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補寫句子5種題型全攻略二
2024-04-16 21:43:03網絡轉載
【解析】
本題考查語言表達簡明連貫的能力。要準確解答這類題目,首先要通讀文段,把握文段的主旨,因為文段中的每一句話都是圍繞主旨表達展開的。重點則是瞻前顧后,前勾后連,靈活推斷。如文段中的第①處空缺,上文有“有氧運動能增加流向與記憶有關的大腦區域的血流量,從而改善記憶力,任何時候開始鍛煉都不會太晚”的引領,下文有“你仍然可以通過適當增加有氧運動來加以改善”,改善的對象應為“記憶力”;前文又有“即使進入老年階段”的表述,所以填入此處的句子應與老年人的記憶力情況有關,故此處可填寫“記憶力已經開始消退”;第②處,結合上文“有30名被試人員(平均年齡66歲)參與了研究”、下文“這兩組人都沒有定期鍛煉的習慣”分析可知,“這兩組人”應指上文所說的“30名被試人員”,故此處可填寫“他們被隨機分為兩組”;第③處,結合下文“而拉伸平衡組的成績提高不明顯”分析,“而”表轉折,可推斷內容上應和上文是相對的,也就是“有氧運動組的成績”相對較好,故此處可填寫“有氧運動組的成績有顯著提高”。
2.(2020·新課標Ⅱ)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
無論生產、生活還是娛樂,當人暴露在噪聲環境中時,健康就會受到威脅。暴露時間短,會產生焦慮與精神壓力;暴露時間長,________,甚至失聰。聽力損失程度與音量和暴露時長相關。然而,當噪聲級達到一定高度時,_______,均會產生水久性聽力損害。而單從聽力保護角度來說,即使是樂音,_______,時間過久,也會對聽力造成不可逆的損害。
【答案】
(1).則會造成聽力損失(2).無論暴露時間長短(3).如果音量過大
【解析】
此題考查補寫句子的能力。需要根據上下文進行分析。第①空,前句為“暴露時間短,會產生焦慮與精神壓力”;后句為“甚至失聰。聽力損失程度與音量和暴露時長相關”,據此可知此處應填“聽力會受到損失”。第②空,前文為“聽力損失程度與音量和暴露時長相關。然而,當噪聲級達到一定高度時”,后文為“均會產生永久性聽力損害”,分析可知此處應填“無論暴露時間長短”。第③空,根據前文“即使是樂音”“時間過久”以及前文對“噪聲、音量、時間”的分析可知,此處應填“音量過大”。
3.(2020·新課標Ⅲ)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8個字。
食物的基本功能之一是給人體提供日常所需的能量。我們的一舉一動,大到跑步,小到眨眼,①___________。食物中提供能量的三大營養素,即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人體不能②_________,因為它們均以大分子形式存在,必須消化分解成小分子才能吸收利用。這一過程中的能量消耗就是_③____________,又稱為膳食生熱作用,我們吃完飯后會有發熱的感覺,這就是食物熱效應的外在表現。
【答案】
(1).都要消耗能量(2).直接吸收利用(3).食物熱效應
【解析】
此題考查補寫句子的能力。需要根據上下文進行分析。第①空,前句為“食物的基本功能之一是給人體提供日常所需的能量。我們的一舉一動,大到跑步,小到眨眼”;下文為“這一過程中的能量消耗”,可見運動需要消耗能量,據此可知此處應補寫“都要消耗能量”。第②空,前文為“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防,人體不能”,后文為“因為它們均以大分子形式存在,必須消化分解成小分子才能吸收利用”,分析可知此處應補寫“直接吸收利用”。第③空,根據前文“這一過程中的能量消耗就是”和“又稱為膳食生熱作用”說明該句是下定義的句子,再根據“這就是食物熱效應的外在表現”可知,此處應補寫“食物熱效應”。
4.(2020·浙江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在出生20天左右,比目魚的眼睛開始搬家,一只眼睛向上移動,越過頭部上緣到身體另一側。眼睛之所以能夠這樣,①______。比目魚的頭骨,不是堅硬的骨頭,而是軟骨。眼睛移動時,雙眼間的軟骨會被身體吸收,眼睛的移動失去了障礙,移動也就更加自如了。除了身體的構造發生改變,②______。比目魚剛出生的時候,是在水面附近活動;當眼睛同處一側時,比目魚就轉而在海底活動了。比目魚一般是側著身子游泳,而且經常平臥在海底。為了能夠更快地發現敵人,兩只眼睛長在一起無疑是最好的選擇。所以說,比目魚發育過程中的這些改變,其實是③______。
【答案】
(1).是借助了比目魚獨特的身體構造(2).比目魚生存的環境也不一樣了(3).自然選擇(或自身演化)的結果
【解析】
本題考查情境補寫能力。這段內容講的是比目魚的眼睛為什么會移動到身體的一側。第一空,前面介紹比目魚出生二十天左右眼睛開始“搬家”,緊接著說“眼睛之所以能夠這樣”,由“之所以”可知下面應當說原因;再根據后文的“比目魚的頭骨,不是堅硬的骨頭,而是軟骨”“除了身體的構造發生改變”,說明這個原因應當與比目魚獨特的身體構造有關。據此填寫答案。第二空,根據前面的“除了身體的構造發生改變”中的“除了”,說明還有一個變化;再根據后文“比目魚剛出生的時候,是在水面附近活動;當眼睛同處一側時,比目魚就轉而在海底活動了”,這是比目魚生活環境的改變。據此填寫答案。第三空,根據前面的“為了能夠更快地發現敵人,兩只眼睛長在一起無疑是最好的選擇”,說明比目魚的這些變化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再結合“所以說,比目魚發育過程中的這些改變,其實是”,說明這是總結比目魚眼睛移到一側的根本原因,那就是“是自然選擇或自身演化的結果”。
