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化學專題 化學實驗室安全
來源:網絡整理 2024-11-18 10:03:39
以下是有關鈉與鉀金屬實驗的意外故事,與大家分享,希望有助于大家教學:
故事一
實驗名稱:堿金屬性質(鈉)
幾年前,一位老師帶學生上「堿金屬」的觀察實驗。有位女學生為了把金屬鈉從瓶中拿出,用手直接將鈉條從試藥瓶中拿出來,因為鈉保存在石油液中,所以手沾到油而油膩
膩的,這位女學生習慣性的便拿著鈉條放在水龍頭下用水去洗,由于鈉條急速與水反應因而溫度上升,情急之下她不得不急忙松手,鈉條因此被水沖入水槽下方的水管內。當時恰巧
在實驗室四樓上課,只聽到連續相隔約五秒的兩聲爆炸聲,直覺上便連想到是樓下的實驗室出了狀況,待走出教室向樓下觀察時,果然見到一群學生由實驗室沖出,挾雜著尖叫與哭
喊聲,這個印象至今令人難忘。
現場經過該老師處理及筆者協助安撫學生情緒后,除了一位學生眼睛被爆炸濺出的水滴濺到眼睛稍感不適外,所幸沒有其他任何人因此受到傷害。該生經老師緊急用水沖洗眼
睛后并無大礙,但為了慎重起見老師仍堅持立刻送醫檢查,經醫師給予施點眼藥水后,該生第二天正常到校。
故事二
實驗名稱:堿金屬性質(鉀)
堿金屬的危險性絕對比其外觀看起來的還要危險,因為事發后數年筆者自己差一點也肇禍。由于上述經驗,筆者對于堿金屬一直特別小心,實驗時均是自己親自切割鉀粒再分發給學生實驗,從不讓學生碰藥品。但縱使如此還是發生過一次嚴重意外。原以為鉀金屬切成比5mm3還小的方塊放入水中應無危險,但實際的情形是;一張實驗桌的特殊蒙皮被爆裂的
鉀粒燒出一個方圓大約10cm直徑的大洞,至于燒杯、表玻璃、玻璃鐘罩就不說了。當時只能采取少量澆水的方式處理,所幸因鉀粒并不大,不久后反應便停下來,經大量清水沖洗稀
釋其堿液后,雖然沒造成人員傷害,但學生心中已受到驚嚇。以上是筆者自己的經驗。
檢討與建議:
故事一中之女學生平時表現優良,而老師授課亦有提示應注意事項。故事二中的學生在上課前也經過老師特別強調注意實驗安全,但意外仍然發生,可見老師自己仍須非常小心才是。
筆者實驗時的設備如圖,但當時全被燒破,可見鉀粒的威力。
堿金屬的實驗蠻有趣,學生頗好奇,但以往教材并未特別說明實驗時應切割至什么樣的體積,建議老師最好還是仔細的將金屬盡可能的切得愈小愈好,以免造成的反應太激烈。
參考國外意外事故報導,發現他們實驗時都會帶上護眼的眼鏡,建議我們也應在這方面多多加強,本校也已采購使用。
相關推薦: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