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必修一(政治史)部分全本要點提綱整理
來源:高考網整理 2022-02-19 11:37:58
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一、中央集權制度形成的背景一秦的統一
1.背景
春秋戰國諸侯爭霸兼并戰爭
2.條件
①經濟: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實力增強
②思想:法家學說為秦的統一奠定理論基礎
③客觀:人民渴望統一
④主觀:秦王贏政的雄才大略
3.建立
公元前221年秦王贏政建立了中國歷第- -個統- -的、封建_義中央集權的國家---秦朝。
4.措施(鞏固統一)
頒布秦律;統一度量衡、貨幣、車軌;統一文字;修馳道、開通靈渠、修長城、移民等。
5.影響
①結束了長期的諸侯割據局面,建立了統一的_義中央集權的秦王朝,促進封建經濟文化的發展。
②有利于各地區經濟文化的交流、民族融合,鞏固國家統一。③有利于以華夏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的形成。
二、皇帝制度
1.內容
①權力高度集中
天下大權,集于中央中央大權,集于皇帝
②皇權至上
皇帝總攬政治、經濟、軍事等一切大權;皇帝有權任免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員。
③皇帝獨尊(皇帝神圣)
創制皇帝專用稱號(朕、制、詔、璽)
④皇位世襲
2.特點
皇位世襲
權力的不可轉移
皇權至上一地位 的不可僭越
這是中國古代_度的重要特征
三、中央官制
1.內容—三公九卿
丞相—百官之首, 幫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
太尉—管理全國軍事
九卿(諸卿)—中央政府的職能部門,分管國家各項具體事務
2.特點
①主要官職在地位、職責和權力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牽制,軍政大權掌握在皇帝手中。
②軍政大事,先進行朝議,最后由皇帝裁決,以減少決策失誤。
3.利弊
利: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君主。重大事情的決策失誤。
弊:因皇權過大,易形成君主_,缺乏對皇帝的監督與制約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