過濾時,漏斗應放在漏斗架上,漏斗的下端要緊貼承接器內壁,濾紙應緊貼漏斗內壁,濾紙邊緣應低于漏斗邊緣約5mm,事先用蒸餾水潤濕,使濾紙和漏斗之間不殘留氣泡。
②傾倒分離物時,沿玻璃棒引流入漏斗,玻璃棒緊貼3層濾紙的一邊。分離物的液面要低于濾紙的邊緣。
③漏斗內的沉淀物不得超過濾紙高度的1/2,便于洗滌沉淀。
④漏斗不能用火直接加熱。若需趁熱過濾時,應將漏斗置于金屬夾套中進行,若無金屬夾套,可事先把漏斗用熱水浸泡預熱。
⑤吸收溶解度大的氣體為防止倒吸,應用漏斗倒置稍微罩住液面,不可深入液面過多,否則達不到防倒吸的目的。
12.長頸漏斗
(1)用途 用于加液體,常用于裝配氣體發生器。
(2)注意事項
①不能用火直接加熱。
②漏斗的長頸末端應伸入液面以下,使之形成液封。
13.分液漏斗
(1)用途 用作氣體發生器中加液體,也常用作互不相溶的兩種液體的分離(分液)。
(2)注意事項
①使用前應檢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液。
②使用前玻璃活塞應涂少量凡土林(防止漏液)。使用時,左手虎口頂住漏斗球部,用右手的拇指、食指轉動玻璃活塞。上部玻璃塞的小槽應與漏斗口側的小孔對齊(或取下玻璃塞),才可進行放液。
③作加液器時,漏斗下端不浸入液面下。
④分液時,下層液體從漏斗頸下放出(操作同放液),上層液體從漏斗上口傾出。
【試題1】某學生從實驗管理員那里領取了所需藥品和下列儀器:錐形瓶、長頸漏斗、集氣瓶、各種玻璃管、橡皮塞、燒杯、藥匙。據此他只能制備的氣體是( )。
(A)H2 C02,H2S (B)H2,N02,CH4
(C)HCl,C02,O2 (D)H2S,C2H2,C2H4
解析:因所給儀器中缺少酒精燈,所以提供的儀器只適用于常溫下就能制得的氣體,選(A)。
【試題2】某學生要在實驗室中制取H2S的水溶液。 (1)他使用了一個簡易的氣體發生裝置。指導教師建議他在長頸漏斗的頸端套上一個小試管,如下圖所示。該小試管的作用是_____。
(2)在圖中方框內畫出該實驗的其余裝置。(3)在圖上標出各裝置中所用的藥品名稱。
解析:(1)從反面思考:若去掉小試管,H2S氣體會從長頸漏斗中逸出,這樣小試管的作用便突現出來。
(2)先制H2S氣體,再將H2S氣體溶于水中,因H2S有毒,故最后應連接尾氣處理裝置。
答:(1)防止H2S氣體從長頸漏斗中逸出(或液封作用)。(2)見下圖 (3)略。
【試題3】如下圖所示,A、B、C是中學化學實驗中常見的幾種使用分液漏斗的裝置圖。
(1)請從①——⑩中選出必須使用分液漏斗的實驗,把編號填入最適宜的裝置圖A~C下面的空格中(多選要倒扣分)。
①酒精和濃硫酸混合加熱制乙烯。
②濃鹽酸和二氧化錳混合加熱制氯氣。
③分離苯和硝基苯的混合物。
④用氯化鈉和濃硫酸加熱制取氯化氫。
⑤濃硫酸跟亞硫酸鈉制二氧化硫。
⑥用濃硝酸跟銅反應制二氧化氮。
⑦用飽和亞硝酸鈉溶液跟飽和氯化銨溶液共熱制氯氣。
⑧用電石跟水反應制乙炔。
⑨分離乙酸和乙醇的混合物。
⑩從溴水中用苯提取溴單質。
(2)上述裝置中,真正起到分液作用的是______(填“A”或“B”或“C”),可應用于兩種______物質的分離。
解析:由圖可知,裝置A、B中分液漏斗起加液的作用,裝置C中分液漏斗起分液作用。
答:(1)A:②、④、⑦;B:⑤、⑥、⑧;C:⑩。(2)C;互不相溶的液體。
