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高一新生的生物學習方法介紹
2023-05-18 17:17:38網絡資源
生物學科同時具有“人文”和“科學”的雙重屬性。作為一門自然科學,生物學科具有基礎性、實驗性、客觀性、綜合性等科學屬性,同時又貼近生活和藝術,兼具哲學、歷史、社會等人文屬性。
生物學研究生命現象及其規律,它通過概念、案例、關聯和原理來逐步揭示存在于自然界的基本規律。生物學知識是現實和理論有機連結的龐大動態網絡,各個概念間按照邏輯關系,存在著一定的聯系和差異,生物學又是生活性特別強的一門學科,這一學科性質就決定著在學習生物過程中必須對科學原理與現實事例有高度的敏感性。
對比初高中的生物學習內容,可以發現初中生物主要進行感性的、側重生命現象的生物學知識的學習,同時完成一些簡單易行的基本探究和實踐活動。而高中生物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除知識掌握外還要求形成一定的科學探究能力,理解生命現象、科學原理和社會運用之間的相互關系,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具體內容如下。
一、從認識生命現象到發現生命原理。
初中生物的學習內容要求通過學習能夠準確的描述生物科學事實、特點,而高中生物的學習要求通過生命現象來認識生命原理,建立科學的認識觀。例如認識細胞的類別有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后,還要明白原核細胞應早于真核細胞的出現,因為生命的進化過程遵循由簡單到復雜,由原始到高級的規律,并且還可以通過部分“退化”現象來辯證性的看待生命的進化。
二、從收集獲取知識到歸納分析知識。
初中生物的學習注重通過聽和讀來獲取生物學知識,而高中生物的學習內容較多,對知識的識記方式如果不加改變的話,就會感覺內容繁多,毫無關聯,混淆嚴重。必須在每隔一段時間之后,將階段性的章節內容按照一定的線索貫穿整理,使知識在整體上保持有序。例如在學習必修一第二章節后,應按照細胞由外到內的結構“膜——質——核”來說明細胞各部分結構的功能以及關聯,建立完整有序的認識。
三、從被動接受到主動探索。
生物科學是一門嚴格以實驗為基礎的理科,嚴謹求真,同時兼具藝術、人文的特性,其社會應用價值往往是考察的主要方向。被動的學習方式無法駕馭生物這匹自由而個性的小獸,其多樣的屬性往往會使學習者感覺心累。只有主動出擊才有可能俘獲它的青睞。除了要增強閱讀理解能力以外,生物學科的學習必須主動進行邏輯推斷,掌握基本的生物科學思想,加強應用實踐能力。既要像語文一樣去琢磨語言的優美和哲理的深刻,又要像物理一樣去建立思維的秩序和結構,不斷豐富自己的科學知識,提升科學素養。
生物學科雖然看上去簡單,因為它的應用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僅僅有興趣是不夠的,并且生物的魅力也不僅限于趣味性。歡迎大家升入新的年級,繼續探索生物世界的廣闊和深邃。
相關推薦:
高一生物學習方法匯總
高中生物五大學習方法,高一新生快來收藏!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