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胡百精:培養全面發展的高水平運動隊本科人才
2021-09-26 09:50:20教育部網站 微博
近日,教育部會同國家體育總局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完善和規范高校高水平運動隊考試招生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是在新時代背景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選拔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國家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為目標定位,對深化高校高水平運動隊考試招生改革作出的重要部署。
一、育人為本,相關改革勢在必行
自國家1987年試行由部分普通高等學校招收高水平運動員以來,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為國家培養全面發展的高水平體育人才,不僅助力完成奧運會、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等重大體育比賽任務,在繁榮校園體育文化、帶動群眾體育運動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時間推移,國家對體育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的辦學格局和培養模式均發生變化,高水平運動隊考試招生工作實踐中出現部分學生文化成績和體育競技水平偏低、有的考試組織不規范甚至運動員技術等級證書造假等問題,整體狀況與國家人才培養需要及社會各界期待存在不小的差距,相關工作亟待進一步完善,改革勢在必行。
二、制度先行,打好監督管理和信息公開組合拳
為確保各項舉措實施到位,完備的制度是關鍵。《指導意見》已經從提升高水平運動隊學生文化成績、競技水平,加強考試組織規范,嚴格在校管理等方面作了部署。
制度是權力的籠子。高校不僅要嚴格執行國家招生政策和規定,遵守“十嚴禁”“30個不得”“八項基本要求”等紀律,更要通過制度建設、完善監督體系做好自我約束。近年來,中國人民大學高度重視本科生招生工作制度建設,特別是高水平運動隊考試招生工作制度規范。學校及時制定或修訂《招生工作領導小組章程》《本科生招生工作規則》《本科生招生檔案管理辦法》《信息公開公示管理辦法》《高水平運動隊招生管理辦法》《特殊類型招生考試管理辦法》等校級規范性文件,明確領導小組議事規則、本科生招生工作分工及工作規程,規范高水平運動隊招生工作流程及報批、決策、執行的程序。
值得注意的是,制度建設中須有長效監督機制,各項改革舉措方能扎實落地。就特殊類型招生工作而言,高校在接受上級部門和校內監察部門監督之外,還應加強來自社會的第三方監督。中國人民大學自2014年起率先在國內高校中建立本科生招生社會監督員制度,以學校名義公開聘請社會監督員,對本科生招生工作實施第三方監督。近年來,社會監督員多次巡視考場或錄取現場,傳達群眾反映的問題,就考試招生工作提出改進建議,成為監督體系中的有機組成部分。此外,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高校應更加充分發揮信息公開的監督作用,進一步擴展公開范圍,細化公開事項,全面、及時、準確公布高水平運動隊考試招生、核查乃至培養階段的就讀專業、訓練及參賽情況等重點信息,以公開促進各項工作進一步規范,以公開確保各項改革舉措有效推進。
三、體教融合,高校要勇擔主體責任
作為高水平運動隊學生的培養主體,高校重任在肩。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回歸育人初心,尊重教育規律,在深化體教融合方面下足功夫。一是在考試招生方面要對標新時代新要求,嚴格程序,不斷提高人才選拔的公平性和科學性。二是在人才培養和管理方面,要大力弘揚專業精神,不斷提升高水平運動員的運動技能、競技水平和學業水平,使學生全面成長成才,為奧運會、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等重大體育比賽和國家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體系提供人才支撐。同時,高水平運動隊學生的落腳點是“學生”,并非特殊群體。學生品德修養、文化素養、競技水平的全面提升和發展,必須同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體系相匹配,同高校教育事業的發展目標相適應,同廣大學生對優質豐富體育資源的期盼相契合。因此,各招生高校要深刻領會改革目標和政策精神,結合本校辦學特色,深入調查研究,有針對性地推出配套舉措,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努力培育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相關推薦: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