【試題4】如下圖所示,①、②、③、④分別是幾種常用漏斗的上部,A、B、C、D是實際應用操作(分液、制氣、向容器中加液體試劑等)時,各種漏斗的下部插入容器中的示意圖(圖中漏斗及容器中的藥品和其他物品均已略去,鐵架臺、鐵夾也已略去)。請根據實際使用操作時上述漏斗的范圍和它們的形狀,指出A、B、C、D分別與①、②、③、④中哪一種最為匹配。
A與________ B與________ C與________ D與________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漏斗、分液漏斗、長頸漏斗的識別及各類漏斗的作用。A屬制氣裝置,由圖示知,它可利用長頸漏斗添加溶液制氣;B屬分液或過濾或向燒杯中添加液體試劑的裝置,②、④可與之連接;C屬于制氣裝置,為防止氣體從漏斗中逸出,應選用分液漏斗①;D為向酒精燈中添加酒精的裝置,一般選用普通漏斗即可。
答:③; ②、④; ①; ④。
14.干燥管
(1)用途用作干燥氣體,或用于從混合氣體中除去雜質氣體。
(2)使用方法
①管內一般應盛固體干燥劑。干燥劑需根據被干燥氣體的性質和要求來選用。
②使用球形干燥管時,干燥劑應放置在球體內,兩端應填充少許棉花或玻璃纖維、石棉。
③干燥氣體時,從粗管端進、從細管端出。
15.蒸發皿
(1)用途 蒸發皿屬于瓷質儀器,用作蒸發、濃縮溶液或干炒固體等。
(2)使用方法
①所盛液體不超過容積的2/3。
②加熱時直接放在鐵圈或泥三角上。
③可直接加熱,高溫時須用坩堝鉗取放,不能驟冷。
④加熱過程中,用玻璃棒不斷攪動,防止由于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體飛濺。
⑤當蒸發皿中出現較多量的固體時,即停止加熱,此時,可利用余熱將溶液蒸發至干。
16.量筒
(1)用途 用于測定注入量器中液體的體積。當液體在量器內時,其體積為從分度表直接讀取的數值。量筒屬粗量器,精確度≥0.1mL。
(2)使用方法
①未知液體體積的測量:選擇合適的量筒(略比所測溶液體積大),直接注入未知液,水平置于桌面,稍等片刻再直接讀取體積(盡可能減少測量次數以降低誤差)。
②量取所需體積的溶液:選擇比所需體積稍大的量筒,如果量取15mL的稀酸,應選用20mL(容量)的量筒為宜,不能選用50mL或100mL的量筒,否則誤差過大(一次量取液體,量筒越大,誤差越大,故不宜選用過大的量筒)。當所需體積較大時,先可直接向量筒注入測取液,再改用滴管滴加至所需體積的刻度(若先加液超過所需體積,也可用滴管調整至所需體積的刻度);當所需體積較小時,可直接用滴管滴加。
(3)注意事項
①不能用量筒配制溶液或進行化學反應。
②不能加熱,也不能盛裝熱溶液,以免炸裂。
③量取液體時應在室溫下進行,否則因液體熱膨脹造成實驗誤差。
④讀數時,視線應與液體凹液面的最低點水平相切。若仰視,造成讀數偏小,所量液體體積偏大;俯視反之。
⑤重視量筒用途的合理延伸,如間接測量氣體體積、固體體積等。
17.滴定管
(1)用途 在中學里,主要用于酸堿中和滴定,或量取一定體積的液體。
(2)注意事項
①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堿性溶液(堿性物質與玻璃活塞作用生成硅酸鹽,導致活塞粘結而失靈);堿式滴定管不能盛放酸性溶液、氯水、溴水及強氧化性物質的溶液(如KMn04、K2Cr2O7、Ca(ClO)2等),因為它們均會腐蝕橡膠管。
②滴定管在使用之前應檢查玻璃活塞是否轉移良好,玻璃球擠壓是否靈活,有無漏液及阻塞情況。
③滴定管在注入溶液時,先應用少許所盛的溶液潤洗2—3次,以保證所盛之液不被稀釋。
