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復習有“捷徑”,學會這套方法,考試高分不難 (3)
2022-03-27 16:44:45高考網整理
21.洋務企業與民族資本主義企業
【錯因】對洋務企業與民族資本主義企業的生產目的、性質混淆不清,誤認為洋務企業屬于民族資本主義企業。
【正確理解】洋務企業是指近代由洋務派興辦的使用機器生產的企業。軍事工業產品歸軍隊使用,屬于封建企業;民用工業則帶有一定的資本主義性質。洋務企業是官辦企業,而非民族資本主義企業。民族資本主義企業是指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由民間投資經營的使用機器生產的資本主義企業,早期稱商辦企業,與清政府和中華民國時期北洋政府的官辦、官督商辦、官商合辦企業有一定的區別,是進步的經濟因素。
22.英國確立殖民霸權的三場戰爭
【錯因】誤認為英國戰勝西班牙、荷蘭、法國都體現了資本主義對封建主義的勝利。
【正確理解】英國戰勝西班牙、法國,從本質上體現了資本主義對封建主義的勝利;荷蘭也是資本主義國家,但以商業立國,缺乏工業基礎作為其海外擴張的后盾,英國戰勝荷蘭體現了工業資本優于商業資本。
23.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
【錯因】認為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對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沒有任何積極作用。
【正確理解】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對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有雙重影響。一是破壞性,伴隨著殖民掠奪和奴役而形成的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給亞非拉國家帶來了深重的災難,造成了東方從屬于西方和亞非拉地區長期貧窮落后的局面。二是建設性,殖民擴張和掠奪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擴展到世界各地,客觀上沖擊和瓦解著殖民地半殖民地舊的經濟結構,推動了亞非拉國家的近代化。
24.資本主義世界市場與資本主義世界體系
【錯因】把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等同于資本主義世界體系。
【正確理解】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不等于資本主義世界體系。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包括三個部分:資本主義政治體系、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為主要特征的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和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故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只是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一部分。
25.帝國主義與殖民主義
【錯因】把帝國主義等同于殖民主義。
【正確理解】帝國主義即壟斷資本主義,是指第二次工業革命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生產和資本的高度集中發展到壟斷階段,導致壟斷組織在經濟生活中起決定作用。殖民主義始于新航路開辟時期,是指比較強大的國家采取軍事、政治和經濟手段,占領、奴役和剝削弱小國家、民族和落后地區,將其變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侵略政策。
26.重商主義、自由主義、凱恩斯主義
【錯因】三者的內涵理解不到位。
【正確理解】三者分別是工場手工業時期、自由資本主義時期、壟斷資本主義時期的資本主義經濟思想。它們的核心內容分別是:發展工商業,鼓勵對外貿易,多儲備金銀;自由經營、自由競爭、自由貿易;政府從信貸、投資、生產、銷售各方面干預經濟。
27.美國總統胡佛與羅斯福對經濟的干預
【錯因】認為胡佛一直放任經濟危機的蔓延,羅斯福是對經濟進行干預的第一人。
【正確理解】羅斯福并不是在經濟危機爆發后對經濟進行干預的第一人,早在美國總統胡佛執政期間,就采取了一定的干預措施,但胡佛沒有把這種干預上升到政府行為的高度,而且其反對政府直接干預,實行由聯邦政府和私人企業合作、扶持私人企業以擺脫危機的政策,由此可見其政策的重點是扶植、補貼大企業和大公司。1933年羅斯福入主白宮后,則推行了以國家干預經濟為主要特色的新政。通過政府職能部門對各個部門的干預管理,緩解了經濟危機的壓力,挽救了美國的經濟和民主制度,開創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新模式。
28.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世界銀行
【錯因】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世界銀行成立的目的與任務混淆不清。
【正確理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屬于“救急”性質的機構,當一個國家發生了金融危機時,可以向它求救,其貸款屬于短期行為。世界銀行屬于“救貧”性質的機構,主要資助發展中國家發展經濟,擺脫貧困,其貸款多為長期性貸款,利率很低。
29.“仁政”與“仁”
【錯因】認為孟子提倡的“仁政”與孔子提倡的“仁”相同。
【正確理解】孟子的“仁政”不是對孔子“仁”的簡單繼承,具體來說,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對孔子“為政以德”思想的繼承與發展。孔子的“仁”是一種含義極廣的倫理道德觀念,其最基本的精神是“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從孔子的“仁”的思想出發,把它擴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施政綱領,即“仁政”。“仁”的思想適用于任何人的修養,而“仁政”則是對統治者發出的建言。
30.荀子的思想與法家的思想
【錯因】將荀子的思想和法家思想相混淆。
【正確理解】荀子是戰國末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廣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華,提出“性惡論”,法家也主張“性惡論”,但仔細比較可知,荀子提出“性惡論”,主張用禮樂來規范人的行為,使人向善;法家則主張用嚴刑峻法來約束和規范臣民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