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選擇題滿分答題技巧總結(2)
2023-11-17 16:23:38網絡轉載
(2)“心想事成”類的觀點必錯!因為客觀的東西不能取決于人的意識。
(3)若選項中出現“想問題辦事情,一切要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主觀符合客觀”這類詞語,一般情況下這個選項就是正確的。(現在高考一般不太考)。(4)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受到客觀規律制約!消除客觀條件限制制約一定是錯的
(5)若出現“檢驗”這個詞語,只能實踐才可以檢驗。
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我們不能用直接經驗去檢驗間接經驗。
(6)若出現‘認識的目的”,想“實踐”(記住:實踐是認識的目的)
2、聯系
(1)穩定的聯系是不存在的。
(2)聯系具有客觀性,但是聯系也是具體的有條件的,我們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建立新的具體聯系.
(3)若單考“聯系”,出現“不能建立人為事物的新聯系”,這句話一定是錯的,(一定要記住,高考必考!)
(4)若單考“聯系”,出現“一切以條件為轉移“這句話,一定是對的。(一定要記住,高考必考!)
3、發展
發展的實質是新出現的事物戰勝舊事物,這句話是錯的。因為不能說成新出現的事物,而是“新事物”
4、矛盾
(1)材料中若出現“共同但有區別的XXX、一般、個別”等詞語,可同意轉換“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
因為:共同是矛盾的普遍性,也是矛盾的共性;有區別的XXX,是矛盾的特殊性,也是矛盾的個性,共同但有區別的XXX也體現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聯結關系。
(2)材料中若出現“構建機制、解決問題”,可同意轉換成“矛盾或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3)若出現“解決問題”,想“主次矛盾”
(4)勞動群眾的根本利益與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是一致的。這句話是對的
BUG點:好的和好的在一起就是對的。
(5)認識事物要遵循個別到一般,在一般到個別的方法!注意:在高考中.常出玫關鍵性理論“因果倒置”這種情況。
※文化BUG
1.做文化方面的題目,一定要用田忌賽馬的思維!
例如:文化對政治有促進作用。錯。因為只有優秀文化才會對政治具有促進作用。田忌賽馬第一輪!!好的對好的,中的對中的,差的對差的。
例如:平等交流,充分吸收對方文化。錯。應充分吸收對方的優秀文化。
2.社會實踐是是推動文化發展的根本途徑、源泉和動力。------記住這句話高頻語句。
BUG:文化交流借鑒是推動文化發展的根本途徑。必錯。
3.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延續的血脈,民族精神是中華文化力量的集中體現。------記住這句話高頻語句。
BUG: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延續的血脈,錯。
4.考文化題目時,出現4個自信,必對!(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5.材料中出現“科技創新"字眼,那說明要考文化,則選“增強文化自信”,必對。
6.文化具有多樣性。不能強行讓各種文化統一,也不能人為地消除文化的差異。
BUG:不同文化在借鑒吸收中逐漸趨同,必錯。
7.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道路。這句話出現時一般都是正確的。但當我們中國舉行一個活動讓外國人來參加的時候,問如何處理兩國文化關系時,就不能選“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道路"(因為別的國家是不會按這個走的)
8.自然環境決定文化的特性,錯。應該是經濟基礎決定文化的特性。
9.保護好古村落有利于全盤繼承中華傳統文化,錯。因為全盤繼承必錯(絕對性詞語)。
10.文字磚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錯。因為生產活動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高考真題中出現“全面反映、全面見證、全面印證'等絕對性詞語必錯!
11.民族服飾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達,錯。應是民族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達。
12.雷鋒精神順應時代,展現了平凡道德實踐的經濟價值。錯!因為:我們說民族精神、抗戰精神之類的,從來都不說錢,所以錯在經濟價值。
13.文化素養的核心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而不是科學素養,中國說一個意識類東西,核心都是些人生觀價值觀對社會貢獻!