④滴定管滿刻度下還有一段空間沒有刻度,滴定時不能滴至滿刻度以下。
【試題1】有一支50mL酸式滴定管,其中盛有溶液,液面恰好在10.0mL刻度處。把滴定管中的溶液全部流下排出,承接在量筒中,量筒內溶液的體積( )。
(A)大于40.0mL (B)為40.0mL (C)小于40.0mL (D)為10.0mL
解析:滴定管的刻度“0”在上、滿刻度在下(量筒與此相反),滿刻度以下還有一段空間沒有刻度,因此,將裝到10.0ml刻度處的溶液全部放出,除由10.0mL刻度處到50.0mL刻度處有40.0mL溶液外,還有滿刻度以下的溶液也一并放出,總量超過40.0mL。選(A)。
【試題2】下列實驗操作中,所用儀器合理的是________。
A.用25mL的堿式滴定管量取14.80mLKMn04溶液
B.用100mL量筒量取5.2mL鹽酸
C.用坩堝加熱NaCl溶液制取NaCl晶體
D.用帶橡皮塞的棕色試劑瓶存放濃硝酸
E.用100mL容量瓶配制100mL0.1molL-l稀硫酸
解析:由注意事項可知,(A)錯;量取5.2mL液體應選用10mL量筒;加熱NaCl溶液制NaCl晶體應在蒸發皿中進行;濃硝酸會腐蝕橡皮塞。選(E)。
【試題3】(1)右圖I表示10mL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與B,B與C刻度間相差1mL,如果刻度A為4,量筒中液體的體積是______ ml
(2)右圖II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果液面處的讀數是d,則滴定管中液體的體積(填代號)_______
(A)是d ml (B)是(50-d) ml (C)一定大于d ml (D)一定大于(50-d)ml
答:(1)3.2。(2)D。
【試題4】下圖為常見儀器的部分結構。
(1)請寫出儀器名稱: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
(2)檢查B是否漏水的方法是________。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幾種計量類儀器識別及刻度計量的標識。
答:(1)A:量筒;B:容量瓶;C:滴定管;D:移液管;E:溫度計。
(2)向容量瓶中注入水,塞好瓶塞,一手拿瓶,一手輕壓瓶塞,把容量瓶向下倒立,停留片刻,觀察瓶塞周圍是否有水滲出,若不漏,再將瓶塞旋轉180。,重復以上操作,仍不漏,方可使用。
18.溫度計
(1)用途 用于測量溫度。
(2)使用方法
①應選擇合適測量范圍的溫度計。嚴禁超量程使用。
②測液體溫度時,溫度計的液泡應完全浸入液體中,但不能與容器內壁相接觸(如實驗室制乙烯、測定溶解度、制硝基苯、中和熱的測定等)。
③測蒸氣溫度時,液泡應在液面以上;測蒸餾餾分溫度時,液泡應略低于蒸餾燒瓶支管口(如石油的蒸餾)。
④在讀數時,視線應與液柱凸液面的最高點(水銀)或凹液面的最低點(酒精溫度計)水平相切。
⑤不得代替玻璃棒用于攪拌。用完后均應擦拭干凈,裝在紙套內,遠離熱源存放。
【試題1】下列實驗不需要用溫度計控制溫度的是( )。
(A)制乙烯 (B)制硝基苯 (C)制乙酸乙酯 (D)乙酸乙酯的水解
答案:(C)。
【試題2】下列實驗中,需要使用溫度計,且使用正確的是( )。
(A)制乙烯用量程為200。C的水銀溫度計,水銀球浸沒于反應混合液里