2019年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題。
中國傳統音樂包括民間音樂、宗教音樂、文人音樂、宮廷音樂等類別,其中文人音樂的代表主要就是古琴藝術,但隨著傳統文人階層在中國的消失,古琴藝術逐漸_____、甚至被社會遺忘,直到2003年,中國的古琴藝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錄”,這種過去對文化有著深刻影響的藝術形式,才重新____了生機。(),但我認為這恰恰是它的一個特點。正因為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進行交流的樂器,是最個人化的樂器,我國古代就有“琴者,心也”“琴者,禁也”的說法。“琴者,心也”即彈琴是為了和自己的心靈對話,與大自然交流,與三五“知音”互相欣賞;“琴者,禁也”即彈琴是為了____自己,也說明在古人心目中,琴不僅是一件樂器,也是____的工具。
18.下面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A.古琴的缺點是音量小,這是很多人的看法
B.音量小作為古琴的一個缺點,被很多人所批評
C.音量小是古琴的一個缺點,很多人都是這么認為的
D.古琴音量小,很多人認為這是它的一個缺點
【答案】D
【解析】
就內容來說,作者不認為古琴音量小是缺點,只有D選項符合這一點,而且D項內容和后文銜接恰當。故選D。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9題。
有一個大坑,看著很松軟,有點像巧克力蛋糕——這是北京時間2019年1月3日上午11時40分,“嫦娥四號”傳回的月背影像圖帶給人們的。這張在網絡上刷屏的圖片,拍自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中的馮·卡門撞擊坑。這一盆地是在40億年前被小天體砸出來的。
到月球背面去看看,一直是人類的夢想,但由于潮汐鎖定的關系,月球的自轉和公轉周期幾乎相等,()。同樣,從地球發射的電磁波也只能到達月球正面的半球,使得人類無法對月球背面的探測器進行遠程操控。這大大了人類對于月球背面的探索。月球正面的歷史,科學家已經大致研究得清楚了,但最古老的那一段歷史卻是仍藏在月球背面的深坑。此前,有關月球背面的信息主要來自遙感探測。此次,“嫦娥四號”攜帶月球車在月球背面成功軟著陸,是中國航天創造的有一個人類“第一次”,是中國為全人類科技發展作出的一個重大貢獻:當月球車正式開始巡視,將會有更多科學數據地通過地月之間的中繼星“鵲橋”傳回地面。有關月背的研究才剛剛開始。
18.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3分)
A.所以無論人們何時在地球上觀察月球,只有同一面的半球,即月球的正面能被看見
B.所以無論何時觀察月球,只有同一面半球,即正面的半球能被地球上的人們看見
C.所以無論何時在地球上觀察月球,人們都只能看見同一面的半球,即正面的半球
D.所以無論何時觀察月球,地球上的人們都只能看見同一面的半球,即月球的正面
【答案】C
【解析】
此題考查語言表達的連貫準確的能力。此類型題首先要通讀語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與句的排列組合,注意上下句的銜接、呼應,做到話題統一,句序合理,銜接和呼應自然。要加強對語境的分析與體會。有些題應注意排序句的邏輯順序和句中關聯詞語的運用。補寫的部分在語境中是因果關系的結果的部分。根據語境,補寫的句子主語是“人們”,應使用主動態。AB兩項省略了主語,而采用了被動態表達,與語境表達不連貫。排除AB兩項。D項“觀察月球”的立足點應是“在地球上”,“地球上的人們”語言累贅,說法不妥,目前地球之外還沒有發現有人類。排除D項。故選C。
三、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3分)
考古學是利用古人遺跡遺物重建古代歷史的學科,盡管先民的物質遺存作為古史研究的直接史料有益于重建古代物質文化的歷史,但僅滿足于人類物質文化歷史的建設,①。理由很簡單,人類社會的歷史不僅包括物質文化歷史,也應包括精神文化的歷史,我們不僅要關心古人是如何生活的,②。這意味著真正的考古學研究,③,同時更要通過這些物質遺存研究先民精神文化的成果。
【答案】
示例:①顯然不足以重建一部完整的歷史②更要關心他們是如何思想的③既要揭示先民的物質創造
【解析】
本題考查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解答此類題目,首先閱讀語段,分析空缺處前后的句子,關注語意上的聯系,做到補寫的句子與前后句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合乎邏輯。本段主要闡述的是我們不僅應該關注物質文化歷史,也應該關注精神文化歷史。根據橫線前的“但僅滿足于人類物質文化歷史的建設”以及橫線后的“人類社會的歷史不僅包括物質文化歷史,也應包括精神文化的歷史”,可知第一空應填寫“顯然不足以重建一部完整的歷史”;第二空,據“我們不僅要關心古人是如何生活的”可知后面應用“更”呼應“不僅”,用“思想”呼應“生活”,即“更要關心他們是如何思想的”;第三空,據“同時更要通過這些物質遺存研究先民精神文化的成果”可知,用“既要”呼應“更要”,用“物質”呼應“精神”,即“既要揭示先民的物質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