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復習教案:《萬有引力定律》
來源:高考網整理 2021-09-24 12:20:32
高三物理復習教案:《萬有引力定律》
一、教學目標
1.了解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思路和過程;知道什么是萬有引力定律;知道萬有引力常量以及它的測量方法。
2.通過逐步建立萬有引力定律的過程,提高演繹思維能力與歸納概括能力。
3.感受物理學的科學魅力,形成嚴謹的思維方式。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萬有引力定律的內容。
難點:對萬有引力定律的理解。
三、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導入
提出問題:開普勒定律的內容是什么?(第一定律(軌道定律)):所有行星繞太陽運動的軌道都是橢圓,太陽處在橢圓的一個焦點上;第二定律(面積定律):對任意一個行星來說,它與太陽的連線在相等的時間內掃過相等的面積;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的軌道的半長軸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轉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其數學表達式為:
教師引導:開普勒定律只是描述了行星如何繞太陽運動,但它沒有說明是什么原因使它們在各自的軌道上運動,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行星能夠繞太陽運動呢?我們本節課就繼續學習萬有引力定律。
(二)新課講授
1.萬有引力的猜想
讀書指導:學生自己閱讀教材中伽利略、開普勒、胡克的研究,并根據他們的研究和猜想進行簡單的交流和討論。
教師引導:英國科學家牛頓也一直在思考為何行星做橢圓運動,據傳說,牛頓的思考源于蘋果落地,接下來我們就看一看牛頓是如何思考的。
小組討論:學生以物理小組為單位,3分鐘的時間進行討論如下問題:
①蘋果熟了,為什么會落到地上而不是天上?
②蘋果樹不論長得矮還是高,樹上的蘋果都會落地。由此可知,即使蘋果長到月球那么高,照樣會落地。那么,月球為何沒有落地呢?