(B)制硝基苯用量程為100。C的水銀溫度計,水銀球浸沒于反應混合液里
(C)石油分餾用量程為360。C的水銀溫度計,水銀球置于蒸餾燒瓶支管口稍下0.5cm~1cm處
(D)制酚醛樹脂用量程為100。C的水銀溫度計,水銀球置于水浴加熱的水面下
答案:(A)(C)。
【試題3】如下圖所示,A~D是中學化學實驗中常見的幾種溫度計裝置示意圖。
(1)請從①~⑩中選出必須使用溫度計的實驗,把編號填入最適宜的裝置圖A~C下的空格中(多選要倒扣分)。
①酒精和濃H2SO4混合加熱制乙烯。
②電石跟水反應制乙炔。
③分離苯和硝基苯的混合物。
④苯跟溴的取代反應。
⑤石油分餾實驗。
⑥濃鹽酸和二氧化錳混合加熱制氯氣。
⑦測定硝酸鉀在水中的溶解度。
⑧食鹽和濃硫酸混合加熱制氯化氫。
⑨中和熱的測定。
⑩硫酸銅晶體里結晶水含量的測定。
(2)選用裝置D做苯的硝化實驗,D中長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__。
答案:(1)A:①;B:③、⑤;C:⑦。(2)減少苯的揮發(或冷凝回流)。
19.容量瓶
(1)用途 用來配制準確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容量瓶的形狀為細頸、梨形的平底玻璃容器,帶有磨口玻璃塞或塑料塞,其頸部刻有一條環形標線,以示液體定容到此時的體積數。常用的容量瓶的規格: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等幾種。容量瓶上標有刻度線、溫度和容量。
(2)使用方法
容量瓶使用前應檢查是否漏水,其方法是:往瓶內加水,塞好瓶塞(瓶口和瓶塞要干,且不涂任何油脂等),用食指頂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過來,觀察瓶塞周圍是否有水漏出(用濾紙條在塞緊瓶塞的瓶口處檢查),如不漏水,把瓶塞旋轉180。塞緊,仍把瓶倒立過來,再檢驗是否漏水。經檢查不漏水的容量瓶才能使用。
(3)注意事項
①瓶塞不能互換,為保證瓶、塞配套,常將瓶塞用繩等拴在瓶頸上。
②容量瓶不能直接用火加熱,也不能在烘箱內烘烤,以免影響其精度。
③容量瓶只能用來配制溶液,不能久貯溶液,更不能長期貯存堿液。用后應及時洗凈,塞上塞子,最好在塞子與瓶口間夾一白紙條,防止粘結。
【試題1】實驗中需“2molL-1”的Na2C03溶液950mL,配制時應選用的容量瓶的規格和稱量Na2CO3的質量分別為( )。
(A)1000mL,212g (B)950mL,201.4g (C)500mL,286g (D)任意規格,572g
解析:容量瓶有一定的規格,可排除(B)、(D)。根據計算,配制1000mL2molL-1的Na2C03溶液需212gNa2C03,故答案選(A)。
【試題2】實驗室有①燒杯、②試管、③量筒、④滴定管、⑤錐形瓶、⑥溫度計、⑦容量瓶,其中:有零刻度且零刻度在上方的是______;可以作為反應容器的是_____;可以直接加熱的是_____。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常見化學儀器的計量標識、用途及注意事項。量筒沒有零刻度,溫度計的零刻度在下方,容量瓶只有刻度標線,而無零刻度,只有滴定管的零刻度在上方。
答案為:④;①、②、⑤;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