選擇題干擾方式揭秘
1、如何排除似是而非式干擾
特點:這類題目一般以相關、相似、相近或相反的知識組成干擾題肢,主要考査考生的理解和辨析能力。比如:“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就是似是而非式的干擾,正確說法應該是“真正的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
對策:解答這類題目一定要根據所學理論和題干的規定性,對相關題肢逐一辨析,謹防被似是而非的題肢所干擾。
2、如何排除偷梁換柱式干擾。
特點:這類題目通常是在題肢中偷換概念或轉換論題,考生稍不注意就會誤選。其常規做法就是將主體換掉。
對策:解答這類題目,一定要將題干所涉及的概念和題肢的概念作對照,看其內涵和外延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則不選
3、如何排除正逆顛倒式干擾
特點:逆向類型選擇題要求從備選項中選出與事實不符的選項,題干部分的問句中常有“不是”“不屬于”“不正確”“錯誤的”“與…·…·無關”等詞,往往在這些詞下面加著重號
對策:解答逆向型選擇題首先要看清題目,正向思維和逆向思維并用
4、如何排除主次顛倒式干擾
特點:這類題目常將概念間的主次關系顛倒,以現象或假象否定本質和規律,以細枝末節、無關緊要的東西來代替根本的、主要的東西
對策:解答這類題目一定要注意對應概念間的主次關系,諸如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與政治、物質和意識、實踐和認識、國體和政體等,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是前者決定后者,要警惕命題者以貌似辯證性的手法加以干擾。
5、如何排除因果倒置式干擾。
特點:因果類選擇題,顧名思義考查的是各類政治、經濟生活現象的原因或結果,大多是題干為果,選項為因。可以是一因一果,也可以是多因一果或是一因多果。常用“原因是”“目的是”“是為了”“結果是”“影響是”等問句。其中在考查原因時又有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源、主要原因等。這種題型最富于多變性和綜合性,一般有較大的難度
對策:要注意把握事物的來龍去脈,尤其是多重因果關系更要明確區分不同的因果。比如:人民民主專政、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人民當家作主,三者構成多重因果關系,如果題目設問是“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本原因”,則應選前者,人民當家作主作為結果就成了干擾項,如果設問是“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民主專政作為原因就成了干擾項。
6、如何排除同義反復式干擾。
特點:這種干擾方式通常是在因果類,或者題干有“說明”“表明”之類的選擇題中,設置重復題干意思的題肢,考生如不仔細辨析就會錯選。
對策:解答這類題目,要注意將題肢和題干逐一比較,舍去不屬于題干原因的題肢,如果是最佳選擇題,則要選出最符合題干要求的個題肢。
7、如何排除以偏概全式干擾。
特點:在這類題目中,命題者設計的題肢,常以局部代替全部,以部分代替整體,以一種情形代替所有情形。
對策:考生在解答這類題目時,要運用辯證思維的方式對各個題肢進行全面分析,將觀點片面化、絕對化的題肢舍去。關注“只要就”與“只有………才”等
8、如何排除添枝加葉式干擾
特點:命題者在題干或題肢中增加一些修飾、限制成分,如“唯一”“杜絕”等使觀點趨向絕對化
對策:解答這類題目,考生首先要抓住題干或題肢中的主干成分,然后再對那些修飾、限制成分反復琢磨,看其是否和原來觀點一致,若不一致,則必須舍去。對題中出現的“所有”“任何”“一定”“都”等字詞一定要慎重推敲。
9、如何排除魚目混珠式干擾。
特點:這類題目通常以相近、相似、易混的知識作干擾題肢,使材料信息、設問信息和題肢信息不對應,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比較分析能力。在高考政治試題中,幾乎每年都有類似的題目,比如“以下屬于外資經濟的是:外商獨資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其中后兩者就屬于魚目混珠。
對策:考生在平時復習中,必須對相關、相近、易混、易錯的知識進行比較和辨析,才能排除干擾題肢準確作答。
10、如何排除答非所問式干擾。
特點:在這類題目中,命題者有意識地設置一些說法正確,但和題干無關的題肢作干擾項。考生如果不對照題干,仔細辨析,就會誤選。
對策:解答這類試題,只能選擇那些和題干之間存在聯系,且意思一致的題肢。對那些和題干無關的題肢,不論其本身的說法多么正確也不能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