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必修一(政治史)部分全本要點提綱整理(3)
來源:高考網整理 2022-02-19 11:37:58
隋唐時期的對外友好交往
一、隋唐的對外交通及對外政策
1、陸路: 從長安出發,向東可以到達朝鮮,向西經絲綢之路”,可以通往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伯以至歐非許多國家。
2、海路,從登州、揚州出發,可以到達今天的韓國、日本從廣州出發,經海上“絲綢之路”,可以到達波斯灣。
3、對外政策——全面開放。鼓勵外商貿易,允許定居、任官、通婚;使節、商人云集。
二、隋唐時期的對外友好交往
和新羅的友好住來
、偬瞥牧魧W生中,以新羅最多,最有名的是崔致遠。
②唐朝長安和沿海許多城市設有新羅坊”新羅館"。
③新羅立國,參用唐朝制度,仿照唐朝實行科舉,設立國學,教授儒學。
、苄铝_從唐朝引入茶種、雕版印刷術和高起的制瓷、制銅等手工業技藝。
、嵝铝_人在姓氏、服飾、節令、風俗等方面,都有濃重的中華文化色彩。
和日本的友好往來
、偎宄瘯r,中日互派使臣
、趶呢懹^年間開始,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13次之多
③日本的大化改新,就是由留學唐朝回國的人策動的
④日本新政中的制度,大都以唐制為藍
本
、萑毡径汲堑慕ㄔ,完全仿照唐長安城的樣式
、奕毡靖骷墝W校以儒家經典為教材,祭孔的禮儀也很隆重
⑦日本同唐朝的貿易往來頻繁
⑧日本出土了大量的唐幣“開元通寶”,中國也出土了日本奈良時的銀幣。⑨中日友好交往的使者吉備真備、鑒真
3、和東南亞、印度半島各國的往來:
(1)東南亞:互派使節,交換土特產。
(2)天竺:印度稱為天竺。貞觀時遣使唐朝;中國十進位計數法傳入天竺;送來郁金香、菩提樹,唐太宗派人去天竺學習熬糖法。在中印文化交流中,以佛教為紐帶,中國和印度半島各國的交往大大加強。高僧玄獎和義凈起了重要作用。
4、和中亞、西亞、歐非各地的交往:
(1)波斯:
、偎宄瘯r,中國和波斯已互遣使節
、谔瞥瘯r,波斯遭到大食侵擾,其國王及兒子先后前來求援,后客死唐朝
、鄄ㄋ股倘舜笈谥袊_設“波斯店”,做珠寶、香料生意
(2)大食:
唐高宗起通使,持續一個半世紀
造紙術傳入大食
。3)東羅馬
使節往來
醫學、雜技傳入唐
唐朝的絲綢、瓷器大量運往歐洲
。4)非洲
①唐朝時和非洲也有來往,《新唐書》上有這方面的記載
②唐朝人杜環在北非、東非留下了行蹤。他撰寫的《經行記》記載了非洲的風土民情
、凼窌镞記載東非索馬里使者,在唐太宗時來到中國,受到很好的接待
④非洲發掘出土的陶瓷殘片包括唐三彩和邢窯、越窯的產品,而且質量極好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