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理工大學藝術類招生簡章(2)
2024-06-09 11:47:24北京理工大學
專業課程及主要基礎課程:設計表達、基礎設計、材料與加工技術基礎;設計心理學、設計思維與方法、設計調研、設計評價與知識產權、產品設計1-4核心課群、人因工程學基礎、信息設計、體驗與交互設計、產品展示設計、品牌設計戰略、交通工具設計等。
畢業生適合的工作領域:能在科學研究單位、企事業單位、專業設計機構及其他相關單位從事以產品設計創新為重點的產品設計、信息設計以及相關科學研究、教育和管理工作。
學制:本專業學制四年。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國際設計文化視野、中國設計文化特色、深厚學術能力、適合于創新時代需求、基于藝術與技術以及傳統平面媒體和現代數字媒體結合的,能在專業設計領域、學術研究、企業、事業傳媒機構、教育單位從事視覺傳達方向的設計、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質的研究型和引領型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注重創意、美學、技術三方面的能力培養,要求學生具有為國學習的思想和為社會服務的理念,了解專業相關的法律法規,具有較為系統的視覺傳播專業理論和專業知識,學生應在設計創新,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社會交流溝通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鍛煉。
專業課程及主要基礎課程:設計概論、圖形設計與表達、視覺傳達設計史、計算機輔助設計、設計與科技表達、文字設計、設計與印刷、包裝設計、廣告創意及招貼設計、插圖設計、書籍設計,影像敘事造型設計、界面與交互設計、信息可視化設計、概念設計、數字展示設計等。
畢業生適合的工作領域:可從事數字領域:網絡傳媒、新聞出版、多媒體設計與制作;平面設計領域:廣告創意設計、動漫游戲設計、繪本設計、交互設計、企業形象設計、網頁設計等工作。
學制:本專業學制四年。
環境設計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我國城市和鄉村建設發展需要,掌握環境設計專業及相關學科領域基礎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具有創新能力和設計實踐能力,能夠在建筑室內外環境及相關行業領域從事設計工作的高素質環境藝術研究型和應用型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注重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室內外環境設計中所遇到問題的能力,能清晰地表達設計思想,熟悉室內外環境設計的程序與方法,能在綜合把握環境的功能、空間、材料、結構、外觀、尺度、施工工藝和市場需求諸要素的基礎上對環境進行創新性設計。
專業課程及主要基礎課程:基礎素描、色彩寫生、環境藝術設計概論、建筑制圖、透視原理、中外建筑史、空間測繪、工作空間設計、文化空間設計、庭院景觀設計、展示空間設計、商業空間設計、住區景觀設計、公園設計、城市公共空間景觀設計、中國傳統民居、家具與陳設、建筑設計1、2等。
畢業生適合的工作領域:可從事與建筑環境相關的建筑設計、景觀設計、室內設計、展示設計等相關工作。
學制:本專業學制四年。
環境設計專業(文化遺產與現代設計方向)
培養目標:本專業方向是國內最早開設的文化遺產與設計學相結合的本科專業方向,以“設計助力優秀文化傳承”為宗旨,以遺產保護與研究為基礎,以創新設計為手段,依托北京理工大學多學科交叉融合優勢,培養具有深厚文化底蘊和科學歷史觀念的文化傳承、創新設計、規劃管理等方向的高素質專業研究人才和設計人才。
培養要求:全面了解文化遺產保護原則方法和發展歷史,相關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口頭與書面語言表達能力;對文化遺產項目能夠獨立展開田野調查、傳承人采訪、學術提煉和撰寫報告;熟練掌握圖形圖像信息處理、數字影像及虛擬現實技術和理論;能夠對歷史街區和傳統村落進行規劃與改造設計;掌握傳統藝術元素在現代設計中的運用方法,針對不同的文化遺產的轉化需求能夠進行創新再生設計;掌握一定的藝術品保存與修復的理念與技能;能夠應對當今社會需求,具備獨立調查、策劃、設計的能力。
專業課程及主要基礎課程:由文化遺產學理論與設計學基礎、歷史街區與建筑空間規劃設計、文化創新設計、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與應用四個課群構成教學體系與研究方向。主要課程有基礎素描、色彩寫生、造型綜合表現、色彩綜合表現、繪畫材料語言與表現設計、設計美學、設計史、設計概論、文化遺產概論、中國民間藝術概論、文化遺產史與文化思潮、民俗學、中外建筑史、設計思維與表達、信息可視化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界面設計、攝影與數字影像處理、三維數字模型制作、虛擬現實技術與遺產數字化保護、陶瓷藝術實踐、首飾設計與制作、金屬工藝實踐、非物質文化遺產田野考察方法、中國傳統民居、城市遺址調查、文化創意與旅游規劃、品牌設計戰略、歷史街區保護與規劃、文化遺產視覺藝術表達、傳統藝術元素與現代設計應用、文化遺產與創新設計、藝術品保存與修復等。
畢業生適合的工作領域:本專業具有多學科交叉的特點,主要可從事文化遺產管理與研究、博物館展陳與策劃管理、文化傳播與創新設計、歷史環境保護與設計、數字影像與虛擬現實展示設計、藝術品保存與修復等工作。
學制:本專業學制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